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電視事業

埃及電視事業,是在1952年埃及人民推翻英帝國支持的法魯克王朝、建立了埃及共和國之後逐漸發展起來的。1959年,埃及與美國無線電廣播公司(RCA)簽定協定,由對方提供完整的電視設備。

埃及電視事業

是在1952年埃及人民推翻英帝國支持的法魯克王朝、建立了埃及共和國之後逐漸發展起來的。1956年,納賽爾政府決定開展電視項目的研究工作,並面向國際公司進行設備招標。但埃及與法國、英國和以色列的蘇伊士運河戰爭很快爆發,計畫擱淺,直到1959年,埃及才與美國無線電廣播公司(RCA)簽定協定,由對方提供完整的電視設備。第一個電視演播室臨時座落於開羅城區的一所舊建築中,第一個電視圖像出現在1960年7月21日,埃及解放紀念日的前兩天,用的是625線的歐洲標準。
1960~1967 初建的埃及電視業包括三個頻道,主頻道(5頻道)使用一台10千瓦的電視發射機,提供新聞、大眾娛樂節目和教育節目。二套(9頻道)和三套(7頻道)的發射機功率都是2千瓦,9頻道計畫面向城市居民,7頻道主要面向外國居民,以埃及製作的英語和法語節目、引進的電視節目為特色。節目通過中繼站傳輸到位於其他城市、如第二大城市亞歷山大的發射機,直到覆蓋全國。鑒於埃及人口的分布特徵,這些中繼站和發射機大部分呈鏈狀座落於尼羅河兩岸。
由於無線電廣播和電影業的良性發展,埃及電視事業從一開始就有技術和人才上的優勢,能生產相當高比例的自辦節目。初期計畫建設11個大型的電視工作室,這樣的工作室可以容納幾百名現場觀眾。大部分的早期自辦電視節目是實況播出,也有一部分被拍成錄像。從今天的製作標準來看,這些節目比較粗糙,演員的動作往往是即興式的,攝像機鏡頭中始終有懸掛的話筒和場外的演員,其總體效果相當於劇院演出的電視紀錄。除工作室之外,還有幾套機動設備用來轉播體育比賽、納賽爾和其他領導人的重要講話、以及機場舉行的歡迎儀式等。新聞作為電視節目的組成部分倍受重視,先是用阿拉伯語,後來又增加了用英語和法語播出。新聞的慣常編排是本國政府領導人的報導在先,隨後是關於阿拉伯世界中的友好鄰邦的報導,再次是其他阿拉伯國家和非阿拉伯國家的新聞。早期電視時代,外國節目也被採用,如電視台購買本用於電影院播放、配上說明字幕的老電影,由於成本很高,新的外國節目並不多見。
1967~1974 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的失敗對埃及的軍事、經濟和民族心理都是一次巨大的打擊,也是埃及電視業面臨的第一次轉型。戰爭結束後,埃及電視中播放的外國電視節目數量呈下降趨勢,從美國、英國進口的電視節目被削減,7頻道也被關閉了。電視節目大多突出民族主義和宗教信仰,隨著埃及與蘇聯的關係日漸密切,電視開始播放反映蘇聯和東歐地區國家人民生活的電影。1970年8月,埃及廣播-電視聯合會成立,加快了埃及電視事業的發展步伐。1967~1974年間,廣播-電視聯合會的工作人員數目估計在12,000~15,000之間,包括大量的臨時性雇員。由於1960年購買的電視設備逐漸老化,已經影響了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廣播-電視聯合會利用向其他阿拉伯國家出售電視節目換來的資金,對設備進行局部的更新升級。與此同時,收看電視已經在埃及人中開始普及,據1968~1969年的一項調查表明,被調查者中有73%收看電視,其中1%每天看7~8個小時的電視,每天花在電視前的時間多於3個小時的觀眾大部分為婦女。
1974~1981 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前後,迎來了埃及電視事業發展的一個高潮期。電視對〖BFQ〗埃及對外政策改變的報導走在了其他媒體的前面,如薩達特與蘇聯的交惡,埃及與西方世界關係的逐漸改善等等,與之相應的是1974年後,美國、英國的節目在埃及電視中出現的頻率上升了。這一時期埃及電視事業最重要的事件,是發展彩色電視技術。政府有關部門認識到:發展彩色電視技術不僅是更新原有陳舊的黑白電視設備的需要,也是保證埃及在電視節目出口上的優勢的需要。1974年8月,第一個彩色電視演播室在開羅剪彩,採用的是法國的SECAM系統。
1974年後,埃及電視廣告和電視節目銷售收入增長迅猛。埃及雖然早已允許在電視中作廣告,但政府並不鼓勵,一段時間內,電視螢幕上只有石油、肥皂、菸草、殺蟲劑和電子產品等國家企業的數量有限的廣告。而70年代薩達特總統實行開放政策,吸引了外國公司的產品和投資,到1976年,美國與歐洲的菸草(後來被禁止在電視中作廣告),美國與日本的汽車,美國的空調、食品,以及進口的香水、化妝品和軟飲料紛紛在電視中登台亮相。據埃及電視部門的報告,自1978~1988年間,電視廣告收入增加了799%。
向其他阿拉伯國家出口電視節目也越來越成為一項有利可圖的事情。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電視媒體長期習慣於依賴埃及獲取阿拉伯語的節目來源,埃及的電影、錄像、電視、無線廣播和錄音磁帶在阿拉伯世界中廣為流傳。但埃及早期出口的節目多是國內節目的剪輯,70年代,尤其從70年代後半期始,有意識以國外觀眾為對象的節目大量生產出來,重點出口到能付個好價錢的海灣地區。隨著電視製作產業的興起,湧現出大量的獨立製片人,他們租用埃及的彩色電視工作室生產用於出口的電視劇等,電視行業的競爭也隨之日趨激烈。由於電視節目的出口給埃及帶來了可觀的利益,政府開始努力創造良好的環境以留住人才,如允許埃及公民擁有外國銀行帳號等。埃及廣播-電視聯合會也成立了它自己的製作公司——“開羅之聲”,這個公司利用開羅的電視設備,在項目組織上採取靈活的方針,盡力吸納製作人才,參與競爭。

廣告和節目銷售所帶來的收入

使埃及電視於1977年開始全面轉向SECAM彩色制式傳送。所有在1977~1980年期間新添置的電視發射機,都能夠傳送彩色節目。到70年代末,埃及的電視觀眾一周能從兩個國家電視頻道接收大約120小時的節目。主頻道的節目一般在15∶00至16∶00之間開始,一直持續到午夜;二套節目大約在17∶00左右開始,也到午夜左右結束。在星期五和星期日,即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休息日,以及重要的體育比賽和政治活動期間,節目時間延長。儘管有諸如片源、政治事件、國慶和齋月、朝聖等宗教節日的影響,但電視節目播出時間表卻基本上長期不變。埃及的電視多採用“劇情說明人”——常常是一位漂亮迷人、渴望成為電視或電影明星的女士——的方式,介紹每個節目。節目與節目之間,播放帶背景音樂的埃及風光圖片,或流行歌曲,或一批商業廣告。由於節目時間只是大致估算,所以節目之間的轉換並不總與預告時間相符。不插播商業廣告的外國節目要比標準的30分鐘或60分鐘節目短得多。
80年代以後 埃及電視業進一步成熟和壯大。穆巴拉克總統上任後,實行對文化事業的寬鬆政策,有效地促進了電視事業的發展。1985年10月,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關閉的第三頻道重新開播,嘗試生產具有地方特色的電視節目,主要面向大開羅地區和蘇伊士運河區的觀眾。隨著先進電視設備的運用,埃及的藝術家們在80和90年代生產了更多技巧精湛、內涵豐富的電視產品。埃及與印度、巴西一樣,憑藉本地電視製作業的成功發展,有力地阻止了西方,尤其是美國的傳媒商品向第三世界國家的傾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