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河[墨市、青島市城陽區的墨水河]

墨水河[墨市、青島市城陽區的墨水河]

今墨水河為原“淮涉”與“墨水”兩河的通稱。古即墨(古城在今平度市東南)因地臨墨水而得名。隋重建即墨縣於今址後,遂將今城東南來自三里莊嶺下的一條南北流向的小河“因邑而名”為“墨水”。清同治版《即墨縣誌》載“墨水河發源馬蘭嶺,西流轉北,入淮涉河”。“淮涉河,一源石城山西北,流經天井之陽;一源蓮花山西南,流經天井之陰至縣城東南合流,歷張村至淮涉寺,墨水來會,西流轉北,又會石河頭河,西南流入海”。古人詠贊即墨形勝時,往往以“嶗峰”、“墨水”並稱,引起了“淮涉”即“墨水”的誤解,今則兩河通稱為墨水河。

基本信息

河流概述

發源地

墨水河墨水河
墨水河發源於嶗山三標山之陰,東北流經書院、西葛家入即墨境內龍山街道辦事處,轉西北經楊家營、團彪莊、王家煙霞,轉西沿東障、賈家莊復繞南關,橫穿城區與龍泉河相匯後,轉西南經楊家村、大韓村,到華橋村南穿過膠濟鐵路入城陽區境內,至皂戶村南注入膠州灣。幹流比降3.87‰,河道全長41.52公里,流域面積317.2平方公里,其中即墨境內河道長21.3公里,流域面積276.1平方公里。墨水河在即墨境內主要支流有4條:

留村河

發源於蓮花山西南麓,西南流經東、西九六夼、大村、大留村至劉家官莊村北入墨水河,全長5.31公里,平均坡降2.88‰,流域面積29.2平方公里。

龍泉河

發源於華山鎮梁家疃以北,南流經大屯、邵家屯、高家屯、段村、小莊,前、後鋪下、黃家西流、解家營、石河頭等村,於莊頭村東向南匯入墨水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56.1平方公里。清同治版《即墨縣誌》稱此河為石河頭河,當地又稱北大河,建國後改稱為橫河,1998年又更名為龍泉河。

土橋頭河

(即石棚水庫溢洪道至墨水河段),其發源地為環秀街道辦事處南叫兒埠村,流經孫家官莊、王家官莊、小韓村、冢子頭、泊子、後東城、廟頭、西城東、陡溝等9個村莊,於西城東村北匯入墨水河。河道全長11公里,流域面積25平方公里。

西流峰河

發源於馬山東麓,流經陳家河、西流峰村,至潘家莊東注入墨水河,長6.2公里,幹流比降2.17‰,流域面積13平方公里。

降水量

墨水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680毫米左右,雨量集中在7至9月,約占年降水量的75%。上游為沙壤土,中下游為壤土,河道上游坡度較大,在團彪莊至官莊4.5公里長的一段,坡降6.7‰,河槽變遷幅度達200多米;復繞南關段長1.5公里河床坡降2‰。由於河道比降大,曲折多,水勢湍急,河床變遷不定。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以前,該河抵今“墨水橋”處折而北流,沿今大同街和康樂街匯入龍泉河。當時人們把這一南北河段叫做“近西河”,把今莊頭村東的南北河稱為“遠西河”。1703年大水,道口堤決口,洪水西行,形成了今日河道的雛形,從此,“河直西流,不復繞城北流”。近西河逐漸淤塞,新河道逐漸定形。

發展變化

洪江河

發源於馬山西麓,縱貫大信鎮,經翟家疃、黃家莊、花園、司家疃、官路、金家,至李家韓窪入城陽區境內,在南萬西注入膠州灣。因該河河床多紅褐色土層,在瀉水時,波浪紅濁,因此稱紅漿河,後演變為今名。河底沉沙略呈褐色,因此《膠澳志》曾記為紅沙河。
該河全長25.5公里,流域面積55.6平方公里。其中即墨境內河道長17.5公里,流經大信鎮河段幹流長度11.83公里,河道上建有翟家、小范家和官路3座小型水庫。

蓮陰河

發源於龍泉鎮蓮花山,河道北去,縱貫龍泉鎮境內,轉東北穿過店集鎮、金口鎮,經小埠、果園、石門、蒲渠店、西王圈、店東、吳疃、棗行、馬坪、河西、青山後、南渠,至周疃東注入丁字灣。王圈水庫以下至山東攔河閘段河道全長15.2公里,平均坡降1.25‰,流域面積75.78平方公里。
該河過去河名因發源地而定,清代則稱之為周疃河。清同治版《即墨縣誌·山川》載:“周疃河,城東北六十里,源出蓮花山東北,流經青山、米臍山陰,至南阡入海”,即指此河。

店集河

發源於店集鎮中部,西河頭村以東,東流進入金口鎮,折向東北,經古阡村東注入丁字灣,全長17公里,流域面積60平方公里。因該河流經店集而名。清同治版《即墨縣誌·山川》載:“客旅店河縣城東60里,發源西河頭,由海堤入海”,即指此河。《即墨縣鄉土志》附圖示作文星河。

大任河

發源於鰲山衛鎮青崗嶺,向東北流,經孫家白廟、姜家白廟、東邱家、鰲角石、大任觀、大任、場園等村附近,在星石莊北注入鰲山灣。全長13.88公里,流域面積49平方公里,屬季節河。因流經大任觀和大任村南,命名為大任河,清末和民國時期的縣地圖均標為大東河。

王村河

位於王村鎮轄區內,發源於王村鎮筆架山腳下的農林村塘壩,流經東王村、中王村、南王村、黑石莊、小橋村、抬頭村,在抬頭村西南800米處入海。其支流有東王村河、坦村河、宋家河、楊戈莊河、朱家河、黑石莊河、沙戈莊河、抬頭河。幹流全長8.1公里,平均坡降1.62‰,流域面積42.25平方公里。

大橋河

位於王村鎮和溫泉鎮之間,發源於王村鎮丈二山南麓,順流而下,經過王家村、遲家村、黃官屯、恒生源公司、鎮第二養蝦場,穿過大橋灘,從大橋鹽場西進入溫泉界,在溫泉鎮西扭村南入海,支流有王家河、遲家河、黃官屯東溝、蒲萬頭河、臥龍河。河道坡比較平緩,幹流全長8公里,流域面積17.97平方公里。屬季節性河流,因入海口近大橋村而得名。

溫泉河

發源於溫泉鎮東溫泉村北,東南流經荊疃村東、掖仗村西、鰲山衛鎮的水泊村前,至東南莊注入鰲山灣。全長7.6公里,流域面積39.25平方公里。屬季節性河流,因發源於溫泉而得名。

社生河

發源於溫泉鎮西北架子山西麓,東南流經南小峨、西山、社生、峽後、東、西石橋等村附近,在大海南村東北注入鰲山灣。全長6.26公里,流域面積26平方公里,屬季節性排洪河道。據傳因河道蜿蜒曲折,被稱蛇形河,後逐步演變為蛇生河、社生河。《即墨縣鄉土志》附圖示作文明河。

皋虞河 

發源於錢穀山西北,由北而南穿過溫泉鎮東部,在鹽店村南注入鰲山灣,全長6.15公里,流域面積16.83平方公里,屬季節排洪河道。因流經皋虞村西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