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電影名作欣賞

《外國電影名作欣賞》,作者何寶民 ,由海燕出版社於2006-1-1出版。描述的是“少年藝術之旅叢書”精選古今中外繪畫、雕塑、建築、攝影、電影以及中國書法等藝術門類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佳作,配以精要、淺近的評論,組成一個開放的書系。全套書圖文並茂,形式新穎,繽紛萬象,賞心悅目。少年讀者從欣賞品味中,親近藝術,拓展視野,陶冶性情,提高素質,體驗閱讀的快樂,培養創新的能力。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何寶民 主編

ISBN:10位[7535030025] 13位[9787535030023]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定價:¥18.00 元

內容提要

“少年藝術之旅叢書”精選古今中外繪畫、雕塑、建築、攝影、電影以及中國書法等藝術門類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佳作,配以精要、淺近的評論,組成一個開放的書系。全套書圖文並茂,形式新穎,繽紛萬象,賞心悅目。少年讀者從欣賞品味中,親近藝術,拓展視野,陶冶性情,提高素質,體驗閱讀的快樂,培養創新的能力。

電影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奇蹟。本書選收了自電影誕生以來外國榮膺大獎、堪稱經典的名片。雖然只是用文字敘述的電影故事,但作品神髓、明星風采盡收眼底。優秀作品,給我們以道德的教化或審美的愉悅。

編輯推薦

對於天才的關注和敬仰,是每一代人成長過程中必備的功課。天才們的聲音和形象,是人類尊嚴與榮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少兒藝術之旅叢書》這十本寫給少年人的薄薄的藝術家傳記,不約而同地將筆尖觸向了同一主題:命運。這是一個極具誘惑力和包容性的主題,它似乎在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天才也有自己的命運,但天才與庸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天才的命運代表了或象徵著人類的命運,天才的命運濃縮了人類命運的全部內涵。在他們的命運里,不僅有常人難以企及的靈性與才情,還有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更有他們對於苦難和不幸的態度— —在苦難中仍然有愛,在不幸中仍然要愛。

作者簡介

何寶民,1939年生,河南南陽人。編審。

目錄

《火車到站》

《月球旅行記》

《黨同伐異》

北方的納努克

《戰艦波將金號》

《淘金記》

《母親》

《爵士歌手》

《茶花女》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四萬萬人民

《魂斷藍橋》

《公民凱恩》

《卡薩布蘭卡》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鄉村女教師》

《偷腳踏車的人》

《羅生門》

《雨中曲》

《正午》

《羅馬假日》

《碼頭風雲》

《野草莓》

《四百擊》

《諜海疑雲》

《伊凡的童年》

《音樂之聲》

《奧利弗》

《虎口脫險》

《猜猜誰來吃晚餐》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星球大戰》

《鐵皮鼓》

《莫扎特》

《野戰排》

《再見,孩子們》

《征服者佩爾》

《熊》

《雨人》

《誰陷害了兔子羅傑》

《我的左腳》

《天堂電影院》

《與狼共舞》

《沉默的羔羊》

《辛德勒名單》

《真實的謊言》

《勇敢的心》

《小鞋子》

《拯救大兵瑞恩》

《美麗人生》

《中央車站》

《羅拉快跑》

《千與千尋》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愛·回家》

《奧薩瑪》

鳥與夢飛翔》和《微觀世界》

《指環王》

書摘

書摘

1902年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是梅里埃具有開創意義的作品。影片根據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1828—1905)和英國作家H.G.威爾斯(1866—1946)的兩部小說改編。一群穿著星相家服裝的天文學家坐進一個大炮彈里,被發射到月球火山口的平原上。他們欣賞了行星和恆星,見到了月亮神。後來乘著降落傘離開月球,經過海底旅行回到了地球。

影片讓人類第一次從銀幕上看到太空的奇幻。它是電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片,片中出現的太空旅行、外星人以及奇異世界的冒險等元素,日後都成為科幻電影中極為重要的題材。1969年7月21日人類首次登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實況轉播了這一創舉之後,播映了《月球旅行記》的片斷。觀眾們驚異地發現影片中飛船濺落與海船接應太空人的場面同實況非常近似,他們情不自禁地歡呼:“先知梅里埃!”

電影初創時期,一部影片只能放映幾分鐘時間。《月球旅行記》可以放映15分鐘,已經是長片了。這部電影的成功,標誌著與盧米埃爾的“戶外攝影”不同的一種新的電影風格的誕生。

P8-9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