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崗鎮

城崗鎮

城崗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北部,南鄰鼎龍鄉,北接良村鎮、楓邊鄉,東連興蓮鄉;是一個交通樞紐之地,楓邊、良村、南坑等鄉鎮均須穿境而過。過境主要公路有X794和X454兩條縣級公路及630鄉級公路。

基本信息

鎮情簡介

城崗鎮總面積144平方公里,總人口2.4萬人,轄19個行政村、198個村民小組,農業總人口22580人,耕地面積18383.84畝、山地面積157700畝。
2005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145元。
下轄20個行政村:

 其中白石、下洲、正氣、羅興四個村2002年被國家定為扶貧重點村。
城崗是純客家鄉,人們平日交流,工作均以客家話為主,但十里同鄉不同音,每個村莊的發音、吐字措辭等都有一些差異,其中城崗,廻龍,白石,福昌,大獲,小獲,長保,凌陳,東坑,余溪等村的話音較為一致,此一小片區的話音的聲調較平和,較其餘包括石滸,榔槎等村莊的話音較為一致,此一小片區聲調較跳躍,抑揚頓挫。但兩片區的人們可以互通,能聽懂並都能講對方的語言。

人文景觀

城崗鎮古稱寶成鄉,明朝著名清官海瑞曾在寶成鄉廻龍村修建水稻灌溉渠,海瑞親自帶領村民日夜不休,辛勤勞作,終將水渠修成。民國時期,寶成鄉改名城崗鄉,下轄八保,故現在也稱“城崗八保”。
全鎮水域為城崗河小流域,由多條小河流包括演源河,平寨河等匯注而成,城崗河發源於福嶺,穿境而過,最後經鼎龍鄉匯入仙女湖,也即是長岡水庫,在長保村築有水庫,防洪蓄水灌溉,早前時也發電自用。全鎮森林覆蓋率高,最高峰位於城崗與興蓮交界處,因有五座山峰,遠看似五個老人舉目遙望,故也稱“五保崬”。山上樹林茂密,人跡鮮至,野生獸禽出沒。
旅遊資源豐富,白石村是五次反圍剿戰場,2006至2007年中央電視台曾在此拍攝電視劇《那時花開》,並有古建築“都雲武使祠”供人們參觀。在廻龍村和城崗村楊屋組還有“九廳十八井”或“九井十八廳”這樣的龐大建築群。楊屋組的建築已經沒落。修建於二次革命時期的火燒橋是磚石結構的多孔拱橋,現已列為保護建築,新火燒橋已建好通車。
城崗萬壽宮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歷經戰亂及破壞,已經修復,現已經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農民公園也已修建好,配備有各種體育鍛鍊設備,農民閒暇之餘又多了一個休閒散心的好地方。

社會單位

城崗交警中隊 ,城崗法庭等單位。
興國小而大公司寶石山水廠 ,興國宏益礦業有限公司等公司 ,興國縣城崗鎮石滸石場等眾多採石場。
城崗中學:建校於1958年,師資力量強大,目前興國縣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中學。

資源概況

城崗鎮自然資源豐富。瑩石礦以其品位高、儲量多而聞名,一般純度都在40度以上,合理開採,利用礦產資源是鎮財政增長的新突破口。鎮黨委政府通過招商引資的辦法,引進外資在小獲投資興辦興國宏益礦業有限公司。近年又引進浙商,在廻龍村興辦螢石礦開採場,帶動村民致富。
寶石山礦泉水,位於城崗中心國小後面,其地下水屬於優質礦泉水。小而大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寶石山礦泉水廠主要生產“寶石山”牌瓶裝水和桶裝水,“寶石山”商標現在已被評為江西省著名商標。
棕製品、引線加工、木製品加工、五香糕加工是城崗鎮的傳統特色產業,已形成城崗村王背組為主的棕製品加工基地;以白石村為主的木製品加工基地。石滸、羅興、橫坑三個村列為引線加工基地。
城崗山地資源豐富,有益於大規模種植山地經濟作物。

經濟發展

綜述

在上級黨政的正確領導下,2003—2005年主要工作業績:2003年度獲財政收入達標第三名、安全生產達標第二名、小城鎮建設第二名、公路建設第二名、人口和計畫生育達標第二名和臍橙管理先進單位;2004年獲招商引資第三名、工業園建設第三名、小城鎮建設第一名、農業產業化第二名,同時連續三年被評為基層先進黨委;2005年取得的成績可以概括為“兩個突破、兩個上水平、兩個擴大”。

經濟作物

實現新增果業面積750畝,即:小獲水保站臍橙基地520畝、羅興臍橙基地230畝,同時加強了對原有果業基地的管理,即:石滸村東興園林示範基地400畝、東坑村板栗基地300畝、城崗村臍橙基地200畝、嚴坑村毛竹林基地1170畝,通過精心管理,目前長勢良好。
城崗鎮以市場為導向,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長這箇中心,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狠抓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大力種植經濟作物,先後形成了以余溪、城崗、福昌為輻射點的雜優制種示範村;以東坑、下洲、凌陳、長保、城崗村為輻射點的烤菸種植示範村。2002年全鎮制種面積達到303畝,交售優質雜優種子72000公斤;另外,我鎮還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從外地引進新品種。2002年,在大獲村培植了一塊30畝的蘆筍種植示範基地。 
兩個突破
1、突破了我鎮沒有國家級獎項的歷史。2005年我鎮獲得了“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這是我鎮歷史上獲得的第一個國家級獎項,這也是全贛州市唯一獲得該獎項的鄉鎮。
2、突破了菸葉生產千畝大關。經過3年努力,我鎮的菸葉生產面積從原來的幾十畝迅速發展到1000畝,2005年取得了菸葉交售量全縣第三、菸葉單價全縣第四的好成績,這也是繼長岡、高興兩個老煙區之後第三個面積超千畝的鄉鎮。
兩個上水平
1、新農村建設上水平。一是創造了“白石經驗”,摸索總結出了“三清”長效機制,得到了市委潘逸陽書記的充分肯定,並在此掛點。二是相繼抓好了大獲荷嶺、瓦溪、長保、石滸、安丁子等示範點,2005年大獲村獲得了全縣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稱號(全縣10名),我鎮還獲得了新農民培訓第三名的好成績。三是由我鎮首倡的“百老會”,逐步在全縣各鄉鎮推廣,並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
2、小城鎮建設上水平。按照“道是城之骨、綠是城之秀、水是城之靈、人是城之魂”的總體構思和“一河兩岸三橋”的總體框架,繼續完善了晨光大道的建設和美化、亮化工程,修建了以民眾體育運動為主題的農民公園,內有門球場、羽毛球場、桌球場等,修建了老年娛樂中心,完成了老街空心房改造。
兩個擴大
1、擴大了招商引資成果。一是繼續鞏固和擴大了富民紡織廠、富興紙業、品昕玩具、雄興禮品包裝盒廠等老企業的發展,成為落戶工業園企業最多的鄉鎮之一;二是引進贛州老闆投資興建了誠鑫農莊,集種、養、休閒、觀光於一體,建成後,可成為全省最大的肉鴿飼養基地。三是與東嶽集團的洽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擴大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成果。2005年,我鎮在全縣“七一”表彰大會上,獲得了“先進黨委”榮譽稱號,白石村黨支部書記胡和平被評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
6、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按照“三考一聘”的辦法加強幹部的教育管理,“三考”即考勤、考試、考評,每項100分,270分以上為達標。“一聘”即對各組定人員指標,由各組分管領導和組長聘用人員。“三考”未達標者和落聘者轉入鄉創業辦,不另分配工作,自行抓菸葉解決工資福利待遇問題,通過嚴格的制度管理,建設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幹部隊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