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校注

墨子校注

子書是我國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書產生在春秋末到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其中不少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貴結晶。秦漢以後的整個封建社會中,還有不少思想家和學者寫遇類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五十年代,中華書局修訂重印了建國前由原世界書局出版的諸子集成。這套叢書匯集了清代學者校勘、注釋子書的成果,較為適合學術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幾十年特別是建國後一些學者整理子書的新成果,所收的子書種類不夠多,斷句、排印尚有不少錯誤,決定重新編輯出版一套新編諸子集成。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墨子校注

子書是我國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書產生在春秋末到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其中不少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貴結晶。秦漢以後的整個封建社會中,還有不少思想家和學者寫過類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清秀的作品。

新編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的子書,著重選收興哲學、思想史的研究關係較密切的。個別不屬於子部的書如班固的白虎通義,因興哲學、思想史的研究關係較密切,也擬選入(用清陳立疏證)。

全書將分兩輯出版。

第一輯所收子收興舊本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經常要閱讀或查考的書。每一種都選擇到目前為止較好的注釋本。極少數尚無注釋本的,別行注釋。有的書兼收數種各具優長的注本。

第二輯收集第一輯之外的其他子書。其中大部分沒有現成注本,凡有必要進行注釋的,應加注釋;其餘的選擇較好的現成輯本,有的要進行補輯或重輯。

圖書目錄

上冊

自敍

例言

墨子目錄一卷

卷之一

新士第一

脩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儀第四

七患第五

記過第六

三瓣第七

卷之二

尚賢上第八

尚賢中第九

尚賢下第十

卷之三

尚同上第十一

尚同中第十二

尚同下第十三

卷之四

兼愛上第十四

兼愛中第十五

兼愛下第十六

卷之五

非攻上第十七

非攻中第十八

非攻下第十九

卷之六

即用上第二十

即用中第二十一

即用下第二十二闕

即用上第二十三闕

即用中第二十四闕

即葬下第二十五

卷之七

天志上第二十六

天志中第二十七

天志下第二十八

卷之八

明鬼上第二十九闕

明鬼中第三十闕

明鬼下第三十一

非樂上第三十二

卷之九

非樂中第三十三闕

非樂下第三十四闕

非命上第三十五

非命中第三十六

非命下第三十七

非儒上第三十八闕

非儒下第三十九

……

卷之十(上)

卷之十(下)

下冊

前言

子書是我國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書產生在春秋末到戰圃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其中不少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貴結晶。秦漢以後的整個封建社會中,還有不少思想家和學者寫遇類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 五十年代,中華書局修訂重印了建國前由原世界書局出版的諸子集成。這套叢書匯集了清代學者校勘、注釋子書的成果,較為適合學術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幾十年特別是建國後一些學者整理子書的新成果,所收的子書種類不夠多,斷句、排印尚有不少錯誤,決定重新編輯出版一套新編諸子集成。新編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的子書,著重選收與哲學、思想史的研究關係較密切的。個別不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