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域[漢語詞語]

外域[漢語詞語]
外域[漢語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外域,是指指本國以外的地區或國家。

基本信息

出處

外域藝術字外域藝術字
後漢書·西域傳論》:“漢世張騫懷致遠之略,班超奮封侯之志,終能立功西遐,羈服外域。”《隋書·裴矩傳》:“﹝高麗﹞今乃不臣,別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新唐書·林蘊傳》:“國家有西土,猶右臂也。今臂不附體,北彌豳郊,西極汧隴,不數百里為外域。”清昭槤《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凡外域投誠之難民寄居各猛者,俱行賑恤。”

分解

外wài
與“內”、“里”相對:外邊。外因。里應(yìng)外合。外行(háng)。
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國。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指“外國”:外域。外賓。外商。
稱母親、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戚:外公。外婆。外甥。
稱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稱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關係疏遠的:外人。
對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號(綽號)。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雜史和以敘述人物為主的舊小說)。外傳(zhu刵)。
傳統戲劇角色名:外旦。外末。外淨。

域yù
在一定疆界內的地方:域外。異域區域。地域。領域。疆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