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塞拜然

大亞塞拜然

大亞塞拜然(亞塞拜然語:Bütöv Azərbaycan)是亞塞拜然人中的一種民族統一主義思想,旨在統一亞塞拜然人居住的地區以及歷史上曾有亞塞拜然控制過的地區。其範圍包括了亞美尼亞的全境、伊朗北部的部份地區、喬治亞的部份地區和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的傑爾賓特。

地理位置

歷史上,亞塞拜然最初是一個地理名詞,是波斯語“火之地”的意思。伊爾汗國滅亡後,亞塞拜然人開始形成。雖然經歷了跛子帖木兒的打擊,但最終仍成為了伊朗的統治者。先後建立了薩法維王朝和愷加王朝,在亞塞拜然人統治地域最大的時候,囊括了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東部及俄羅斯的達吉斯坦、巴林、土庫曼斯坦及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歷史

北亞塞拜然併入俄國是亞塞拜然歷史中的一個轉折時期。19世紀初,腐敗無能的愷加王朝當政,1804年俄國-伊朗戰爭爆發,1813年俄伊雙方簽訂了《古利斯坦條約》(Treaty of Gulistan),伊朗割讓外高加索山以南、庫拉河(Kura)以北的全部土地,涵蓋今北阿大部、喬治亞東部。經過另一輪俄伊戰爭,俄伊於1828年簽訂《土庫曼恰伊條約》 (Treaty of Turkmenchay),伊朗失去阿拉斯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包括今亞美尼亞大部和北阿南部,值得慶幸的是,俄國在高加索方向的南擴,基本到此為止,確定了俄國-蘇聯-獨立的外高加索三國與伊朗的現代邊境,南阿和北阿的分裂局面至此形成。

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以及中亞的眾多突厥語國家的獨立,刺激了大亞塞拜然主義的興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