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洛夫斯基

基耶洛夫斯基

基耶洛夫斯基,全名: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tof Kieslowski,1941-6-27——1996-3-13)法國籍波蘭著名電影導演。代表作品有《十誡》和《紅》、《白》、《藍》,《維洛妮卡的雙重生活》等。

基本信息

簡介

俄羅斯著名的電影大師。在資深影迷眼中,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tof Kieslowski)基耶斯洛夫斯基無疑是“骨灰級”的殿堂大師。僅憑《十誡》和《紅》、《白》、《藍》,還有《維洛妮卡的雙重生活》幾部不多的片子,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足以在電影的豐碑上刻下自己不朽的名字。他的影片被認為“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詩情,有又希區柯克的敘事技巧”,他更被尊為“當代歐洲最具獨創性、最有才華和最無所顧忌”的電影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擅長編故事也不喜歡靠煽情來打動人,他所關注並終生探討的是個體的精神世界。

早年

1941年6月27日出生於華沙。1957至1962年間,他在專業學校學習戲劇技巧;而後的四年,就讀於由當時的先鋒藝術家創立的洛茲電影學校修導演課程,畢業作品是紀錄片《來自洛茲城》(From the City of Lodz)。六九年,憑藉紀錄片《照片》(Photograph),年輕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登上電視舞台,開始了他的紀錄片生涯,捕捉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如何在生命中克盡其責地扮演自己”。其間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關於1971年什切青(波蘭港市)罷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而另一部紀錄片《初戀》(First Love)1974年在克拉科夫舉辦的國際短片節上奪得金龍獎桂冠。他曾一度在WFD紀錄片工作室工作,七四年加入Tor電影製作組。
後來,他對記錄片的局限性產生了不滿,發現“攝影機越和它的人類目標接近,這個人類目標就好像越會在撮影機前消失”。或許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說,“紀錄片先天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實生活中,人們不會讓你拍到他們的眼淚,他們想哭的時候會把門關上。”於是在拍了十餘年紀錄片後,他逐漸轉向了發揮空間更大的故事片領域。

成名

七五年,他為電視台製作了他的首部故事片《人員》,這也為他贏得了德國曼海姆電影節上的第一個獎項。七六年,他為影院製作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生命的烙印》上映,獲得莫斯科電影節大獎,同時奠定了他在波蘭電影界“道德焦慮電影”學派靈魂人物的地位。但當他對社會主義事業中個體的存在狀態繼續深入探討時,各方面的壓力卻滾滾而來。如他的下一部片子《盲目的機遇》在八一年11月軍事法公布後就慘遭禁映,直至八七年才重見天日。在他最沮喪的時候,碰到了此後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合作夥伴,政治訴訟律師皮耶斯也維奇(Krzysztof Piesiewicz)。當時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準備拍一部政治審訊的紀錄片,便向律師諮詢有關上庭的情況,而兩人磨合的結果則是《永無休止》的誕生。其實,八八年震驚西歐文化界的電視系列片《十誡》也是在皮耶斯也維奇的建議下拍成的,其意圖按他的話來講就是,“重尋被共產主義理論破壞的基本價值”。九十年代他們共同編寫了《維羅尼卡雙重生命》,以及“藍、白、紅”三部曲。可是在拍完了耗神的三部曲後,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養息一段時間, “只想靜靜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煙”。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的兩年內,大量有關他意欲放棄電影工作的傳言不脛而走,但在最近的採訪中,皮耶斯也維奇披露,就在基氏接受治療期間,兩人還在探討下一個拍攝計畫--暫名為“地獄,煉獄,天堂”的三部曲。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波蘭電影工作者協會的會員,1979至1981年擔任副主席。同時他也是歐洲電影研究會的成員。他的一生都是在對電影的思索與實踐中度過的;而在其五十五年的短暫人生里,電影也的確為他贏得了無盡的榮譽。世界各地電影節的領獎台上,頻頻閃現他消瘦的身影,像1974,1975,1977,和1979的克拉科夫;1975年的曼漢;1975,1976,1979,和1988年的格但斯克;1979年的莫斯科;1988和1991年的坎城;1989和1993年的威尼斯;1980和1994年的柏林;1988年的聖塞巴斯蒂安;1980年的芝加哥;1979年的里昂;1988年的聖保羅等等。

之後

優秀的導演有很多種,有些如特呂弗以細膩深入地刻畫人物見長,法國自由浪漫的氣息洋溢於片中;有些則如庫布里克擅長編織瑰麗詭秘的奇異世界,讓觀眾在虛幻與真實之間留而忘返。相較之下,基耶斯洛夫斯基並不是一個編故事的好手,他的大多數作品沒有緊湊的情節,以娛樂為目的的觀眾面對他的影片肯定會失望已極,甚至昏昏欲睡。而打造動人的故事贏得觀眾也從來不是基氏的興趣所在,他所關注並終生探討的是個體的精神世界。可以說,他更接近於運用電影語言講述個人存在狀態的哲人,因而被哲學家劉小楓稱為“深紫色的敘事思想家”。
一件令眾多影迷困惑且失望的事是,當被問及是否喜歡電影時,基耶斯洛夫斯基竟面無表情地回答說,“不。”但也許,這正是他與其他導演的不同之處,電影於他只是一種工具或方式,用以進行對人的思考和研究。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他寧可看書而不去電影院。生活和文學是他創作的重要靈感,在被問到關於對他的影響這個問題時,他舉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托馬斯.曼、卡夫卡和加繆四人的名字。
儘管自《十誡》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字已越入世界級大導演的行列,但他仍認為自己是個“樸素的、地方性的”導演。早年他對政治和政治大背景下人們的生存情況十分敏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與法國的電影界的合作,政治這一概念被逐漸淡化,代之以自由個體在所謂自由生活中的困惑與掙扎。總體來說,他的創作是從尖銳滑向溫情,《永無休止》女主人公的自殺令人悲憤而窒息,到了《紅》里,當約瑟夫和瓦倫蒂娜的手隔著車窗重疊在一起,我們只有為這對終生錯過的愛人超越了時空而傷感地欣慰。
這位被譽為“當代歐洲最具獨創性、最有才華和最無所顧忌的”電影大師,並非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在電影之路上一帆風順;相反,他在報考華沙電影學校的過程中不斷失敗,而我們也險些在毫無知覺中,與這位天才失之交臂。但是畢竟,他留下了這些閃亮的電影作品,每當我們重溫,便仿佛得以與他重聚。因此可以知道,生命雖則短暫,但卻可以不朽。

去世

1996年3月13日,法籍波蘭電影大師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於巴黎病逝。他的死訊迅速在世界範圍內傳開,各個角落的電影工作者和影迷同為之一哭。尤其是在他的母國,這條訊息占據了大小報刊的頭版,波蘭電視台決定於次日播放《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和部分《十誡》。電影評論家和製作者舉行了悼念活動,追憶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作品。幾年後的今天,基耶斯洛夫斯基非但沒有被世人遺忘,當年他鮮為人知的作品甚至還打入了流行電影的排行榜。但是,當你避開喧囂的人群,靜靜重溫《藍》,《白》,《紅》三部曲的時候,也許才會明白,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位電影大師,更是一個摯友,一位精神上的引領者。

基耶斯洛夫斯基創作年表

《人員》(Personnel) 1975
《生命的烙印》(The Scar) 1976
《影迷》Camera Buff 1979
《機遇之歌》(Blind Chance) 1982
《永無休止》(No End) 1984
《十誡》(The Decalogue) 1988
《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1991
《藍》(Blue) 1993
《白》(White) 1993
《紅》(Red) 199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