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江

圭江

圭江,本名北流河,北流市最大的河流,全長121.6公里,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十三條,流域集雨面積165平方公里,是北流的母親河。它發源於北流市平政鎮上梯村,自南向北,迂迴幾十公里後進入北流市區,在望夫山的恭候下,才肯猛龍回首朝東北而流向大海。多少年來,圭江河養育了一代代的北流人,一個個故事傳說在圭江河兩岸流傳,圭江文明讓北流人引以為榮。

簡介

圭江圭江

圭江,廣西北流的母親河。圭水秋波,就是北流八景之一。

圭江,本名北流河,北流市最大的河流,全長121.6公里,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十三條,流域集雨面積165平方公里,是北流的母親河。它發源於北流市平政鎮上梯村,自南向北,迂迴幾十公里後進入北流市區,在望夫山的恭候下,才肯猛龍回首朝東北而流向大海。多少年來,圭江河養育了一代代的北流人,一個個故事傳說在圭河兩岸流傳,圭江文明讓北流人引以為榮。

圭江歷史

現在意義上的圭江,是北流河的上游。北流河是珠江流域一條不較大的支流,發源於北流市南部山脈,流經容縣和藤縣,匯入潯江。北流河蜿蜒五百餘里,曾是南方古代的“絲綢之路”。早在秦始皇時期,勤勞勇敢的南越先民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後又鑿通“桂門關”,陸路溝通北流江與南流江。從而得以使中原地區的絲綢,從長江、湘江,進入灕江,再經北流江、南流江水路到達合浦,再遠洋轉運海外。這就是歷史上曾經一度輝煌過千年之久的南方絲綢之路。也正是這條水陸通道,令北流市的歷史遠源流長。

解讀圭江

圭江為什麼叫圭江呢?圭,是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慶典時拿的一種玉器,其

圭江圭江

形上圓下方。圭江流經陵城的河段(也就是現在的橋江一橋下游約半公里)中,有塊紫色斑爛的石頭,露出水面部分呈圓狀,入水部分呈方形,被人們譽為圭石,視為至寶。圭江則以此石命名,原指松山(二渡口)至勾漏村這一河段,後來人們把北流河統稱圭江。

說起圭江,民間還有一段美好的傳說。唐代文豪蘇東坡被貶至廣東惠州後不久,再度被貶海南,他乘船逆西江而上,至藤縣後改乘木筏經容縣抵陵城(古時候的北流城)。在陵城稍作小慈,由北流縣令陪其到河邊賞景,時已黃昏,在南門一小丘上(今得月亭處)登高遠眺,發現江之下游不遠處有一黑點,浮出水面,徐徐欲動,似向沙灘爬去。蘇東坡問,此是何物?縣令答:是塊泡立水中的石頭,無論洪水多大,都沒法把它淹沒,其形似龜,所以本地百姓稱之為龜石,不少人去鑿取該石作為雕刻圖章,或塑其它吉祥物作為玩寶。東坡聞言,十分好奇,即叫人取樣察看,發現龜石呈紫紅色,質地細而堅硬,頗似雞血玉。於是對縣令說,此是玉寶,任由百姓隨意開鑿破壞景物,太過可惜;再者稱其為龜石,亦不雅致,不如改稱圭石,豈不更好。因為龜和圭諧音,同時圭是一種玉寶,蘇東坡在朝廷時曾用過此物。在座眾人,對蘇東坡改字一事無不拍手叫絕,一致贊同。從此,圭石得到保護,圭江由此而得名。

解放後,五十年代間,此石也一直受到保護。後來由於階級鬥爭天天講,人們對此石的保護意識也逐漸淡化了。隨著社會科學文化的飛速發展,人們認識到這塊圭石,不外乎是塊大理石之類的東西,已不屑一顧。但是作為歷史命名典故,亦應讓後人有所知曉。 在落後的封建社會裡,科學文化當然沒有今天這么發達,但在當時的蘇東坡還不至於石玉不分。改字,只不過讚譽罷了。然而,我們可以從改字一事中領悟到,蘇東坡在那時就十分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要不然,陵城就沒有以後的“圭水秋波”的景色了。

圭江頌歌

這是一首題為《再別圭江大橋》的北流白話詩歌,表現了對圭江遭受污染的無比失

圭江圭江

望:

偷陰偷陰的我扯開了,就出我偷陰偷陰敢悶來;

我輕輕果擺擺手,杯圭江橋講拜拜。

啊只沿江路果垃圾桶,是乞兒佬果新娘;

頭渣游上岸果老鼠,在周圍蕩來蕩去。

欄桿邊上啊的情侶,署署定在地發牛痘;

在圭江橋果水波鋁中,我寧願做只死雞死鴨!

啊條橋底隔離果水掠,馬系得小溪,系水坑溝,

成條擺在大路邊,發散住想嘔果氣味。

撿垃圾?鑫枝竹高一撐,放眼望去到處都是,

裝滿一車果垃圾,在垃圾堆隔離唱歌。

但系我敢唱歌,

偷陰偷陰系拜拜果笙簫;

知渣蟲都為我沉默,沉默系今晚夜果圭江大橋!

偷陰偷陰的我扯開了,就出我偷陰偷陰敢悶來;

我擺擺只衫豆,馬帶扯一粒垃圾。

改成國語文字是這樣的:

悄悄的我溜走了,就象我悄悄的來;

我輕輕的擺擺手,和圭江橋說再見。

那隻沿江路的垃圾桶,是乞丐的新娘;

剛剛游上岸的老鼠,在周圍逛來逛去。

欄桿上的情侶,麻木地正在發獃;

在圭江橋里的水波中,我寧願做只死雞死鴨!

那條橋底旁邊的流水,不是小溪,是臭水溝,

大咧咧地流在大路邊,發散出令人作嘔的氣味。

撿垃圾?拿根竹篙一撈,放眼望去到處都是,

裝滿垃圾的車,在垃圾堆旁邊唱著歌。

但是我不敢唱歌,

悄悄地溜走算了。

圭江圭江

蟬兒都為我沉默,沉默是今夜的圭江大橋

悄悄地我溜走了,就象我悄悄地那樣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丁點垃圾。

這一誇張的口水詩,描述的是在北流經濟飛速發展過程中,圭江曾經飽受環境污染蹂躪的慘象。令人倍感欣慰的是,北流政府已經加大了環保建設力度,採取多舉措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其中最新(2008年7月16日至2008年7月25日招標)項目就是北流市城區污水處理工程,該工程將在圭江大壩附近,新建污水乾管22.96公里、支管5.7公里,項目占地面積50畝,投資約9300萬元,建成日處理污水4萬立方米污水處理廠一座,採用改良型A2/O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城區生活和工業污水,讓圭江水永遠清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