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站

土木站

土木站(Tumu Railway Station)是京包鐵路(原京張鐵路)上的一個小火車站,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土木鄉境內。

基本信息

記載

京包鐵路上的土木站位於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八達嶺腳下、風景秀麗的官廳湖畔北岸。據《通志》記載:土木為唐初所築,明永樂初置堡,稱統幕鎮。後因人們習慣稱之土木,便沿用至今。

歷史

古往今來,一些地方皆因名勝古蹟、名人名事而名聲遠揚。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朝軍隊在土木吃了一場大敗仗,50萬大軍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也被蒙古瓦剌軍擄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每當我們乘坐列車經過京包鐵路上的土木站時,便會不由得想起那段難以忘卻的悲痛歷史。
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首領也先率軍大舉入侵明朝,直驅山西大同。大同守將吳浩“迎戰於大同北貓兒莊,敗死”,後朝廷又派將出擊,竟“四萬騎無一還者”。在把持朝政、腐朽貪殘的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既缺少經驗又不懂軍事的明英宗朱祁鎮不顧滿朝文武百官的勸阻,竟偕王振率明軍50餘萬人御駕親征。這次出征既無充分的思想準備,也無物資準備,更不了解敵情,是一次盲目的出擊。明軍又趕上了狂風暴雨的侵襲,一路奔波,饑寒交迫,軍心渙散,士氣不振。明軍剛走到大同,前方就傳來了小敗的訊息,明軍驚惶失措,不戰而敗,一退再退,最後一直退到土木堡。
第二天,瓦剌首領也先率軍追至,並包圍了土木堡。明軍終因連日潰逃、奔波勞累,加之土木堡無水斷糧,未等拼殺幾個回合,便不戰而敗。50餘萬明軍被瓦剌也先殺得一敗塗地,全軍覆沒。英宗朱祁鎮亦在此被擄,這就是令人千古慨嘆的“土木之變”。此戰不僅堡毀人亡,損失慘重,而且還引起了朝廷的大動盪。“土木之變”後,英宗之弟朱祁鈺即登帝位,昭示在土木修建顯忠祠。
“土木之變”後,蒙古瓦剌首領也先很快就率軍包圍了京城,形勢萬分危急。在緊要關頭,兵部尚書于謙誓死保衛京城,率領明軍打退了瓦剌軍隊的進攻,挫敗了也先的陰謀。明代宗朱祁鈺即位後,改元景泰。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也先囚禁一年後放回,代宗尊其兄為太上皇。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被尊為太上皇的朱祁鎮夥同舊臣發動了政變,又奪回了帝位,並削去代宗朱祁鈺的帝號,還殺害了正直忠良的于謙。
明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英宗駕崩,其子憲宗即位後,平反冤案,恢復了其叔代宗皇帝的尊號,並為于謙昭雪。為了以英宗過失為戒,憲宗又命人重修了顯忠祠,並在祠內為于謙塑像。祠成之日,憲宗親自撰寫碑文,題寫顯忠祠匾。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和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懷隆兵備道胡思伸和口北道徐炯都曾對顯忠祠進行過重修。民國年間,當地百姓也曾先後捐資重修。顯忠祠幾度修建,幾度坍塌,雖早已是斷壁殘垣,但“土木之變”的教訓卻已經牢牢地留在歷史的記憶中。

土木的經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09年,京張鐵路通車在此設站,至今已走過百年的滄桑歷程。現全站共有17名職工、四股線路,主要擔負著公路、鐵路的橋樑水泥預製品、軍用物資等的傳送和到達業務,是北京鐵路局張家口車務段管轄內的一個四等小站。今天,有機會路過土木站的旅客,不妨透過車窗一瞥土木古戰場的遺蹟。古老而又充滿神秘的土木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正煥發著蓬勃的青春氣息。

土木周邊交通環境

京化高速公路

一期工程 2006年12月10日上午,河北省京化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在懷來縣土木鎮西開工奠基。京化高速公路是河北省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北京市110國道德勝口至下營段高速公路連線,與丹拉、張石、宣大高速公路連線成網。一期工程路線起於京冀界甘子堡村北,止於土木鎮西。路線全長21.653公里,概算投資14.5億元,雙項四車道,路基寬28.5米,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
二期工程 2008年11月23日上午,河北省京化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土木至膠泥灣高速公路)在張家口市涿鹿縣張家堡鎮單家堡村正式開工。
土木至膠泥灣高速公路(京化二期)是國家、河北省和張家口市高速公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線起點位於京新高速公路沙城東樞紐互通,與京冀界至土木段高速公路(京化一期)順接,由東向西,經懷來縣、涿鹿縣、下花園區宣化縣,在膠泥灣處接張石高速公路,路線全長71.281公里。項目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100公里。項目概算總投資為58.078億元。

京張鐵路

現有1456/7 呼和浩特-通遼,1455/8通遼-呼和浩特,K274/K275/K277呼和浩特-滿洲里,K278/K276/K273滿洲里-呼和浩特,4趟列車通過,但不辦理客運業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