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頻

外頻

CPU的外頻,通常為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系統時鐘頻率),CPU與周邊設備傳輸數據的頻率,具體是指CPU到晶片組之間的匯流排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機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在早期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記憶體與主機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記憶體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目前CPU的標準外頻只有66MHz、100MHz、133MHz這三擋(已有200MHz)。

外頻

在計算機主機板上,以CPU為主,記憶體和各種外圍設備為輔,有許多設備要共同在一起工作。這些設備之間的聯絡,數據的交換,都必須正確無誤,分秒不差。因此,它們必須要有一個固定的時鐘來做時間上的校正,協調或者參考。這個時鐘由主機板上的時鐘發生器產生,就是所謂的外頻。

發展歷程

在486之前,CPU的主頻還處於一個較低的階段,CPU的主頻一般都等於外頻。而在486出現以後,由於CPU工作頻率不斷提高,而PC機的一些其他設備(如插卡、硬碟等)卻受到工藝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頻率,因此限制了CPU頻率的進一步提高。因此出現了倍頻技術,該技術能夠使CPU內部工作頻率變為外部頻率的倍數,從而通過提升倍頻而達到提升主頻的目的。倍頻技術就是使外部設備可以工作在一個較低外頻上,而CPU主頻是外頻的倍數。

在Pentium時代,CPU的外頻一般是60/66MHz,從Pentium Ⅱ 350開始,CPU外頻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頻已經達到了400MHz。由於正常情況下CPU匯流排頻率和記憶體匯流排頻率相同,所以當CPU外頻提高后,與記憶體之間的交換速度也相應得到了提高,對提高電腦整體運行速度影響較大。

前端匯流排

外頻外頻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很容易被混為一談。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片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衝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衝信號在每秒鐘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CI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

(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一個CPU默認的外頻只有一個,主機板必須能支持這個外頻。因此在選購主機板和CPU時必須注意這點,如果兩者不匹配,系統就無法工作。此外,現在CPU的倍頻很多已經被鎖定,所以超頻時經常需要超外頻。外頻改變後系統很多其他頻率也會改變,除了CPU主頻外,前端匯流排頻率、PCI等各種接口頻率,包括硬碟接口的頻率都會改變,都可能造成系統無法正常運行。當然有些主機板可以提供鎖定各種接口頻率的。

設定CPU

目前CPU的標準外頻只有66MHz、100MHz、133MHz這三擋(已有200MHz),雖說目前的新型主機板都支持“軟跳線”,也就是通過“BIOS”來設定CPU的外頻,但這種軟跳線一般只能設定某個區段的非標準外頻(用來超頻),比如說將標準外頻為100MHz的新賽揚超頻到110MHz。而如果要將100MHz外頻的新賽揚超頻到133MHz這樣的標準外頻,那往往得靠跳線才能完成。注意,前面所說的這些只是用來簡單說明“外頻跳線”的作用,該跳線最基本的作用是“針對不同外頻的CPU,在主機板上正確設定其外頻,使之正常工作”。

Socket370主機板

Socket370接口的主機板支持賽揚、PIII系列CPU,由於賽揚系列CPU的外頻分為66MHz、100MHz兩種,而PIII的外頻又為133MHz,所以Socket370主機板必須要能夠支持66MHz、100MHz、133MHz這三擋標準外頻,而用來設定這三種外頻的重擔就落在了“外頻跳線”的身上。由於需要組合成三擋外頻,所以Socket370主機板的外頻跳線一般是一組跳線。至於如何排列組合從而實現66MHz、100MHz、133MHz呢,則要看主機板說明書了,不過主機板商一般也會將此類說明印刷到主機板上,所以你在外頻跳線的附近一般都能找到一個白色字型的簡單跳線說明。

不要以為外頻跳線非常複雜,當你看了這個簡單的說明之後,就會發現我們要做的也就是“將跳線帽插在1與2號跳線柱上或者2與3號柱上”。說明書中的“1-2”的意思就是指“將1號與2號跳線柱用跳線帽連起來”,跳線的旁邊都對1號跳線柱用數字“1”或“▲”進行了標示,我們很容易就能確定跳線中各個跳線柱的編號。

市面也有些Socket370接口的主機板一般都不需要去手動設定外頻跳線,因為此類主機板大多具備“自動偵測”功能──自動偵測CPU類型,自動選擇適合它的外頻檔。

外頻超頻

通過提高外頻或倍頻係數,可以使微處理器工作在比標稱主頻更高的時鐘頻率上,這就是所謂的超頻。

主頻外頻

在電腦中,系統匯流排通常是指CPU的I/O接口單元與系統記憶體、L2 Cache和主機板晶片組之間的數據、指令等傳輸通道。系統匯流排時鐘就是我們常說的系統時鐘和CPU外部時鐘(外頻),它是電腦系統的基本時鐘,電腦中各分系統中所有不同頻率的時鐘都與系統時鐘相關聯,詳細情況可參考圖2。

由於從486DX2(CPU)開始,CPU的核心工作頻率和外頻(系統時鐘頻率)就不一致了。在586、686電腦中,系統時鐘就是CPU的“外頻”,而將系統時鐘按規定比例倍頻後所得到時鐘信號作為CPU的核心工作時鐘。CPU核心工作時鐘頻率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電腦主頻,例如說某電腦是Pentium-233,那么這台電腦的系統時鐘是66MHz,而它的主頻則是(66×3.5)=231MHz。

從圖2可以看出,各分系統時鐘和AGP接口時鐘都是由系統時鐘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頻或倍頻得到的,所以調整電腦中的系統時鐘頻率必然將改變其它各分系統時鐘信號頻率,影響各分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這一點對電腦發燒友進行CPU超外頻運行時應該加以充分重視。

CPU倍頻

外頻也叫基頻,計量單位為“MHz“。CPU的主頻與外頻有一定的比例(倍頻)關係,由於記憶體和設定在主機板上的L2Cache的工作頻率與CPU外頻同步,所以使用外頻高的CPU組裝電腦,其整體性能比使用相同主頻但外頻低一級的CPU要高。這項參數關係試用於主機板的選擇。

倍頻 係數是CPU主頻和外頻之間的比例關係,一般為:主頻=外頻*倍頻。Intel公司所有CPU(少數測試產品例外)的倍頻 通常已被鎖定(鎖頻),用戶無法用調整倍頻的方法來調整CPU的主頻,但仍然可以通過調整外頻為設定不同的主頻。AMD和其它公司的CPU未鎖頻。

網友的最佳解決辦法

在windows作業系統下,右擊桌面上的“我的電腦”圖示,選擇“屬性”,就可以看到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開機按“Pause break”,此時由於是系統開機自檢,就可以看出BIOS里的CPU頻率了!

用 CrystalCPUID軟體看。這是一款處理器信息檢測超頻工具。和WCPUID功能基本相同,但是CrystalCPUID對處理器支持的範圍更廣。CrystalCPUID支持幾乎所有類型的處理器檢測,最特別的是CrystalCPUID具備完整的處理器及系統資訊。

運算速度

在電腦數據通信中計算數據傳輸速率常使用公式:時鐘頻率×數據匯流排寬度÷8=Bytes/s。在電腦系統中,CPU與系統記憶體、顯示接口(如AGP“匯流排”)以及通過主機板晶片組與擴展匯流排(ISA、PCI)之間進行數據交換時,是按相應的時鐘頻率進行的。例如當系統時鐘為66MHz時,系統記憶體與CPU之間的數據傳輸率是528MB/s,AGP高速顯示接口工作在X1方式的時鐘頻率也是66MHz,但由於數據寬度只有32位,所以AGP接口的數據傳輸速率只能達到266MB/s 。PCI匯流排的數據寬度雖然也是32位,但由於PCI匯流排時鐘頻率只有33MHz,所以PCI匯流排的數據傳輸最高速率只有133MB/s。在Intel公司推出440BX主機板晶片將系統時鐘頻率由原來的66MHz提高到100MHz後,CPU與系統記憶體之間的數據交換速率就達到了800MB/s(100×64÷8)。從這點可以看出,在同樣的數據寬度條件下,只要提高工作時鐘頻率就能提高傳輸通道的數據傳輸速率。

另外,提高CPU的主頻對提高CPU運算速度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舉例說吧,假設某型CPU能在1個時鐘周期(即圖1中的一個周期)執行一條運算指令,那么當CPU運行在100MHz主頻時將比它運行在50MHz主頻時速度快一倍。因為100MHz的時鐘周期比50MHz的時鐘周期占用時間減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頻的CPU執行一條運算指令所需時間僅為10ns比工作在50MHz主頻時的20ns縮短了一半,自然運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只不過電腦的整體運行速度不僅取決於CPU運算速度,還與其它各分系統的運行情況有關,所以在人們不斷設法提高CPU工作主頻的同時,還在努力試圖提高電腦的系統時鐘頻率,這些努力的最終目的是想提高電腦的總體運行速度,因為只有當電腦中的CPU運算速度、各分系統運行速度和各分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后,電腦整體的運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制約因素

既然提高CPU主頻和系統時鐘頻率可以提高電腦系統的運算速度,那么為什麼至今為止Pentium Ⅱ的主頻只能達到400MHz,電腦系統時鐘頻率也只由66MHz提高到100MHz?這都是因為提高CPU時鐘頻率和系統時鐘頻率受到了一些暫時還無法克服的技術障礙所造成的。

提高CPU工作主頻主要受到生產工藝的限制。由於CPU是在半導體矽片上製造的,在矽片上的元件之間需要導線進行聯接,由於在高頻狀態下要求導線越細越短越好,這樣才能減小導線分布電容等雜散干擾以保證CPU運算正確,然而目前的CPU生產工藝只能達到0.25um的水平,所以CPU的主頻還只能達到400MHz左右。不過據業內人士聲稱,如果0.18um的工藝技術過關,那么生產出主頻為700MHz左右的CPU是毫無問題的,如果再能解決IBM提出的銅基導體技術難題,那么還有可能製造出工作主頻更高的CPU。

另一方面,提高系統時鐘頻率的嘗試也受到了運行速度較慢的外部器件制約。幾十年來,雖然外部設備,主要是數據存儲設備技術也在逐步發展,但其發展的速度同CPU的發展進度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以硬碟為例,儘管生產廠家絲毫沒有鬆懈地努力對硬碟製造技術進行改進,然而硬碟的讀、寫的實用速度也僅在7MB/s左右,硬碟接口也只能工作在33MHz左右的時鐘下,一旦時鐘頻率提高太多,硬碟就可能無法正常運行。從圖2可以清楚地看到,系統時鐘頻率改變的同時也改變了ISA和PCI等擴展匯流排的時鐘頻率,因此必然影響聯接在這些接口上的外部設備運行狀態,所以我們不能無節制地去提高系統時鐘頻率。

其他相關

談到CPU和主機板的搭配,總是離不開外頻、FSB和HT匯流排這三個名詞。在AMD的K8推出之前,FSB和外頻的關係算是比較清楚的。對於Intel的CPU而言,FSB=外頻×4,如果是AMD的K7處理器,FSB=外頻×2。但是AMD K8的出現引入了全新的HT匯流排,使得三者的概念變得混淆起來。兩年過去了,許多廠商和媒體的錯誤宣傳使它們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這款K8主機板支持1000MHz FSB”這樣不負責任的說法隨處可見。要徹底澄清這個問題,還是重新認識一下外頻、FSB和HT的概念吧。

外頻,它指的是CPU和主機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是建立在數字脈衝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衝信號每秒鐘發生一萬萬次的震盪。說到外頻,就必須提到兩個概念:倍頻與主頻。主頻是CPU的時鐘頻率,倍頻即主頻與外頻之比的倍數。主頻/外頻/倍頻,其關係式為主頻=外頻×倍頻。

FSB,其全稱Front Side Bus,中文名為前端匯流排。它是將CPU和北橋晶片的連線起來的匯流排,電腦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片共同決定的。曾幾何時,FSB也和外頻混為一談,這是因為在早期,尤其是Pentium 4出現之前,前端匯流排與外頻在頻率上是相等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QDR技術,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兩倍或者是四倍,所有才有了PentiumD 820外頻為200MHz,前端匯流排為800MHz的說法。

AMD的K8處理器可說是劃時代的,它把記憶體控制器集成在了CPU裡面,進一步降低了延遲,而且全面引入了HT(HyperTransport)匯流排的概念。這是一種高速點對點匯流排技術,在K8平台上起到傳輸CPU和主機板晶片組之間數據的作用。K8和以往的處理器最大的區別在於:由於CPU已不通過傳統的前端匯流排而是直接從記憶體獲得數據,在AMD發布的Athlon64 CPU規格表以及各個晶片組廠商發布的晶片組原理圖上,前端匯流排這個名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HT。

它和FSB到底有什麼具體的區別呢?首先,FSB和外頻是密不可分的,外頻提高之後,FSB會隨之提高,這是不可調的。但是K8平台的超頻就不一樣,當提高CPU的外頻時,往往要將HT的倍數往下調!用AM2 Athlon64 3000+來打個比方,其默認外頻是200MHz,假設主機板支持1000MHz的HT匯流排,外頻由200MHz超到250MHz時最好把HT的倍數從5調到4,使HT匯流排仍然保持在1000MHz上,這樣可以提高超頻的成功率。

記憶體的頻率和CPU外頻的關係

外頻=200Mhz,倍頻=14.所以你的主頻=2.8Ghz, 所以外頻/記憶體=1/1=200Mhz/200Mhz 這時候記憶體工作在200Mhz*2=DDR400 當超外頻到300Mhz時bios內記憶體設定仍為1:1除頻,則記憶體工作在300Mhz*2=DDr600 再次,你要明白.前端匯流排是CPU與記憶體發生聯繫的橋樑.如果FSB為800.頻寬為6.4G,而記憶體僅200Mhz*2=DDR400 頻寬為3.2G.記憶體比CPU的前端匯流排慢了一半.這就表明記憶體嚴重拖了CPU的後腿.一個新的概念引進了:" 雙通道"(需要主機板支持).假如CPU前端匯流排變為800,兩條DDR400記憶體組成雙通道,記憶體傳輸速度也是800了.系統消除瓶頸.

此外外頻到300Mhz時,需DDR600才能滿足cpu!! 原因:FSB=300*4=1200Mhz 雙通道DDR600=300Mhz*2*2=1200Mhz

記憶體可以超頻也可以降頻的,ddr400可以降低成ddr333使用,同時延遲也會降低。在這裡延遲當然月底越好.有人會問:如果cpu超到300mhz前端匯流排就變為1200mhz,即使是兩條ddr400也會拖後腿。那么,要超頻的話是不是要換記憶體?就是要選用ddr2的記憶體和主機板

但那是不大可能的,cpu倍頻非常高,300M的外頻,你想下主頻該是多少?你認為這個頻率容易超到么?超到的話也由於頻率太高導致電子遷移,壽命可就大大降低。

不過現在的確是有1333的前端匯流排,當然是很高端的cpu。

而這些cpu平台基本都是支持ddr2的,只要匯流排有夠高,兩條ddr2 667不就可以了么?

ddr2 800都不用.

其實現在更重要的是延遲,記憶體本身延遲和cpu訪問的延遲。ddr2的記憶體延遲普遍很高,不如超頻後的ddr400理想。amd由於cpu集成記憶體控制器可以直接訪問記憶體,cpu訪問延遲相對來說比較低。所以..自己想吧.在這裡提及的系統信息可以用Everest查.記憶體我說的是DDR.換算DDR2自己算.DDR2實際上就是DDR繼續發展版本,(DDR記憶體的工作頻率分別200MHz和266MHz、333MHz、400MHz,與此對應時鐘頻率為100MHz和133MHz、166MHz、200MHz。DDR2記憶體分為DDR2 400和DDR2記憶體的工作頻率分別 533、DDR2 667和DDR2 800,其時鐘頻率分別為200MHz、266MHz、333MHz和400MHz)。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