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兒童和青少年團體心理遊戲培訓手冊

《地震後兒童和青少年團體心理遊戲培訓手冊》是由嚴文華,李驥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8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 嚴文華,李驥著
封面封面
出 版 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0-1
字數: 209000
版次: 1
頁數: 230
印刷時間: 2008-1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61764015
包裝: 平裝

作者簡介

嚴文華,祖籍四川,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在華東師範大學從教14年。著有《做一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2008)、《跨文化溝通心理學》(2008)、《心理畫外音》(2003)等著作。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對特殊時期(地震災後)、特殊群體(災區的兒童和青少年)心理需求的關注。本書以如何帶領地震災後的孩子們開展團體心理遊戲活動為豐題,把心理學專業定位在最需要的一個群體身上,這是中國心理學工作者在災難之後把大愛化為行動的具體體現,是心理學工作者承擔起社會使命的一種勇氣,是心理學工作者對社會迫切需求的專業回應。在作者記錄的培訓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心理學工作者在地震災後的焦慮和解決之道,這是心理學工作者在現場工作的心路歷程,真實地反映了心理學工作者在災難之後的思索與實踐

目錄

心理學工作者的社會使命
自序:像孩子一樣地遊戲
前言:關於本書
第一部分 團體心理遊戲的相關理論及遊戲帶領
一、兒童和青少年團體心理遊戲的相關理論
1.通過遊戲來學習:體驗式學習
2.行走在遊戲世界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孩子
3.通過遊戲讓孩子們學習如何面對地震災後的生活
4.遊戲的分類
5.本書想要通過遊戲達到的目標
二、遊戲帶領者的基本素質和技能
1.帶領者的基本素質
2.遊戲開始前的準備工作
3.遊戲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4.遊戲的反饋與結束
5.孩子們的團體心理遊戲
第二部分 地震災後兒童和青少年團體心理遊戲
一、團隊破冰和熱身
1.我們是一家人
2.猜猜這足誰?
3.圈裡圈外
4.牛頭馬嘴
5.你我的歌
6.大風吹/小風吹
7.火樹與松鼠
8.尋人遊戲
9.最有創意的怪獸
10.摩肩敲背
11.進化論
12.你像哪種動物?
13.有球必應
14.強棒出擊
15.三秒鐘離開地球
16.心臟病
17.神奇的氣球
18.托起幸福
二、建立團隊信任
19.兔子舞
20.攜手同行
21.變形蟲賽跑
22.會“飛”的瓶子
23.一根手指過山洞
24.互背
25.魔術圓圈
26.同心協力
27.穿鞋子
28.暗夜尋寶
29.博物館之夜
30.驛站傳書
31.盤根錯節
32.謝謝你,我能站起來
33.手腳並用
34.氣球塔
35.猜拳歌
36.左手抓,右手逃
37.尋找寶貝
38.同舟共濟
39.24點
40.人體金字塔
41.得分100
三、在團隊中表達自己的情緒
42.畫雨中人
43.畫樹
44.畫自畫像
45.畫屋一樹一人
46.畫家庭動態圖
47.畫出你最近一個月的情緒
48.畫出你最近三個月的情緒變化圖
49.情緒紙條
50.太空情緒之旅
51.情緒能量紙
52.聲音情緒
53.刪除情緒事件
54.節奏說情緒
55.情緒的演員
56.享受當動物的快樂
57.情流感
58.忍無可忍
59.害怕並不可怕
四、團隊深化、分享和結束
60. 衝突討論
61.搶救原子爐
62.蒙目拼圖
63.交通堵塞
64.復活節的兔子
65.喊數抱團
66.硫酸河
67.我的未來不是夢:建造我們的學校
68.建造我們的家
69.團隊溫度計
70.我們是一家人:團隊結束
第三部分 情緒調控與放鬆訓練
一、大葉和小葉的故事
二、小溪、巨石和大海
三、小溪、小魚和大海
四、錄製放鬆CD的緣起和經過
第四部分 地震災後團體心理遊戲培訓實錄
一、在地震災區中國小教師心理輔導中遇到的挑戰及應對——A學校和B學校培訓實錄
1.活動目標
2.培訓時間
3.參加者背景
4.活動計畫和材料準備
5.活動實施
6.帶領者手記——上海老師在四川遭遇文化休克
二、根據參與者需求調整培訓內容——C國小和D中學培訓實錄
1.活動目標
2.培訓時間
3.參加者背景
4.活動計畫和材料準備
5.活動實施
6.帶領者手記——從281人到30人
三、深入了解學校,體驗學校生活——E學校和F學校培訓實錄
1.活動目標
2.培訓時間
3.參加者背景
4.活動設計和材料準備
5.活動實施
6.帶領者手記——給孩子們一粒種子
7.帶領者手記——中途跑出教室的老師
四、在團體遊戲中找到改進點——以G學校為實例
1.活動月標
2.培訓時間
3.參加者背景
4.活動設計
5.活動實施
6.帶領者手記一問題的轉換、動力結構及信任
五、如何處理遊戲中跳出的故事——H國小和I國小培訓實錄
1.活動目標
2.培訓時間
3.活動設計
4.活動實施
5.帶領者手記——由小插曲引發的挫敗感
六、愛心呵護陽光行動 第一階段團體心理遊戲
1.人的準備
2.事的準備
3.時的準備
4.地的準備
5.物的準備
6.活動評定
7.帶領者手記——擁有—顆謙卑的心
七、愛心呵護陽光行動 第二階段團體心理遊戲
1.人的準備
2.事的準備
3.時的準備
4.地的準備
5.物的準備
6.活動評定
7.帶領者手記——天空很大
後記一 即使不再被感動,依然要付出愛
後記二 謝謝你,我能站起來
參考文獻

媒體評論

本書以如何帶領地震災後的孩子們開展團體心理遊戲活動為主題,把心理學專業定位在最需要的一個群體身上,這是中國心理學工作者在災難之後把大愛化為行動的具體體現,是心理學工作者承擔起社會使命的一種勇氣,是心理學工作者對社會迫切需求的專業回應。在作者記錄的培訓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心理學工作者在地震災後的焦慮和解決之道,是心理學工作者在現場工作的心路歷程,真實地反映了心理學工作者在災難之後的思索。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桑標
人類是從災難中成長起來的。災難、死亡是我們無法戰勝的,當我們面對和接納它們時我們就超越了它們。作為心理學專業工作者必須要有正確的理念和態度,同時還要有精湛的專業技術和方法,兩者缺一不可。我們是救援者和幫助者,我們更是接受者和學習者。本書的作者就是以這樣一種專業態度和專業視角來寫作這本書。書中所用的遊戲、放鬆訓練中所用的故事,都是在運用寓言故事這類象徵性的語言。象徵性語言是與無意識和心靈對話的最為有效的工具之一,人們可以藉助它去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的心理諮詢師,激活自己的靈性和內在的力量,起到化災難為財富的神奇作用。
復旦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孫時進
當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那些災區心理援助的場景很自然地浮現眼前。文華的積極熱心,李驥的認真努力,很佩服他們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做出了這么一本很有實用性的工具書。尤其是所附的那些實際操作的感受,會給這本書的使用者提供很好的參考。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葉斌

書摘與插圖

書摘與插圖書摘與插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