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特徵曲線

土壤水分特徵曲線

土壤水分特徵曲線,一般也叫做土壤特徵曲線或土壤pF曲線,它表述了土壤水勢(土壤水吸力)和土壤水分含量之間的關係。通常土壤含水量Q以體積百分數表示,土壤吸力S以大氣壓表示。由於在土壤吸水和釋水過程中土壤空氣的作用和固、液而接觸角不同的影響,實測土壤水分特徵曲線不是一個單值函式曲線。

基本信息

曲線特點

滯後現象:相同吸力下的土壤水分含量,釋水狀態要比吸水狀態大,即為水分特徵曲線的滯後現象。土壤水分特徵曲線的拐點只有級配較好的沙性土比較明顯,說明土壤水分狀態的變化不存在嚴格界限和明確標誌,用土壤水分特徵曲線確定其特徵值,帶有一定主觀性。

使用價值

土壤水分特徵曲線土壤水分特徵曲線
土壤水分特徵曲線可反映不同土壤的持水和釋水特性,也可從中了解給定土類的一些土壤水分常數和特徵指標。曲線的斜率倒數稱為比水容量,是用擴散理論求解水分運動時的重要參數。曲線的拐點可反映相應含水量下的土壤水分狀態,如當吸力趨於0時,土壤接近飽和,水分狀態以毛管重力水為主;吸力稍有增加,含水量急劇減少時,用負壓水頭表示的吸力值約相當於支持毛管水的上升高度;吸力增加而含水量減少微弱時,以土壤中的毛管懸著水為主,含水量接近于田間持水量;飽和含水量和田間持水量間的差值,可反映土壤給水度等。故土壤水分特徵曲線是研究土壤水分運動、調節利用土壤水、進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工具。

測量方法

土壤水分特徵曲線土壤水分特徵曲線
壓力膜儀是目前默認的儀器設備,國際上一般都承認這種設備所測定獲得的數據,所以在國內很多領域都有套用。它的原理是用高壓氣泵(或者高壓氮氣瓶)向一個密封的容器中充氣加壓,壓力範圍可調,從0--15bar(bar是壓力單位,也叫巴,數值上近似等於一個大氣壓,15個大氣壓還是比較可怕的),土壤樣品置於其中,下墊特製陶瓷板(陶瓷板起著一個透水不透氣的作用,將加壓后土壤中滲出的水分轉移到密封容器外面),一般24小時後,樣品中的水分保持恆定,取出樣品,稱重,烘乾,再稱重,測定含水量,以此類推,可以得到土壤特徵曲線。

壓力膜儀參數擬合的vanFit和RETC等。vanFit為中文軟體,配合壓力膜儀,操作簡便。RETC為英文程式,因涉及公式參數操作,雖功能較全,而易用性稍差。

在農學研究上,由於作物忍受乾旱能力有限,所以一般到15bar的壓力時,也就默認當作最大值了,此時土壤已經極為乾燥了。測定方法包括張力計、壓力膜儀和離心機法,張力計本身測定的就是土壤的水勢(基質勢,下同),如果此時我用任何方法測定出土壤水分含量(soilmoisture),便可以得到一組數據,當土壤水勢發生變化時,我便能得到不同水勢下的土壤含水量數值,即可以描繪出土壤特徵曲線。使用張力計的缺點是壓力範圍太小,根本無法抵達植物的萎蔫係數(一方面由於土壤水分不會降到那么低,另一方面是張力計本身量程非常有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