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廂村

城廂村位於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城廂鄉。總人口1927人,農戶427戶。以種植優質谷、甘蔗、蔬菜、林果等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

基本信息

城廂村

城廂村位於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城廂鄉境中南部,是原來賓縣城區的舊址,距來賓市區6公里,來賓——象州柏油路橫穿而過,市內公車直達村委,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轄2個自然村,1個船民隊,總人口1927人,黨員53人,農戶427戶,耕地總面積4700畝,其中水田1700畝,旱地3000畝。被列為小康生態家園建設示範點、興賓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200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6.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30元。近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紮實推進以創建“五個好”村黨支部、小康生態家園建設、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和帶領全村黨員民眾大力推進農村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村民形成了以種植優質谷、甘蔗、蔬菜、林果等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目前,全村共調整300畝水田改造優質水果,在棚橋一帶建立長年蔬菜生產基地250畝,在紅水河沿岸一帶種植筍、材兩用竹350畝,甘蔗種植面積達1400多畝,有力促進了民眾增收。二是養殖業蓬勃發展。全村民眾在金惠農養殖聯合體和新興養鴿聯合體的帶頭示範下大力發展養殖業,養殖肉豬、肉鴿等逐漸形成規模。目前,全村年出欄肉豬5000頭以上,年出欄肉鴿2萬羽以上。二是運輸來得到長足發展。城廂村通過引進外地經濟能人和資金髮展私營企業,創辦了4個紅磚廠,在解決本村富餘勞力務工問題和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也極大地帶動了本村運輸業的發展。目前,全村共有80多輛農用運輸車輛參與磚廠的運輸,年解決150多人的務工問題。三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目前,全村通過民眾籌資和上級有關部門資金扶助,加強村集體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資8萬元完善了集黨建、計生、民政、農機“四位一體”的公共設施;投資12萬元硬化了村巷道3500米;投資7萬元新建了五保新村,五保新村可安排10位五保戶;投資4萬元修建了長700米的涵管渠道;全村的沼氣池入戶率達30%;計畫總投資1380萬元的小康生態示範家園建設工程,現在已投資545萬元完成了第一期共27套住宅建設,第二期工程正在籌建當中;預算投資90萬元的自來水改水工程正在籌建當中,90%的農戶家庭用上了自來水;全村的農戶裝上了閉路電視,70%的農戶家庭安裝上了程控電話。目前,城廂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展現出社會主義新村一派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新氣象,村民生活達到了“四化”水平,即家居用品電氣化、聯繫方式手機化、行走往來摩托化、飲食起居健康化。[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