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元紅

壯元紅

狀元紅學名菏澤牡丹。屬中原牡丹種群,花色豐富多彩,花型千變萬化。花初開時呈紫紅色,盛開時為紅色,皇冠形。這種牡丹花蕾小,花瓣質硬,瓣間雜有少量雄蕊;株型中高,生長勢強,成花率稍低,萌櫱枝多。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壯元紅 壯元紅

狀元紅學名:菏澤牡丹。

菏澤牡丹屬中原牡丹種群,花色豐富多彩,花型千變萬化。菏澤牡丹已經發展為花色有粉色、紅色(含紫紅色)、紫色、藍色、黃色、白色、黑色、綠色、複色總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濃之分。根據花朵形態和雌雄進化程度,分為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薔薇型、金環型、皇冠型、繡球型、乾颱閣型、樓子閣型共十個花型。

菏澤牡丹有1100多個品種,各色系的菏澤牡丹都有名貴品種,如“掌花案”花開似火,紅光燦,為紅色之魁;“酒醉楊妃”紅裝素裹,低頭掩面,暗送秋波;“梨花雪”開若梨花,雪白一片,稱白中之冠;“崑山夜光”花開奇白,黑夜依然,古謂之“燈籠”;“姚黃”金樓千層,世稱花王;“青龍臥墨池”如龍臥墨,黑中之奇;“冠世墨玉”黑紫如緞,潔而有光;“藍繡球”開如繡球,藍色之冠;“趙粉”粉面桃花迎人笑,鬱郁芳香飄四野;“粉二喬”粉紫同株,雙嬌可愛;“魏紫”色紫淺淡多嬌艷,古老品種稱“花妃”;“嬌容三變”初開時碧綠,盛開時紅艷,將謝時素白,十日三變,堪稱奇品……菏澤也是中國最大的牡丹生產、科研、觀賞基地,牡丹的種植面積、科研培植、觀賞出口當稱世界之最。

在中國牡丹的大家族裡,菏澤牡丹現有近800個品種,經全國花協

壯元紅 壯元紅

命名的600多個品種。傳統上分三類、十型和九大色系。花大、型美、色艷,是菏澤牡丹的顯著特點。古人曾用“花在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描述其形貌瑰麗。

菏澤牡丹的三類是單瓣、復瓣、千瓣。單瓣類,花大如盤;復瓣類,瓣在清晰;千瓣類,花瓣重疊繁密。

菏澤牡丹的十型是荷花型、菊花型、金蕊型、薔薇型、金環型、托桂型、千層台閣型、樓子台閣型、皇冠型和繡球型。

菏澤牡丹的九大色系是紅、白、黃、黑、粉、紫、藍、綠和複色。

1、紅色花系,是牡丹園的大家族,品種多達200餘個,其中還有深淺之分。如“一品朱衣”,猩紅欲流,芳冠百花;“春紅嬌艷”,朝霞藏日,光彩陸離;“紅繡球”,深淺相間,胭脂染成。

2、黃色花系,如“姚黃”、“金玉交章”,端莊典雅,姿貌絕倫。

3、白色花系如“冰壺獻玉”、“崑山夜光”、“玉板白”等素潔無暇,清爽襲人;

4、藍色花系雖不如紅色品種多。但卻也姐妹成群。“藍寶石”、“藍花魁”、“紫藍葵”、“吊枝藍”、“冷光藍”、“藍田玉”,都是牡丹之中的上品,這“藍田玉”就是清代曹州花農

壯元紅 壯元紅

趙玉田精心培育而成的。此花支形增開張,花蕾圓大,花開時呈淺粉藍色,花朵直上,藍光閃閃,非常惹人喜愛。當時,曹州知府馬幫舉對此花大加讚賞,曾親筆題寫“似蘭如松”匾牌授予了趙玉田。

5、粉色花系也是牡丹園裡一大分支。“粉彩球”、“粉容面”、“粉翠球”、“賽斗珠”、“翠娥嬌”、“青龍臥粉池”,這些都是牡丹花中名品。再如“趙粉”,稍彎曲的枝桿,粗壯的花梗,黃綠色的葉面,圓尖型的花蕾,側開、大型的花朵,細膩整齊的花瓣,發出陣出清香,分外誘人。

6、紫色花系在菏澤牡丹品種繁多,除魏紫外,還有“葛巾紫”、“紫金盤”、“紫霞點金”、“邦寧紫”等。“邦寧紫”,就是明代曹州花農趙邦寧多年心血的結晶。

7、綠色、黑色和複色花系,如“蘭綠、”“冠世墨玉”、“二喬”等,更是色奇出眾,別有千秋。

各色都數十個或上百個品種,可謂千姿百態,各俱風韻。

生長環境

壯元紅 壯元紅

菏澤盛產牡丹,跟氣候水土不無關係。菏澤古稱曹州,地處北溫帶,

為黃河沖積平原,土質肥沃,半淤半沙,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在氣候、雨量、土壤等方面,都很適合牡丹的生長,所以牡丹移植菏澤後,就如魚得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壯元紅 壯元紅

牡丹耐旱,不能澆“明水”,而菏澤的春天恰好少雨;牡丹喜鹼性沙土,菏澤的土正是這種土;菏澤的水鹹澀,這樣的水卻偏宜澆灌牡丹;牡丹喜歡疏鬆的沙質土,而菏澤地處黃河中下游的沖積平原上,土地肥沃……這一切都為牡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菏澤趙樓村南曾有兩棵樹齡二百多年的脂紅牡丹,主幹粗如碗口,被稱為“牡丹王”。可惜袁世凱稱帝後,曹州鎮守使陸朗齋把牡丹王強行買去,栽在河南彰德府袁世凱的公館裡,不久“牡丹王”就枯死了。看來,只有菏澤的水土才能養活這世間罕見的“牡丹王”。

主要價值

壯元紅 壯元紅

菏澤牡丹的科學研究碩果纍纍。早在第一屆全國花革博覽會上,

菏澤牡丹新品種選育、牡丹大田催花技術研究、牡丹新品種第三項科研成果就獲得了國家科技術進步獎,占全國牡丹科研獲獎數量之首。97年元月14日,菏澤牡丹科研成果第四次通過國家級鑑定。僅這一次,就有牡丹新品種培育、、案頭牡丹無土栽培、牡丹耐溫熱品處的篩選、鳳丹實生苗嫁接觀賞牡丹在商品化生產上的套用、牡丹盆景研究、芍藥切花品種的篩選、牡丹新品種選育等七面成果通過鑑定,是通過牡丹科研成果最多的一次。其中,五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標誌著菏澤牡丹科研又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提高了牡丹的觀賞價值,拓寬了牡丹的種植範圍和套用範圍,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珍貴品種快速繁育問題,開闢了牡丹進入千家萬戶的新途徑,創造了與國際花卉業接軌的條件。受到陳慕華副委員長的讚揚。

菏澤牡丹還在國內外重大花展中連連獲獎,盛譽海內外。在一、二、三、四屆全國花草博覽會上,菏澤牡丹奪得金、銀、銅獎,科技進步獎,優質展品將計26個;在三次香港國際花展中,菏澤牡丹引起轟動,奪得冠軍獎一個,一等獎三個;在法國波爾多市國際花草博覽會和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博覽會上,分別奪得競賽總分銀質獎和牡丹芍藥乾鮮花銀質獎。在第四屆全國花博會上,菏澤牡丹獨領風騷,一舉奪得唯一的一個“景點特別獎”和六個單項獎。

尤其在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菏澤牡丹枝壓群雄,一舉奪魁,共獲得了119枚牡丹單項獎中的81枚,占68%。其中三枚大獎,菏澤“曹州牡丹園”和“喬子紅”

壯元紅 壯元紅

牡丹各奪1枚;12枚金獎,菏澤牡丹“黑花魁”、“曹州紅”等摘取10枚;36枚銀獎,菏澤牡丹“胡紅”、“藍田玉”等拿來26枚;60枚銅獎,菏澤牡丹“花二喬”、“黃花魁”等獲43枚。專家評審一致評價:“菏澤牡丹花大、色繁、開得飽滿,不愧為國色天香。”

栽培歷史

壯元紅 壯元紅

牡丹在我國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歷史。漢代以藥用植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

;隋代,北方已大量種植;唐代,盛植於長安;北宋,洛陽牡丹為天下冠;南宋,牡丹種植中心開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稱。天彭牡丹之後的亳州牡丹也曾經盛極一時。再後來“亳州寂寥,而盛事悉歸曹州”(《曹縣誌》)“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內”(清朝蘇毓眉的《曹南牡丹譜》)。“曹南”即指今菏澤一帶。

菏澤牡丹栽培始於何時已難於查考。早在南宋就記載,至明朝的嘉靖年間,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興盛,栽培面積已達千畝,曾建牡丹園數處,尤以“桑籬園”“凝香園”“綺園”最為著名,菏澤牡丹在中國牡丹發展史上獨領風騷500餘年,菏澤牡丹栽培面積已達5萬餘畝。《曹南牡丹譜》載:“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內。”清代即有“菏澤牡丹甲天下”之說。

壯元紅 壯元紅

菏澤牡丹是在明清以來風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幾處牡丹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清朝道光年間的趙氏園、桑籬園,創於明代的毛花園,以及當時的鐵藜寨花園、大春家花園、軍門花園等。當時的縣誌記載:“每至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同時,讓牡丹冬季開放的

技術也在清代道光年間問世,成了菏澤花農的一門絕技。花農通過嚴格控制溫度、濕度、調節光和空氣,使牡丹隆冬發育,春節怒放。

菏澤牡丹 菏澤牡丹

菏澤牡丹的種植面積十分廣闊,歷史上種植面積最多時曾達五千畝,一九七六年調查還有三千多畝,單是城東的“曹州牡丹園”就占地一千畝,菏澤牡丹種植約二萬餘畝。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時候,千頃牡 丹,一望無際,千姿百態,爭奇鬥豔,好似人間仙境一般。全國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澤運去的。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澤牡丹不斷發展。傳統品種延繹不斷,新育品種日益增多。如今,菏澤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術,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開花,並通過了國家級鑑定。目種植面積已達兩萬餘畝,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趙樓、李集、何樓牡丹集中產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園”,王梨莊恢復了以編制松藝動物為特色的“古今園”,洪廟新辟了具有傳統品種的“百花園”。

菏澤供應外地的牡丹每年都有幾十萬株,品種達200餘個,除銷往廣州、深圳、上海、北京、洛陽、西安、等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區外,還遠銷日本、朝鮮、蘇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分類

分類原則

牡丹品種分類的方法較多,過去多以花色、花期或花的重瓣性進行分類,以花型分類的方法得到了廣泛的套用。實踐證明,前者諸法雖然比較簡明實用,但是示能充分瓜品

壯元紅 壯元紅

種我和品種之間內在的變化與聯繫。而以花型分類卻能兼籌並顧,不僅方便、實用,而且能夠反映出品種的我和品種演化的規律,因此成為當前指導生產和科研的重要分類方法之一。

品種分類依據

縱觀牡丹品種的由來與發展,品種深化的過程心臟演進的途徑,又經實踐的檢驗,確定其品種分類系統可分系(含亞系)、群、類(含亞類)、型4級。

並提出以下分類的依據:組源不同是品種分“系”的首要依據:參與組內的種數不同是分“亞系”的依據。

種源不同是品種分“群”的主要依據。

組成花型的花朵數目是品種分“類”的主要依據。

花部結構善及變異程度是品種最後分“型”的主要依據。

品種花型分類修改新系統

本系統共分3系(含4亞系)、12群、2類(含4亞類)、16型。現將修改後的新系統分列於後:

第一級標準 系與亞系的劃分

牡丹系(Tree Peony Series)

壯元紅 壯元紅

包括牡丹組內各主要原種的品種群心臟由各主要原種為親本的

後代雜交品種群。現有國內外的牡丹品種多屬此系。其下又分兩個亞系。

(1)牡丹亞系(Tree Peony Subseries)

由某一原種起源發展而形成的品種群體,如我國廣泛藥用栽培的“鳳丹”品種系統,都是由原種楊山牡丹培育而成的。還有西方國家栽培的Rock's Variety品種系統,基本上都是由原種紫斑牡丹直接培育而成。

(2)雜種牡丹亞系(Hybrid Subseries of Tree Peony)

由多數原種雜交而發展形成的雜種後代群體。如我國品種最多、栽培分布最廣的中原品種群以及美國的Saunders系統的墨紫色牡丹品種群和法國的Lemoine系統的黃色牡丹品種群等,都是由多數原種參與雜交而培育出來的。

芍藥系(Herb Peony Series)

包括芍藥組內各主要原種的品種群以及由各主要原種為親本雜交而培育出來的雜種群體。該系下分兩個亞系。

(3)芍藥亞系(Herb Peony Subseries)

由某一原種起源發展所形成的品種群體。如當前西方各國盛行栽培的切花芍藥,即是由藥 用芍藥(又稱荷蘭芍藥Paenonia officinalis)培育而成的品種群體。還有以P.wittmanniana為親本培育出的許多早花的黃色單瓣的“維特曼氏”系品種群體等。中國芍藥品種基本上是由芍藥(P.lactiflora)培育出來的。

(4)雜種芍藥亞系(Hybrid Subseries of Herb Peony)

由多數原種和其變種參與雜交而形成的雜種後代群體。歐洲各國盛行栽培的芍藥品種多屬之。

牡丹芍藥雜交系(Hybrid Series of Herb Peony and Tree Peony)

主要由牡丹組與芍藥組的某些種間或種與品種間雜交而形成的後代群體。如日本伊藤氏用芍藥品種“花香殿”與Lemoine系牡丹品種“金晃”相雜交而培育出的黃色雜種芍藥,還有美國育種家培育出的Itoh Type Hybrid都是轟動世界的。我國也有人用牡丹品種和芍藥品種進行雜交,也獲得了雜種苗。而且今後隨著牡丹、芍藥育種、特產的發展,一定會形成新的雜種後代,因此在品種分類上應當保留其相應的位置。

第二級標準 “群”的劃分

牡丹亞系下的“群”

壯元紅 壯元紅

來源比較清楚,並在生產上已得到套用的有2個群。

(1)紫斑牡丹品種群(Cultivar Group of Rockii Tree Peony)

如前所述,基本上只顯現具紫斑牡丹原種血統的後代群體。它們的共同形態特點是在每一個花瓣的基部都 有一鮮明的大型墨紫色或深 紫色斑塊,柱頭、花絲以及房衣(花盤)均呈乳白色,葉形較狹窄。

(2)楊山牡丹品種群(Cultivar Group of Ostii Tree Peony)

僅具楊山牡丹血統的後代群體,即以藥用栽培為主的“鳳丹”品種系統的群體。它們都具有其原種的枝幹高大直立、節間長、葉片狹窄、邊緣少缺刻;花朵扁平、整齊等特點。

雜種牡丹亞系下的“群”

按照種源不同,下分7個群。

中國西北牡丹品種群(cultivar Group of Tree Peony from Northwest China)

這是以紫斑牡丹血統為主並含有矮牡丹血統的雜種後代群體。該品種群除了花瓣基部有明顯紫斑為其共同特點之外,有些品種的葉形較短寬,花心部分的花絲、柱頭及房衣均為紫紅色,具有矮牡丹的特徵。而另外一些品種葉形狹窄,花絲、柱頭及房衣均呈白色,具紫 斑牡丹的特徵。目前我國甘肅地區所栽培的品種多屬之,約有100多個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