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

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所形成的包層。大氣隨著地球運動;日、月的引力也對它起著潮汐作用。大氣層對地面的物理狀況和生態環境有決定性的影響。地球大氣的質量約為5.3×1021克,約占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大氣密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按指數函式下降,大氣總質量的90%集中在離地表15公里高度以內,99.9%在50公里高度以內。在2,000公里高度以上,大氣極其稀薄,逐漸向行星際空間過渡,而無明顯的上界。

地球大氣

正文

分層 地球大氣的密度、 溫度、 壓力、化學組成等都隨高度變化。可以按照大氣的溫度分布、組成狀況、電離程度這些不同參數,對地球大氣進行分層。
按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分布可以分為:
①對流層 靠地表的底層大氣,對流運動顯著。其厚度因緯度、季節以及其他條件而異,在赤道區約16~18公里,中緯度區約10~12公里,兩極區約7~8公里。一般來說,夏季厚而冬季薄。對流層與地表聯繫最密切,受地表狀況影響最大,大氣中的水汽大部集中於此層,形成雲和降水等現象。對流層的上部稱為“對流層頂”,厚約幾百米到1~2公里。對流層的溫度幾乎隨高度直線下降,到對流層頂時約為-50℃。
②平流層(又稱同溫層) 由對流層頂到離地表50公里高度的一層,大氣主要是平流運動。層內溫度隨高度增加而略微上升,到約50公里高度處,達到極大值(約-10~+20℃)。
③中間層(又稱散逸層) 高度在離地表50~85公里的一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下降,到離地表高度85公里的中間層頂,溫度接近最小值,約為-80℃。
④熱層 中間層以上的一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上升,在離地表500公里處,即熱層頂,達到1,100℃左右。這一層的溫度因為大氣大量吸收太陽紫外輻射而升高。熱層頂以上為外大氣層。這裡的大氣已極稀薄,密度在每立方厘米 10個原子以下(而海平面處為每立方厘米10個)。
按大氣的組成狀況可以分為兩層:離地表約100公里以下是均質層(大氣由各種氣體混合組成,平均分子量為常數);以上是非均質層。在均質層中離地表10~50公里處,太陽紫外輻射的光化作用產生臭氧,形成臭氧層,這一層的高度大抵與上述平流層相當。在離地表20~30公里處,臭氧濃度最大,不過這部分大氣中的臭氧含量仍然不到這一層大氣的十萬分之一,各種氣體依然視為均勻混合的。臭氧層吸收掉危害生命的太陽紫外輻射,使之不能到達地表。 按大氣的電離程度可以分為兩層:從地表到離地表80公里這一層,大氣中的分子和原子都處於中性狀態,稱為中性層。離地表80~1,000公里這一層,大氣中的原子在太陽輻射(主要是紫外輻射)作用下電離,成為大量正離子和電子,構成電離層。其中電子密度極大處為D、E、F1、F2四層(如圖)。這四層的高度分別在 80~100公里、 100~120公里、 150~250公里和250~500公里處,而且這四層的高度和電離情況都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一年中的不同季節和太陽活動程度而發生變化。許多有趣的天文現象,如極光流星等都發生在電離層中。電離層還能反射無線電短波,從而使地面上可以實現短波無線電通訊。
近地表大氣的化學組成 乾潔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百分比如下: 上表所列並未考慮水汽在內。實際上地球大氣含有一定比例的水汽。而且水汽是大氣中最不穩定的組成部分。在夏季濕熱處,水汽在大氣中的含量可以達到4%;而在冬季乾寒處,它的含量可下降到0.01%。除水汽外,離地表 3公里內還有塵埃、花粉、火山灰及流星塵等微粒。
起源 地球的大氣的演化已經歷了三代:原始大氣、還原大氣和氧化大氣(現代大氣)。
地球形成初期的原始大氣已不存在,它已全部或大部散逸到空間。後來,由於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和所謂“引力致熱”,地球處於一種熔化階段,從而加速了氣體從地球內部逸出的過程。地球的引力使這些逸出的大氣漸漸積蓄在地球的周圍。這種第二代地球大氣缺少氧,主要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組成,稱為還原大氣。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來自太陽的輻射使水分解為游離氧,從而使還原大氣變為以氮和氧為主的氧化大氣。有的科學家通過分析赤鐵礦中的沉積物,推斷出氧存在的時間至少在25億年以上。從那時起,大氣中便含有豐富的游離氧了。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