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難

大便難,證名。大便秘結,排便困難。需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多喝水,多運動,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中醫辭典

大便難,證名。大便秘結,排便困難。出《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病源候論·大便病諸候》:“大便難者,由五臟不調,陰陽偏有虛實,謂三焦不和,則冷熱並結故也。胃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為營衛,其糟粕行之於大腸以出也。五臟三焦既不調和,冷熱壅澀,結在腸胃之間,其腸胃本實,而又為冷熱之氣所結聚不宣,故令大便難也。”“邪在腎,亦令大便難。所以爾者,腎臟受邪,虛則不能制小便,則小便利,津液枯燥,腸胃乾澀,故大便難,又渴利之家,大便亦難,所以爾者,為津液枯竭,致令腸胃乾燥。”這種情況關鍵在於飲食,需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多喝水,多運動,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產後大便難

治療本病應針對產後體虛津虧的特點,以養血潤腸為主,不宜妄行苦寒通下,徒傷中氣。同時按症之屬陰虛兼內熱或兼氣虛,分別佐以瀉火或補氣之品。
主要證候:產後大便乾燥,數日不解,或解時艱澀難下,但腹無脹痛,飲食如常。面色萎黃,皮膚不潤。舌淡苔薄,脈虛而澀。
證候分析:由於產後失血傷律,液少津虧,則腸道失於濡潤,以致便難。證非外感里實,故飲食如常,腹無脹痛。血虛不榮於外,則面色萎黃,皮膚不潤。舌淡,脈虛澀,為血少津虧之徵。
治法:養血潤燥。
方藥:四物湯(方見崩漏)加肉蓯蓉、柏子仁、首烏、火麻仁。 方中四物場養血潤燥,加肉發蓉、拍子仁、火麻仁,生首烏以滋補陰精,滑腸通便。全方為養血潤燥通便之劑。
若兼有內熱者,則證見口乾,胸滿腹脹,舌紅,苔薄黃,脈細數,宜養血潤燥,佐以瀉熱。方用麻仁丸(《證治準繩》)加麥冬、元參、生地。
本方以火麻仁、元參養陰潤燥,枳殼、大黃瀉熱通便,人參益氣扶正。
若兼氣虛者,則證見氣喘自汗,頭暈目眩,精神疲倦,脈大而虛,宜補氣養血,佐以潤腸。方用聖愈湯(方見痛經)加杏仁、郁李仁。

大便秘結的防治

出 現 便 秘 時 可 采 取 以 下 方 法 處 理 : ① 適 當 吃 些蔬 菜 、 水 果 及 含 纖 維 素 多 的 食 物 , 適 當 增 加 運 動 量 , 也可 使 排 便 次 數 增 加 , 間 隔 時 間 縮 短 ; ② 西 藥 治 療 可 用 “ 甘 油 ” 或 “ 石 蠟 油 ” 每 日 口 服 10-20毫 升 , 每 晚 服 一 次 ;或 用 “ 開 塞 露 ” 剪 去 頭 端 , 緩 緩 插 入 肛 門 , 擠 入 藥 液 後, 忍 耐 5-10分 鍾 後 排 便 ; ③ 中 藥 治 療 可 用 “ 番 瀉 葉 ” , 每次 6-10克 開 水 泡 茶 飲 ; 或 用 “ 麻 仁 丸 ” 9克 , 一 日 3次 ; ④ 作 盆 腔 底 部 肌 肉 功 能 練 習 , 如 深 呼 吸 、 跳 躍 、 腹 部 運 動、 屈 腿 運 動 等 , 既 能 增 加 腹 肌 張 力 , 又 能 促 進 腸 管 蠕 動, 對 健 身 和 糾 正 習 慣 性 便 秘 是 十 分 有 效 的 。 便 秘 症 越 來越 重 者 , 應 去 醫 院 檢 查 , 以 確 定 是 否 有 器 質 性 疾 病 如 直腸癌 腫 等 。

多數肛腸疾病禍起便秘!

大便秘結時,肚子不舒服還是其次,最遭罪的就是肛門。據武漢肛泰肛腸醫院的肛腸專家介紹,在常見的三種肛門疾患中,與便秘關係密切的就有兩種,即痔瘡和肛裂。
便秘時,由於乾燥糞便壓迫直腸,且排便時間過長,並用力屏氣排便,以致腹壓增高,從而引起直腸肛門靜脈回流受阻,久而久之則容易生痔瘡。表現為:便時鮮血滴瀝,嚴重者便後肛門口有圓形或橢圓形腫物突出,肛門墜脹,影響工作和生活。肛裂則是因便秘後排便用力過猛,糞塊擦損肛管黏膜致肛管黏膜全層裂開,形成急、慢性潰瘍所致。肛裂的裂口大多發生在肛門前、後正中部位,排便時疼痛明顯,便後少量出血亦很常見。初期肛裂若經久不愈,傷口反覆撕裂,創面下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疤痕,即會演變成慢性肛裂,反覆發作,患者非常痛苦。
嚴重痔瘡肛裂均會引起排便疼痛,特別是肛裂疼痛劇烈,排便時有像撕裂或刀割樣的劇痛,嚴重者疼痛可持續數小時。患者因懼怕疼痛常常不敢排便或強忍排便,結果大便在腸內停留過久,又會進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惡性循環。

大便難飲食禁忌

大便難,飲食要注意,飲食營養治療應根據不同類型,給予適當的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經常服用瀉藥和灌腸,適當增加體力活動。
1.無粗纖維低渣飲食:先食低渣半流質飲食,禁食蔬菜及水果,後改為低渣軟食。
2.適當增加脂肪』旨肪潤腸,脂肪酸促進腸蠕動,有利於排便;但不宜過多,應
3.多飲水:飲水及飲料,保持腸道糞便中水分,以利於通便,如早晨飲蜂蜜水等。
4.進食洋粉製品:洋粉在腸道吸收水分,使糞便軟滑,有利排泄。
5.禁食刺激食物:禁止食用酒、濃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