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槽—地台說

地槽—地台說,地殼可分為活動性較強的地槽和穩定性較大的地台兩個基本構造單元。

概念提出

19世紀中葉開始,美國地質學家霍爾和丹納提出地槽概念;德國的徐士和法國的奧格提出地台概念以來,逐漸發展形成地槽—地台學說

要點

它的要點是:地殼可分為活動性較強的地槽和穩定性較大的地台兩個基本構造單元。地槽經歷了前期沉降和後期上升,隆起成山的發展過程,逐漸穩定下來,轉化為地台。該學說主要強調地殼升降運動,又稱為“固定論”觀點。地台長期遭受剝蝕,最後達到準平原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