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戈維亞舊城及其大渡槽

塞戈維亞舊城及其大渡槽

塞戈維亞舊城及其大渡槽位於西班牙古卡達高原的瓜達拉馬山腳下,並處於依萊茲瑪河和卡拉莫爾河匯合處的陡峭海角上。雖然在有史記載以前就有人居住在塞戈維亞,但是史料第一次記載塞戈維亞城的創建是在公元前146年。它是一個工業及政治中心、塞戈維亞省的主要城市。1985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位於西班牙古卡達高原的瓜達拉馬山腳下,並處於依萊茲瑪河和卡拉莫爾河匯合處的陡峭海角上
英文名稱:OldTownofSegoviaandItsaqueduct
列入世界遺產目錄時間:1985年

簡介

塞戈維亞舊城及其大渡槽塞戈維亞舊城及其大渡槽
塞戈維亞舊城及其大渡槽位於西班牙古卡達高原的瓜達拉馬山腳下,並處於依萊茲瑪河和卡拉莫爾河匯合處的陡峭海角上。雖然在有史記載以前就有人居住在塞戈維亞,但是史料第一次記載塞戈維亞城的創建是在公元前146年。它是一個工業及政治中心、塞戈維亞省的主要城市。1985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一度毀掉又重新由羅馬人在公元前80年建立的塞戈維亞城是首批羅馬人在西班牙建立的城市之一。1088年,阿拉伯人統治塞戈維亞一段時期之後,塞戈維亞被阿方索六世征服,從而使塞戈維亞的政治和經濟繁榮了一段時期。在13世紀和15世紀期間,卡斯塔卡的幾位國王駐紮在塞戈維亞。1474年伊沙貝爾王后於此地加冕。
1088年,在阿方索六世統治之下修建起的環繞塞戈維亞古城城牆至今仍保存完好。全城是由集中在阿佐格廣場縱橫交錯的古道輻射而成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羅馬高架渠位於全城中心。
塞戈維亞遍布著和諧的建築群,這些建築是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時期(16世紀)修建的。這兩個時期是塞戈維亞繁榮鼎盛的時期。城裡的主要建築有著名的128座拱門的羅馬高架柒、阿方索六世建造的宮殿以及16世紀的哥特大教堂。另外,以赭石為材料的羅馬式教堂、穆德加建築及築堡營也構成城市的一大景觀。
作為引水工程的羅馬高架渠建於2世紀,渠體全是堅硬的花崗岩,卻沒有使用任何灰漿。渠長813米,共有128個雙層的拱洞,最高處達28.5米。這是塞戈維亞歷史最悠久的建築,也是這座古城的代表性建築。
古城西北的山岡是兩條河流的交匯處,這裡三面懸崖,地勢險峻,塞戈維亞王宮就坐落於此。這座建於12世紀的宮殿目睹了西班牙歷史的眾多風雲,據說伊莎貝爾一世女王在此登基。
西班牙建造的最後一座哥德式大教堂是1525年塞戈維亞城的猶太人興建的。大教堂縱深達105米,寬50米,主廊高可達33米,鐘樓直聳人云,有88米。中央祭壇的屏風上有身穿銀衣的聖母像。
塞戈維亞的歷史古蹟體現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西班歷史的見證因為從古蹟所包含的一批排列整齊的建築群來看,無論是從審美觀還是從歷史意義上來說,它們的確是不錯的。社區街道及房屋的布局都反映出不同種族的文化,其中包括摩爾人、基督徒和猶太人的文化。在中世紀它們共存於塞戈維亞城。在16世紀,它們相互競爭於塞戈維亞城。塞戈維亞城體現了幾種傳統文化相融於西方城市之中的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