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雜雙七

培雜雙七

培雜雙七屬感溫型中遲熟秈型兩系雜交稻組合,早季全生育期127~130天,晚季全生育期110~112天,比汕優63早熟5—6天;株高:早季101厘米,晚季96厘米左右。分櫱力中等,莖桿粗壯,彈性好,抗倒性強,生長前期早生快發,中後期株葉挺直,集散適中,轉色好,耐寒性強,畝有效穗17~20萬,成穗率高,每穗粒數150~185粒,結實率86.8%,千粒重19克。米質達廣東省優質米特二級標準,糙米率82.0%,精米率75.9%,整精米率74.9%,鹼消值6.3級,膠稠度64毫米,蛋白質含量11.0%,這六項指標達部頒優質米一級標準;粒長5.7毫米、長寬比2.9、堊白度2.0%、透明度2%、直鏈澱粉含量24.3%,五項指標達部頒優質米二級標準。抗性:在廣東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和細條病,不抗稻曲病和菌核病。

基本信息

培雜雙七培雜雙七

基本信息

品種審定編號:國審稻2001023

品種名稱:培雜雙七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培矮64S×孖七占

省級審定情況:1998年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0年廣西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產量表現

1996年廣東省晚季區試平均畝產387.3公斤,比對照汕優63減產8.22%,1997年複試平均畝產423.8公斤,比汕優63減

培雜雙七培雜雙七

0.59%;1998—1999年參加廣西區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568.3公斤和445.4公斤,比對照汕優桂99分別增產10.97%和11.5%。

栽培與制種

培雜雙七培雜雙七

栽培技術要點

1、種子消毒與打破休眠: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如種子是收穫不久的新種,套用強氯精浸種和打破種子休眠,使出苗整齊一致;

2、施足基肥,稀播培育壯秧;

3、適時拋插,適當密植:早季秧齡以30天左右為宜,晚季應不超過20天,拋秧晚季12天左右。一般插植規格以20×16.7厘米為宜,畝插2萬穴,每穴插雙株,爭取畝有效穗達19~20萬左右;

4、肥水管理:本田以農家肥為主,重施底肥,早施分櫱肥,後期巧施穗粒肥,重施磷鉀肥;採用薄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促分櫱,夠苗後及時排水曬田,中期濕潤灌溉,淺水養花,後期乾濕交替至成熟,切忌斷水過早,影響基部結實;

5、加強病蟲害的防治:注意防治紋枯病和稻飛虱,在雨水較多的情況下,要注意防治稻曲病和黑粉病。

制種技術要點

1、安全抽穗期的選擇:充分考慮制種基地的氣候特點,確保培矮64S育性敏感期的日平均溫度不低於25℃。

2、確保不少於25天的時間隔離或不少於300米空間隔離,並做好田間除雜工作,收穫過程嚴防機械混雜

3、第一期父本與母本同期播種,第二期推後5天,主攻父本,增大父本花粉量;

4、後期注意防治黑粉病

專家建議

全國品審會審定意見:該品種屬感溫型中遲熟秈型兩系雜交水稻組合,在廣東作早造全生育期127~130天。穗大粒多,耐肥抗倒,豐產性好,米質優良,適宜在廣東省中南部、廣西區作雙季稻種植。經審核,符合國家品種審定標,通過審定。

培雜雙七培雜雙七

照片說明

培雜雙七在廣東省高要市蜆崗鎮大面積示範現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