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產

土特產。

基本信息

簡介

詞目:土產
拼音:tǔ chǎn
詞義:
1.當地出產;當地產的物品。
2.當地出生。
3.土地生產資料。

基本解釋

1.[local (native) product] 某地出產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農副業產品和手工業產品
2.指土地生產勞作時的用品等基本資料。

詳細解釋

1. 當地出產;當地產的物品。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寄竇七校書》:“漸覺鄉原異,深知土產殊。” 宋 趙升 《朝野類要·土貢》:“諸州歲貢土產之物也。”《元史·世祖紀九》:“ 江南 四省應辦軍需,宜量民力,勿強以土產所無。” 鄭觀應 《盛世危言·通使》:“各官無論出洋久暫,務將所辦各局,以及地方風土、人情、國政、工藝、土產,隨筆登記,回國進呈。” 俞天白 《危欄》:“我們還順便到集市採購了一些土產。”
2. 當地出生。
李漁 《玉搔頭·篾閧》:“小子是 太原 城中一個土產的清客。”
3.土地生產資料。
計畫經濟時稱呼現在五交化商店的一種名稱,例如XXX土產公司等。當時屬國營單位,以經營鐵鍬.鎬頭.農具.種子.農藥.化肥等為主,隸屬於供銷系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陸續解散或重組。現在在我國南方已很少聽說,在北方也已基本消失。現在全國最後兩個土產公司,一個在內蒙古的最東部呼倫貝爾,一個在內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