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尚藝術的哲學隨想

塞尚藝術的哲學隨想

《塞尚藝術的哲學隨想 》作者史作檉,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5月1日)

封面封面

叢書名: 詩人思想者史作檉系列

平裝: 18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16開

ISBN: 7301090234

條形碼: 9787301090237

商品尺寸: 22.9 x 14.8 x 0.9 cm

商品重量: 259 g

ASIN: B0011AWPUG

內容簡介

作為空間藝術的繪畫,其偉大作品的產生,往往伴隨著一種新空間觀念的到來。傑出畫家有詩人的心,靈動的手,更要有哲學層面的[看]。塞尚這樣開風氣之先的藝術家,不從哲學的、美學的高度探測,則難以走近。這本書是作者有關藝術的重要著作,書中對塞尚深刻而精彩的分析,從藝術到美學,從美學到人生,都閃爍著思想的火花。

只要我們愈長久地注視塞尚的繪畫,尤其是當我們更能從他繪畫之整個歷程來看他的繪畫,我們就愈是發現到,塞尚的藝術所給人的啟示,絕不是任何單方面的、強烈的、驚喜的、快樂的,或悲劇性等等的情愫;反之卻是一種透過堅實結構的寧靜感,向人不休止展現的一種反省之情。

人永遠有一個達不到的世界存在著,甚至就是我們知道了也一樣說不出來。但儘管如此,我們依舊不休止地追求了下去,因為正有一片永恆的自然存在在那裡,於是我們便不能不以永恆的追求去獲致它,甚至就當我們明明知道追求不到時,我們依舊如此不休止地追求下去,此即永恆的追求,此即永恆的心靈,永恆的自然,同時亦發即一種人的永恆性。

作者簡介

史作檉,哲學思想家、詩人,兼及繪畫藝術,早年就讀於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台灣文化大學、台灣新竹高中,並在台灣各大學巡迴演講,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辦講座,極受歡迎。有五十多部著述,擁有廣泛影響。北大出版社第一次推出台灣詩人思想家史作檉系列“未名·大思想隨筆”,包括《三月的哲思》、《三月後的五卷》、《九卷》、《時間中的苦索》、《塞尚藝術的哲學隨想》、《倫勃朗藝術的美學內涵》、《聆聽的世界》、《藝術的終極關懷》、《美感與安慰》、《形上美學》、《哲思日記》、《生命現象》、《中國哲學的智慧》、《憂鬱是中國人的宗教》。

目錄

自序

一 孤獨與究極

二 蒼茫的宇宙

三 焦慮之旅

四 永恆的自然

五 生命的歷程

六 風格

七 感覺的實現

八 感覺與自體

九 感覺、視覺空間

十 古典

十一 空間與整體(一)

十二 空間與整體(二)

十三 空間與整體(三)

十四 幾何圖形與結構

十五 情感的勝利

十六 形上之幻影

十七 終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