大地之燈

大地之燈

《大地之燈》是七堇年創作的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小說講述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出生的兩個少年非同於常人的成長曆程:在雪域高原深處長大的孤兒卡桑,父母在一次朝聖的途中雙雙遇難;父母為北大荒的插隊知青,出生不久被急於返城的父母遺棄的簡生,直到十歲時被接回大城市,母親卻因為受賄案件自殺。偶遇的簡生將卡桑帶回城市,在成長過程中充滿了欠缺的少年一直伴隨著內心的陰影,艱苦地進行自我扶正與探索。最終他們用回報或者付出的方式,獲得了各自的終極救贖和解脫。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大地之燈》是郭敬明大力推崇的當紅寫手、第六屆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獲得者七堇年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大地之燈》《大地之燈》

講述在雪域高原深處長大的孤兒卡桑,父母在一次朝聖的途中雙雙遇難;出生在北大荒的孩子簡生,父母是北大荒的插隊知青,在他出生之後先後被急於返城的父母遺棄,一直到十歲,才被母親接回大城市。十九歲時簡生的母親因為受賄案件而自殺。簡生將卡桑帶回城市,由於父母缺席的家庭撫養,兩人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充滿了欠缺。在成年之後的歲月依舊伴隨著內心陰影,一直都艱苦地進行自我扶正與探索。最終他們用回報或者付出的方式,獲得了各自的終極救贖和解脫。

主要人物

簡生、卡桑、淮(簡生的老師及初戀情人)、辛和(簡生的妻子)、葉藍(卡桑的好朋友)、迦南

章節介紹

大地之燈大地之燈

1. 記憶中的冬天

2. 無上聖潔的存在

3. 物物交換的時代

4. 將她送走的那天

5. 瘋狂並且悲劇的年代

6. 淹沒最後一絲日光

7. 逃離插隊農村之後

8. 簡生的命運

9. 母親失去了耐心

10. 就是這樣開始的

11. 沒有跟母親聯繫

12. 回到學校繼續上學

13. 它們用性命去搏擊

14. 共度離別前的日子

15. 實踐理想中的美

16. 去俄羅斯留學

17. 最尊嚴的方式

18. 薄霧瀰漫的早晨

19. 工作皆十分忙碌

20. 開始上中學

21. 孩子已經漸漸懂事

22. 離開的那個秋天

23. 商業運作的手段

24. 最後一站在廣州

25. 始終對他一無所知

26. 關心自己的畫展

27. 寂靜得空無一物

28. 回到冬日的拉薩

29. 茫然不清的未知感

30. 她不是尼泊爾人

31. 母親生活的城市

32. 遇到那么多的人

33.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經典語句

1、旦夕之間,情知對於生命的千般流轉,盡需付與無盡的忍愛。深情既是一樁悲劇,必得以死來句讀,你真是一個令人歡喜的人,你的杯不應該為我而空。

3、認識你愈久是我人生行路中一處清喜的水澤,幾次想忘於世,總在山窮水盡處又悄然相見,算來既是一種不捨。我知道,我是無法成為你的伴侶,與你同行。在我們眼所能見耳所能聽的這個世界,上帝不會將我的手置於你的手中。這些,我都已經答應過了。這么多年,我很幸運成為你最大的分享者,每一次見面,你從不吝嗇把你內心豐溢的生息傾注於我的杯。

4、或許行年漸晚,深知在勞碌的時間,能完整實踐理想中的美,愈來愈不可得,觸目所見多是無法拼湊完全的碎片,再要苦苦怨忿世間不提供,突然跟自己倒戈而已。想開了,反而有一份隨性的心情,走到哪裡,賞到那裡。不問從何而來,不貪求更多,也不思索第一次相逢和最後一次相別。

5、樹林傳來揉葉子的聲音,那是秋天的手指。陽光把牆壁刷暖和了,夜將它吹涼。秋天把舊葉子揉掉了,你要聽新故事嗎。靜靜的河水睜著眼睛,笑著說,總有回家的人,總有離岸的船。

6、誓言用來拴住騷動的心,終就拴住了虛空。山林不像四季起誓,榮枯隨緣;海洋不需要對沙岸承諾,遇合盡興。連語言都該捨棄,你我之間,只有乾乾淨淨的緘默,與存在。

7、他的軟弱與善良總是絲絲入扣的,相互盤根錯節,因此某種程度上他的原罪有著足以掩人耳目的善美面目。

8、印度教金剛乘的經書以及教義在民間經過反覆儃變,產生一個流傳:每一句人身血肉中都有數個“輪室”,以蓮花為形沿著椎骨排列,從尾處一直抵達頭頂。一旦花瓣被砍碎,花根被劈開,整個蓮花便分崩離析,失去精血與生命。也就是說靈魂所依託的肉體宣告破碎消亡的時候,靈魂就需要尋找新的載體。

所以,我們的肉體永遠都只不過是一朵蓮花,它會毀滅,但是我們的靈魂是永存的,卡桑,你一定要擁有善美的靈魂,這樣,你的靈魂才能在佛的撫度之下,獲得永生。

9、肉體是這么微不足道的東西,它不過是一朵蓮花。只如同一隻器皿,用以承載著厚重並且潔淨的靈魂。

10、無名荒涼的山川脊樑上,這稀疏的一行跋涉者,和偶爾出現的朝聖者一起前進,朝聖者磕著長頭涉過高原土地。一步一個吻,吻著土地醇厚無盡的方向和虔誠所向的信仰。

11、他們的腳步像是神的雙手,細細撫摸山巒漫長的輪廓。

12、而未曾道別的誰,是否又能夠記得,是他們兩個人一起,登上山頂,山巒疊嶂,清晨的霧靄絲綢一樣纏繞在皮膚上,他們還看到了濃郁的綠色,層層疊疊的蔓延到遠方,像是海濤,被風箏一樣的飛鷺打斷……

他如何才能忘記,這一紙自童年尾聲的夏日起,書寫了那么多年的無字吊信,她多半無法全部了解,這個隱喻背後的含義的哪怕萬分之一。

13、一切都過去,再也不需要相互苛求,中傷。那些彼此都將自己對命運的遠會發泄給家人,並且因此刻薄相待的日子,終將被原諒。

14、那仲夏的月光照亮了一汩汩夢境一般的湖,水面如鏡,閃爍絲帛般的柔潤光澤,到了冬天,大片的水域已經凝結成冰湖,在月色之下呈現金屬般的暗藍色的光澤,蘆葦穗子隨風搖晃,像是揮別那場悲鬱的歲月……

15、我會給你留下一個海風習習潮來汐往的未來

16、在這個人間,若不原諒世事的無情與不公,將永遠無法獲得安穩平和的心境和人生,畢竟這個世界的殘忍和不公是如此稀鬆平常的事情,今後還會有很多很多,你只要內心寧靜滿足,便沒有什麼苦難能夠打擊你。

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在,但是你現在的選擇除了死之外就是勇敢的活下去。

17、一時間只覺得世界太安靜,仿佛自己孤身一人身處闃然無聲的蒼茫大地,霰雪滿天。蒼穹之上的黑色流雲,如同一片片萍聚的卑微命運,昭示著死的永恆救贖。

18、他不是殺手,但是有時候必須為了履行自己的忠誠使命做出必要的果斷殺戮。

19、藏獒在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會離開忠心耿耿守護了一生的牧場和主人的帳篷,獨自往遠處走去,它們活著時將生命獻給主人和羊群,死後要將靈魂獻給雪域神山。只有那聖潔遙遠的神秘家園才是他們的歸宿。它們回到神的身邊,回到那雪山頂峰的金色旗雲之上,俯酣曾經的牧場和家園。他們是神的孩子,就像是禿鷲,將自己的生命融化在太陽的光輝裡面。

20、那日的破曉異常壯麗,地平線上的紫日噴薄而出,淋漓的浸著隔夜的血的暗紅,染得蒼穹之上的朝霞猶如一匹匹撕裂的錦緞。層層彩雲幻化成潑墨的流光,嵌入發白的天際,縫隙間漏下一縷縷金色的光柱,像是給玄青色的荒原點了火,滾滾潮水的鎏金紅霞便沿著大地那縱橫的溝壑蔓延開來。

21、其實我們的一生,並不缺乏幸福,然而為什麼我們總是只對經過的痛苦記憶猶新,而總是不自覺就忽視了那些雖然微小但是畢竟存在過得幸福呢?

22、目睹自己在青春的時光中淪陷卻束手無策,的確叫人心下悽然。

23、 這七年的時光如此迅疾,因為銘記終該成長並獨立承擔,所以我至為平靜,你的存在,是夜風遁走的回聲,反覆蕩漾幾次,終歸永久的寂滅。

24、可曾知道因了這遙遠,我的成長才有所附麗。若有日能與你執手聽風吟,我反而不能確定這幸福,看過自己以前的輕浮和脆弱,我便恪求自己應當容忍,平和,要做聰明的人,並且盡最大限度的為善。這並不矛盾。

25、也許在你看來,我只是天真的毫無趣致的女子。但人非草木,我自知自己在卑微的一再用妥協和關愛來維護我和你的感情生活,而一再忽略投入和回報的不成比例,你越來越頻繁的敷衍我的時候,你以為我真的天真到什麼都感覺不到,看不出來嗎。難道你真以為我們之間的相敬如賓是古人舉案齊眉式的恩愛嗎?

26、多年以前看過一部電影,叫《有過一個傻瓜》,其中的一句對白,印象深刻。

媽媽,十字架是愛的標誌嗎

是的,孩子,而且愛也常常意味著十字架。

我有震動。若確知這是一個寂滅的過程,有去經歷它的必要嗎?就如同確實知自己會死,那么有去活一遭的必要嗎。我們總是承受不住生命的詰問。愛亦如此,盲目,偏可以換的長久。

27、有一種擔當,不是一日兩日,亦不是淡淡一點。其中的情誼畢竟十分深刻,彼此之間的感情深重到割捨不清,常常是相互躲避和敷衍,甚至因此互相傷害。

28、兩人若不是以同樣的真情處在戀愛之中,那么其中一個人必定會對對方的痴狂產生鄙夷和不屑。字字錐心,刀刀濺血。

29、我常常看你,便覺得你離我很遠,仿佛面對一整個幽深的世界,而我僅僅只站在它的門口。我知道,我永遠都進不去。但是我只希望,如果那是些疼痛的過去,那么我能夠帶你走出來,到更幸福和簡單的世界裡面來,一起生活下去。你知道,我那么愛你,我不知道這個過程將會有多長。

30、在夜色中浮現意味深長的淺淺的笑容,也許我是太傻的人,竟然在向你要承諾。

31、這歲月的驪歌,在飛似的流景中餘音繞樑,聽的惹人傷懷。仿佛走過整飭的光陰的柵欄,往事像是濃盛的山茶花那樣從這柵欄的縫隙探出頭來,撩撥遠行者匆忙而粗糙的足跡。回頭的時候,那個曾經以為會在記憶之中刻下無法磨滅的印記的背影,卻已經早已漫漶隱去。伴著青春的尾聲,唯有天邊斷虹的孤影沉入暮色,以及不知從何處升起的傷心地鶴唳。

32、飛機起飛的時候,需要抗拒非常之大的阻力,然而一旦他衝破這個阻力,上升到了高空,那么空氣的阻力對於地面來說簡直就是不值一提了,他便可以自由自在的飛行。這就像人生。

33、他並不是用八面玲瓏的圓滑外表來保護自己的人,卻只是在被中傷的時候非常勇敢,因此在一片四面楚歌的孤獨處境中,仍然那么明亮令人佩服的快樂著,並且一直原諒。

34、有些傷害像是潰爛的創口中那枚拔不出來的箭頭,一碰就痛。她即使可以做到原諒和遺忘,成長亦已經因此在無形中被扭轉了軌跡,就算是她已經盡了全力來抵抗。

35、畢竟他們已經垂垂老去。這個轟轟烈烈不停往前奔跑的世界離他們越來越遠,只有些許同樣蒼老的回憶留下來陪伴他們苟延殘喘的步履,直到徹底的止息。

36、有些幻象永不兌現,最終只能永歸無望和無著。

37、沉默與黑暗,與年輕而初生的炙熱戀情,是釀造甜蜜與羞澀的溫床。而於末路上遠涉光陰而來的感情,是抹殺溫存與忍愛的秋霜。

38、若命運本來就滿是陷阱,那么我們想要逃避,豈不是徒勞。然而陷阱本來就是命運的一部分,我們正在經曆命運,那么就必須有足夠的盲目和甘願去承擔有些抉擇。

39、在生活的刀刃上沒有畏懼的人,最終能獲得這樣的安寧與淡然,如同以勞累的堅忍為宿命的牛,身上有艱辛的鞭痕,拖著一把恩善的鐵犁,一步一苦行。一生中默默吞咽了諸多或喜或悲的往事,箇中暗自體味世間百態,從不顯露。飲苦不舉眉,嘗歡無揚笑。連言語都是枉然與多餘,只是偶然泛起對舊人陳事的不捨,便可以獨自靜靜反謅時光的記憶,品出遲來的淚。

40、天空有肅殺蕭瑟的氣色,終日刮著大風。空氣乾冷,撲面而來,透徹心肺。

41、他夢見一片無垠的月光下的雪地,視野中只有一片蒼茫的銀白,像是一段平鋪直敘的絮語,冗長無盡。暗藍的夜空中,除了皎潔奪目的明月,再無其他 。天地闃靜的如同是世界的終點。一切都可以原諒,一切都可以忘記。人的一切將被洗濯,以沒有愛與罪的赤子之身,消失到另一個世界去進入下一世的輪迴。

42、他如故人站在你的記憶里,緘默的站立多年,然後轟然的倒下去。回首,只看見一切虛空,遺憾,太遲。

43、灰塵,是日光頹然跌落的眼淚。

44、落葉頹然跌落的瞬間,有著恍然無著的失落之感,如同一隻姿勢空洞的手,伸手欲要抓住什麼,卻只抓住一尾來不及逃逸的風的末梢,如傳說中飲淚的枯蝶,因了絕戀的悽惶而相忘於世。

45、落在無名清澈湖畔的古老傳說在低語這織滿了陰影的往事,被啼鳴的鳥輕捷的銜走了。孤獨的朝聖者的腳步,帶著一路星輝,像神的雙手一樣,虔誠的撫摸山巒起伏的脊樑

46、天空因為囤積的雨水而總像是一張常年飽含淚水的臉孔,有著灰暗的語嫣不詳的悵然。

47、我們一生,可以遇到那么多的人。不論愛與不愛,都可以一起度過一生中的一天,一個月,一年,到了該離開的時候,好聚好散,然後和下一個人一起度過又一天,又一月,又一年……

48、南方山山林林的綠色在冬日裡顯得灰暗而蒼茫,復蓋著一層若有若無的霧氣,不如夏日濃盛蒼翠。冷風呼嘯,貫穿心肺。

49、 選擇自己在家裡,慢慢微笑,慢慢生活。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而這世上一切事情,若你真要當他沒發生他就可以在你意識中毫無意義的隱去,真切的如同沒有發生。這是另一種積極意義上的掩耳盜鈴,若用另一種優美的說法來講,便是境由心生。

50、情慾是成年世界洞開的一道門,無論怎樣年輕,但凡被情慾復蓋的身體,就立刻會以迅疾的速度垂垂老去。無論怎么形容情慾的華麗和蒼涼,從中尋歡,抑或受苦,它終究不過是最彰顯人類動物本性的一種行為而已。而一切越接近本性的東西,越會因為失去面具而變得空洞淋漓。

51、回憶永遠有著優美動人的形態,令人複述往事的時候,不知不覺淪陷到一種經過臆想和虛榮的修復之後接近完美的幻想中去。無論當初經歷那些事實的時候,是多么的不堪與不齒。儘管這種飲鴆止渴的告解,總是使得貪戀過往的人在這個不斷往前奔跑的世界裡,注定不能夠走得太遠。

當然,在這個把回頭看做軟弱和恥辱的世界上,走得再遠,也終究達不到想要的永遠。走得再近,也終究回不到想要的夢境。人永遠是一群被內心的遺憾和憧憬所奴役的生物,夾在生命的單行道上,走不遠,回不去。

52、若我不曾愛你,我便不會走這么遠的路,穿過這么繁盛的記憶,來抵達這一方天地,這其中看來有焦灼和惘然,但是我始終記得它的美與好。我從未曾會比我們之間的不可能,因我們在世俗目光之中,並不是盡善盡美的一對。但你知道,我們在這個世上,所能真正給出的愛,就那么一次,所能真正做出得好,也就那么一點兒,剩下的都留給了自己,用以修繕並苟且自己的生。而我若沒有你,連苟且自身都是晦澀不甘,所以我一定要有你在,才能夠擁有完滿,因此你不必覺得這感情的無由和龐大,以至於難以接納並且相信。畢竟說到底,我如此甘願而執拗的去擔當對你的感情,亦不過是為了填補自己的生。這當是一種善意的自私,使所有盛大的感情背後最真實卻最不為人知的本因。

53、人是沒有孤獨不孤獨之分的,只有對孤獨害怕不害怕之分。對孤獨害怕,不過是因為這世界的龐大森然有所敬畏,畢竟在與世界的比照之下,人太微薄,一生又太短暫。這樣的人喜歡用拚命付出感情或者拚命索要感情的方式來映照自己的存在,給自己以希望和慰借。結果卻往往只是更加深刻的證明了生命本質的孤獨。有時候甚至尷尬到有話想要說的時候無人可說,有人可以說話的時候無話可說。

54、這歲月的安寧靜好,叫人無限清晰地看到生之優美。總是要涉過這么泥濘渾濁的路,才能嘗到藏在生命最深處的甜蜜。反而言之,人也正是因為期待著這樣的時刻,才戀戀不捨的生。而這人世也因為也因為每個人都要住在自己的夢境裡,才變得廣大浩淼,廣大到我們反而一再遺落最初的夢境,不復追尋。

55、經歷一些靜水流深之事,緩緩地在生命的荒原上陷入時間的流沙,萬劫不復直至窒息,一種圓滿而潔淨的救贖。

56、她病重之時,他不是沒有為之生悲而泣下,然而此番她徹底離世,他卻能夠淡然的擔當起來。只覺得一切太過迅疾和不真,如同一面因為倉促捏造而漏洞百出的假象,容易讓人一笑置之,就此忽略。是否意識中,覺得她始終還在那裡,因此不覺得悲傷。抑或,那種大悲抵達某種內心深處的底線,一如大愛無言,大言稀聲,反倒寂靜下來,只能在日後漫長的歲月中抱懷思切。

57、懷念是生命中最無能為力的事情,並且卑微。行至命途中訣別的關隘,逝者之去,生者奈何不得。而生者終將化作逝者,如此才構成了世間的輪迴與延續。

大地之燈大地之燈

58、生是比死更加艱難的事情,卻也因這艱難而更加值得珍重但凡只有勇敢擔當起生之負荷與優美的人,其死才將有所附麗。

點評鑑賞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在它身上我義看到了記憶容光煥發的樣子,看到了那些戰戰兢兢想要構築一個成就的日夜,

我們就這樣走過整飭的光陰的柵欄,往事像是濃盛的山茶花那樣從這柵欄的縫隙探山頭來,撩撥遠行者匆忙而粗糙的足’跡。

伴著青春的尾聲,唯有天邊斷鴻的孤影沉入暮色,以及不知何處升起的傷心的鶴唳

——七堇年

他們的親人愛與光,丟失在這一路生之盛大的自我扶正與戀戀不捨,抵達命途中最欣喜的一泊水澤。

我將他們的生命盛到你們的面前它一向甚美,它一向甚記憶而美。

十九歲的小女子觸摸到了春上的形而上的心臟,她的寫作姿態和對語言的膜拜,預示著我們的嚴肅文學在隔代復甦。

——安波舜

這是幾乎要掙脫出年輕的牢籠,撕扯得血肉模糊,也要將撼動人心的悲愴帶到你面前的決心。

——郭敬明

像是繁複花紋般的精緻的悲愴,黏住目光,在呼吸里送達世界盡頭。這是她的《大地之燈》。

——落落

看這本書的第一天晚上我夢見置身於廣闊的天地,由此我相信,它有一種喚醒內心世界的力度。

——hansey

也無從去評價這本書的好壞了,它已經遠遠超出了我能評價的範圍

——郭敬明

《大地之燈》講述了:當今學生文壇,用輕鬆略帶憂傷的文風,或者嘻笑調侃的筆調來創作的作品已經很多。而這部作品力求達到另外一種主體風格和關注層面,應該是一種空白填補。

成就與影響

熱賣三年,原版告馨!2009年全新裝幀,再度上市。青春文學新秀七堇年,首部長篇小說《大地之燈》發行不到半年,就被美國的出版公司看好,於2009年9月底在美國面世。

美國出版人認為,《大地之燈》囊括了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背景和時代苦難,“令人驚嘆”。

《大地之燈》使得七堇年跳脫出80年後女性寫手固有的寫作模式,沒有過分華麗的辭藻,沒有殘忍的暴力美學,更側重不同時代、環境的影響下對個人成長的巨大影響。她的文章風格和涉及的命題,有著嘗試突破年齡局限的極限探索。

作者簡介

七堇年七堇年

七堇年,1986.10.5,出生四川瀘州。自幼學習繪畫與鋼琴。 中學時代由虛榮心出發接觸過吉他,爵士鼓和電影懂些許皮毛,後來發現唯一收穫是藉以走入表達這個世界的途徑。

曾經的理想有做漫畫家和拍電影,至今仍耿耿於懷。成長中遇到很多的可貴,開始念念不忘要去祭奠那些人和事,於是找到成本最為廉價的表達形式,即寫作,去防止自己向時光和記憶倒戈。 曾經獲新概念一等獎,正以在回憶和幻想之間流盼的浮躁姿態,向死而生。

編輯推薦

歲月是水,撈不起來的。如博爾赫斯寫的,像水消失在水中。

……

我希望從今往後的自己,漸漸變得無限地廣大,寬闊,無垠,

承接蒼虹與驚雷,驟雨或疾雪,清風或霧霜,明晝與黑夜。

這是大地的氣質。

——七堇年

後記

讓我們回頭來看看我們十六歲的時候都說了些什麼,那是我在你的摘抄本上看到的——

原來有些事真的是不經意的完整,有些人真的是出乎想像的命中注定。……無論上天給我怎樣的軀殼我已上演了十七年的悲歡,一些人一些事就這么明明滅滅的刻在沿途的風景中。我學會了安穩學會了謊言學會了冷靜學會了沉默學會了堅忍。輾轉中的快樂在百轉千回中碎成一地琉璃,我站在風中把它們掃進心底最陰暗的角落。再也沒有關係。那樣明眸皓齒地對別人微笑,靈魂噴薄影子踟躕。只剩堅強無處不在。

看,這是我們十六歲時候的傷春悲秋。

而現在,當我回頭來看我第一篇文字《被窩是青春的墳墓》,會看得我一直笑。感嘆當年給這篇文字評獎的老前輩們,竟然會這樣忍著牙酸,耐著性子,給那些尚屬矯情呻吟的文字鄭重其事地審閱並且頒獎。他們的善意與理解,帶給我們在跨上寫作這條道路之後那些最初的驚喜和動力。令人不得不感恩。

而換作現在的我們來面對它,那種笑中所帶的自嘲而澄澈的心情,表明我們在這些年的歲月中不曾虛度。因為我們最終獲得了成長。

這是我面對十九年以前的歲月,最後所能總結出的心情。

這本書的構架,開始於很早之前。後來著筆開始之後不久,被一種強大的困頓所阻礙。中間有很大一段空白的時期,幾乎一點都沒有碰它。後來又繼續往下走,到了最後,幾乎面目全非。我不知道為什麼,寫它的日日夜夜,我一旦坐在電腦面前,就會開始腹痛,而且時不時痛得我需要蜷縮起身體來。然而一旦站起來看不到顯示器,疼痛就消失。直到現在我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我將我十九年的時光化作這些蠅營狗苟的字,盛到你們面前,讓你們看它的美好,看它的缺憾。直到完全結束了這個過程,我才知道,一個人,要舉重若輕並且誠懇無欺地面對自己的過去,是一件多么多么困難的事情。

儘管我承認我說這樣的話是淺薄幼稚的。因為我的十九年時光,或許還僅僅是一個開始。當曲和看過這部書最早的一部分初稿的時候,她對我說——

當我想起那些走得足夠遠的人的時候,首先想起你。記得你去大學之前的晚上,我半開玩笑地問你以前。以前,我知道除了你告訴我的那一部分,必定還有許多更艱難的事情。你總說怕我覺得你在抱怨,不曉得我也一直知道,對於你所有過的一切,你能做到今日,已屬十分不易了。然而我總是心存幻想,希望你能終有一天把它們全部封存,只在偶爾需要的時候再去觸碰。這些年來,這都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所以抱歉,我也是剛剛才這樣清楚地看到,其實自己總是潛意識地想把我以為好的給某一些人。我原本以為,我可以對所有人袖手旁觀,就像我原本以為,如果我們能真正舉重若輕起來,至少在表達上,該是多么好。

我說你不斷回頭,但不是說寫作,我從未認為這是一部失敗的作品,如果它出自另一個人之手,我會欣喜,會好奇。然而它來自你。我一看便知你還在沉溺,太多的痕跡,並且你似乎打算一直這么陷下去。我原以為寫作是告別的一種方式,好比把沉重的留給寫作,輕鬆留給生活。

寫作並不能幫我們清空。文字在代替思考,記憶在寫和訴說的同時被加深,並且進行自我重建。我們最終會忘記事情的本來面目,而只記得文字中的影像。記得不真實但又切膚的痛。

以前聽別人說,中國人的含蓄,是把精彩留給自己,是這樣的,而且不僅是這樣。表達是一個界限,不能輕易跨越。

你有神經質的責任感,這如同你文字里的厚重,而又是不是文字在給你強烈的暗示?然而我不得不承認一個陳詞濫調,任何功利驅使下的寫作都會違背本心,但確實不存在幾乎不帶目的訴說。但野心越大,竄改越多。如果這樣的竄改能基於虛構,將是巧妙的經營。可若基於的是真實,在紀錄的同時,那些我們越是捨不得的,將給我們越是無法抹去的烙印。

她對我寫這封信的機緣另有起由,但是當我看著它,從第五句話開始,便突然落淚。直到後來看完,已經不能自巳,雙手捂面。

已經記不得有多少年,沒有過這樣深入內心的感觸。

自己用精心的謀劃與相對而言拙劣的伎倆來拚命隱匿的東西,最終被人看到。

是,我們都長大了。越來越多的事情,箇中體味無從言說。我曾經以為文字可以成為救贖,但是後來發現,它只不過漸漸成為了我的桎梏。因我沒有足夠的能力與毅力去誠實面對——無論是面對寫作,還是記憶本身。

我始終拿捏不定,究竟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它。但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仍舊會選擇自己的姿態,盡最大的努力,不作出屈從。因為寫作以及語言這兩者,都是有尊嚴的。值得敬畏與尊重,並且傾力而為。

我只能誠實地說,盡最大努力。畢竟,有些事情是無能為力的。

我一再有這樣的一個難以解釋的夢境。

心如大地。一盞盞稀疏的明燈高高佇立在曠野。路人看得到被照亮的一朵朵光點,而光與光之間的黑暗,路人永不得知。

我有過反覆思量。這或許可以隱喻我自己的內心。某種程度上,因了刻意地去迴避以及鄙視那些所謂的青春期徵兆——諸如憂傷,矯情,厭世,眼淚——我已經很久沒有認真而誠實地去反省過那些攪拌在頭腦之中的暗色調的東西。但是,暗影的存在,並不會因為消極迴避而消失。因了我沒有徹底地去釋然並且解決,那些頑疾般的存在,掩人耳目地在歡暢和扯淡的外表之下越來越糜爛,直至幾乎達到一種內與外的分裂與雙重。就像心之大地,朵朵光亮都是只呈現給別人看的華麗。那些間隙中的一塊塊黑暗,只能等待自己去消融。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人都不是看起來那樣的。

也許憂傷並不是可恥的。但我們,或者僅僅說,我,需要重新誠懇地看待它,並從那些析出的沉澱中找出另一些更有意義的獲得。將這些獲得一一銘記,並且將剩下的忘卻,或者原諒。並最終在這樣的過程中去成長,而且感恩。

我在這樣的蛻變中永遠顯得遲鈍並且力不從心。但是我知道我始終都在為此努力。

我感謝很多故人。他們與我一起構架了我的成長,並且使得那些過程充滿了可貴與美好。他們或許從不會看我的文章。或許從不知道寫這些字的人就是我。

但是你是知道,我一直都只會在心裡記得你。

現在完成的這本書,僅僅是這樣一個開端。我沒有將這本書寫完,因為若要按照我原來的素材書寫下來,或許可以漫長到40萬字。寫的過程當中,我用了全部心思與精力去構架。其中有不可避免的無力和缺憾。但我依舊覺得這對自己的努力是一次比較盡心的交代。儘管知道困難——但我仍舊希望它能夠成為一個告別。一如剛才這樣一句話:

如果我們能真正舉重若輕起來,至少在表達上,該是多么好。

目錄

新版序言——時間的橋樑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代後記

序言

新版序言

——時間的橋樑

我是從一個攝影家的短文里讀到的——阿根廷作家安東尼奧•波契亞在他一生唯一的一部文學著作《遺忘的聲音》中寫道:

我差不多到達了這裡,時間猶如一座橋樑,無論如何都要通過。

那日與一個老朋友聊起,如今最怕的事情大概就是回頭看。過去寫的東西,做過的事情,遇過的人……我點了頭。時間的新陳代謝,早已將我們改造為全然不同的自我,但作品猶如一具考古發掘的骨骸,不可更改地陳列著個體歷史。過去的記憶——流連異鄉的夜晚,濃淡各異的酒,深淺不同的海,晨光中醒來時,從百葉窗簾透進來的,仿佛信箋紙那樣一行一行的陽光……蒐集過的落日黃昏,霧色瀰漫的深山,直布羅陀海峽的橋,某一雙霧色一樣的眼睛,燃燒殆盡之後灰燼般的諾言。記憶的分子,構成了我們的今天,像皮屑角質一般不斷生成又不斷脫落,幾乎無從察覺。

從前我也是熱愛馳騁的,信仰遠方,縱情飛掠過大地,往事也就灑了漫山遍野。某個時刻發現無限的,無限的,孤獨,與不能承受之輕。於是停下來,往回看,就此或許成為了拾荒者,想要一一撿回那些遺落在山野間的東西,終於都是徒勞。歲月是水,撈不起來的。如博爾赫斯寫的,像水消失在水中。所以現在,我只想變為草原本身:一歲一枯榮,春風吹又生。人間四季,再怎么的事,不過如此。我希望從今往後的自己,漸漸變得無限的廣大,寬闊,無垠,承接蒼虹與驚雷,驟雨或疾雪,清風或霧霜,明晝與黑夜。

這是大地的氣質。

依稀仍記得聶魯達的詩中這樣寫道:

牧人兄弟們,生命沒有消逝。

但是像一朵野玫瑰

在繁茂中落下一點紅

並熄滅大地的一盞燈。

這是本書書名的由來。

這本書,寫於很多年前,那時候我還沒滿20歲,一切按照自己所“以為”的,想當然地寫作,生活。那種年輕肆意,像一朵剛剛盛放的野梔子,那種帶著夜露的,可以聞得到的青翠;而寫這本書的時候,我腦海里最深最動容的意象,是在陽光爛醉的,杳無人煙的荒野間,一朵火焰般的山茶,兀自綻放。

謹以這樣的一朵梔子及一朵山茶,敬獻給歲月。感謝它賜予我的種種晶瑩剔透的感懷——其中最美的,是無論遙望梅花落滿南山,空睹漫山遍野的草枯葉敗,或者獨自登高至絕頂,悵對雪原雲海,都不能足以抒懷的孤哀。

基本內容

·出版社: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

·頁碼:265 pages

·ISBN:7535432891

·條碼:9787535432896

·版次:2007年1月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