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自傳

1929年與鄭伯奇、馮乃超、陶晶蓀等人組織上海藝術劇社,主編左翼藝術刊物《藝術》。 創作了電影劇本《狂流》、《春蠶》、《上海二十四小時》、《脂粉市場》等,翻譯發表了普多夫金的《電影導演論》。 先後創作了《賽金花》、《自由魂》(即《秋瑾傳》)、《上海屋檐下》等話劇劇本,以及報告文學《包身工》。

作者介紹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縣(今餘杭)人,1919年在杭州甲種工業學校學習時參加五四運動,編輯刊物《雙十》和《浙江新潮》,發表“隨感錄”等,批評時政。1920年留學日本,先後在明治專門學習電機科和九州帝國大學學習。1929年與鄭伯奇、馮乃超、陶晶蓀等人組織上海藝術劇社,主編左翼藝術刊物《藝術》。1930年發起組織中國戲劇家聯盟。1932年任明星影片公司編劇。創作了電影劇本《狂流》、《春蠶》、《上海二十四小時》、《脂粉市場》等,翻譯發表了普多夫金的《電影導演論》。先後創作了《賽金花》、《自由魂》(即《秋瑾傳》)、《上海屋檐下》等話劇劇本,以及報告文學《包身工》。抗日戰爭爆發後,與郭沫若等人創辦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機關報《救亡日報》,任總編輯。後主要從事新聞工作和戲劇創作,先後在上海、廣州、桂林、重慶、香港、新加坡等地負責《救亡日報》、《華商日報》、《新華日報》、《南僑日報》的編輯工作,發表散文、雜文、政論、隨筆以及話劇劇本《心防》、《法西斯細菌》、《復活》(據托爾斯泰同名小說改編)、《戲劇春秋》(與於伶、宋之的合作)、《芳草天涯》等。1949年任上海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上海市文化局局長。1954年任文化部副部長及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中日友好協會會長;1954年、1958年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0年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曾將魯迅的小說《祝福》、茅盾的小說《林家鋪子》改編為電影劇本,取得突出的成就
主要作品有《夏衍電影劇作集》、《夏衍雜文隨筆集》、《夏衍選集》、《雜碎集》、《生活、題財、創作》、《懶尋舊夢錄》等。 長期從話劇、電影劇本創作和電影理論研究,其作品反映各個時期的社會生活,追求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風格簡潔、深沉,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5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榮譽獎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