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國語

塑膠國語

長沙人一般謙稱自己的國語為“長沙塑膠國語”,“塑膠”在這裡大概是假冒偽劣的意思。其實也並非不標準的國語都叫塑膠國語,像四川人管他們不標準的國語好像就叫“椒鹽國語”,所以必須在前面加上長沙,方能代表是長沙的不標準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又比較了解的,莫過於大兵的相聲作品,還有近期湖南衛視播出的“越策越開心”中主持人汪涵、馬可口中吐出的一些話都是“長沙塑膠國語”的典型代表。

基本信息

釋義

他一口的那號塑膠國語,還霸蠻熬起咯號腔。這是一部長沙方言辭典上的解釋(其實你可能連例句都看不懂)。長沙人一般謙稱自己的國語為“長沙塑膠國語”,“塑膠”在這裡大概是假冒偽劣的意思。其實也並非不標準的國語都叫塑膠國語,像四川人管他們不標準的國語好像就叫“椒鹽國語”,所以必須在前面加上長沙,方能代表是長沙的不標準特色。
從學術的角度講,長沙話是漢語七大語系中湘語系的代表。湘語系通行於湖南省大部分地區,使用者約占漢族總人口的5%,比例少於北方語系、吳語系,與粵語系相當,多於其它三大語系(閩語系客家話贛語系)。

長沙話特徵

汪涵汪涵
1、長沙話的用字基本等同於國語,在字典上找不到的用字可以忽略不計;
2、長沙話發音與國語大致相通,但存在大量的漢語拼音常見錯誤,如:象贛語一樣,zh、ch、sh與j、q、x不分,往往把豬(zhu1)讀作ju1,把處(chu4)讀作(qu4),把書(shu1)讀作xu1;象客家話一樣,把f與h混同,把大斧(fu3)的斧與老虎(hu3)的虎、開方(fang1)與開荒(huang1)、公費(fei4)與工會(hui4)都讀成一種音;另外,還有分不清是否有後鼻音、分不清清濁輔音、分不清你里(n、l)的毛病,這恐怕是整個南方方言的通病了。
3、有些字的發音還保持著古漢語的發音,最常見的如:吃讀qia、qi,樂讀luo,下讀ha,蚊讀meng,浮讀bao;甫讀bu,夜讀ya等等。
4、長沙話用詞還保留了相當一部分文言文用法,最常見的口頭語如:何解(為什麼),何事(什麼事,怎么啦),該(這),巨(非常),齒(理會、重視),咒(罵),也罷(算啦),勻靜(慢吞吞的樣子),作孽(可憐,造孽),了難(解決難題)等等。
5、還有在南方方言普遍存在的一些用法,如:冒(沒有),莫(別),恩啦(是,對)等等。
6、長沙話用“子”音代替北方話的“兒”音,而且用得比北方話更普遍,如:桌子、椅子、杯子、被子、頁子(鈔票)、凌棍子(冰錐兒)、麻雀子、螞蟻子、婆婆子(老太太)、老倌子(老頭兒)、警調子(警察)、解粒子(解放軍)等等。
7、用“噠”表完成態,不用“了”,也不用“啦”。如:吃噠(吃啦)、走噠(走啦)、好噠(好了)等等。
9、用“咯luo”做疑問助詞,少用“嗎”,如:好不咯?要不咯?
10、大量採用“匝”作為通用量詞,一匝貓記(貓咪)、兩匝土狗、三匝殺人犯、四匝汽車,都可以。和該(gai2)連用,即“該匝”,表示“這個”也很普遍。
11、大量採用動詞作為形容詞前的程度副詞,表示“很、非常”的意思,這是長沙話的一個重要特色,如:刮白的,弄綠的,通紅的,漂(pia)淡的,浸鹹(han2)的,沁甜的,冰(bing4)冷的,燒熱(o4)的,噴臭的,噴香的,繃硬的,蠟軟的,等等。
12、長沙話的語調非常平緩,缺乏抑揚頓挫。如果外地人要最快地學會講長沙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每句話的每個字都讀成輕聲(不標聲調的那個),再加上三兩個語氣助詞,就能模仿個六七成象了。
由於長沙是湖南的省會,象所有其它的省會城市一樣,人們受國語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即便有以上這么多與國語不同的地方,大多數長沙人在正式場合,即使不用國語,也知道如何將用詞用字調整成為最接近國語的狀態,從而使得自己的語言更容易被別人聽懂,這樣就造就了最具長沙特色的“長沙塑膠國語”了。

事件

湖南塑普逼瘋老師
比起《爸爸去哪兒》時期萌娃們的港台腔,《一年級》從開篇就因為湖南塑膠國語而讓人醉。在第六期節目中,孩子們將迎來人生第一考,接受第一次語文口語考試。只是孩子們平、翹舌音,前、後鼻音都不分的湖南塑膠國語讓老師們集體抓狂。由於大多孩子都相當不標準,陳學冬、小宋佳以及學校的孟老師都集體加班糾正。不過,面對一大波完全操著塑膠國語的孩子們,陳學冬最終無奈地走出教室。
最逗樂的是,一直操著滿口寧鄉國語的馬皓軒對著慢板拼音瞬間崩潰。為了幫助孩子,馬皓軒媽媽帶著兒子一起進入癲狂式朗誦,母子倆一起用寧鄉塑膠國語搖頭晃腦地朗誦,讓人瞬間笑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