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兒山

塔兒山

塔兒山古稱崇山,為太岳山系之一。臥龍山是崇山的主峰。塔兒山主要含有鐵礦,因此帶動了這一帶地區人的富足。

山的來歷

塔兒山古稱崇山,為太岳山系之一。臥龍山是塔兒山(崇山) 的主峰。相

塔兒山塔兒山
傳隋代時有一千尺大臥於其上而得名,而臥龍祠又因建造於此而得名。據史書記載,臥龍祠是古代當地百姓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輸財佐力共同建造的祭祀神靈的地方。據專家考證,該祠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建成後雖曾幾次重新修建,但終因年深日久,現已面目全非,惟4根石柱仍遺留於此。該祠究竟毀於何時何故,尚需進一步考證。

塔兒山介紹

4根石柱均為青石質,成不規則型八稜柱,由東向西平行排列。柱高3

塔兒山塔兒山
00厘米,邊長40厘米,切角10厘米。柱的頂端均有一10×15厘米的橫切卯槽。4根石柱南北間距7米,東西間距9米,由此推測,在這裡曾有過一座規模不小的祠堂建築。東北角石柱上豎刻有《蒙溪山居》五言古體詩一首,共8行,滿行19字。東南角石柱上豎刻《崇山臥龍祠獻殿石柱銘》一文,9行,滿行49字,此文系蒙溪先生中年所作。文中記述歲時獻殿木柱已敗裂,廟貌損毀,上雨旁風,議作重建。柱以石代木,然石未到,延至延佑三年(1316年)才由其子思敬書丹石上,衛寧刻之。西南角石柱已斷裂臥地,柱上有文字痕跡,漫漶不清,殊難辨認。西北角石柱無文字。往北10米處有一巨型碑首,雙螭盤繞,另有碑趺一方,碑版已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