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經濟學

圖說經濟學

《圖說經濟學》是黃友牛所作的一部圖書,該書採用直觀的圖文呈現手法,引入“圖說”理念,用通俗易懂的敘述語言講述經濟學的發展歷史,記錄經濟學大師的人生歷程,闡釋經濟學的直要理論,文字深入淺出,注重科學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統一。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圖說經濟學圖說經濟學

經典內容

用通俗易懂的敘述語言講述經濟學的發展歷史,記錄經濟學大師的人生歷程,闡釋經濟學的重要理論,文字深入淺出,注重科學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統一。

精美圖片

200餘幅精美圖片,包括人物畫像、著作書影、背景照片、解析圖表等,與文字相輔相成,在展示經濟學世界博大精深的同時,給讀者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和廣闊的想像空間。

理想讀本

創新的體例、生動的內容、精美的圖片和新穎的版式設計等多種視覺元素有機結合,讓學習經濟學知識變得輕鬆、有趣。

內容簡介

經濟學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實用科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經國濟世”的人謀略,也包括一家一戶柴米油鹽的小算計。本憶採用直觀的圖文呈現手法,引入“圖說”理念,用通俗易懂的敘述語言講述經濟學的發展歷史,記錄經濟學大師的人生歷程,闡釋經濟學的直要理論,文字深入淺出,注重科學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統一。同時,通過創新的體例和新穎的版式設計等多種視覺,亡素的有機結合,營造�一個具有豐富文化信息的多彩閱讀空間,使讀者在輕鬆愉悅的閱讀氛圍中跨越山史的間鬲、文化的差異、專業知識的障礙,進入一個非富多彩的經濟學世界。

目錄

第一章 經濟學前奏

經濟起源――生活就是這樣開始的

勞動分工――一個人不能什麼都做

產品交易――岩石上的羊皮和陶罐

經濟契約――蘇美爾人泥板上的協定

錢幣的發明――呂底亞王國的神物

市場的產生――法蘭克國王小丕平的命令

開放的隋唐――中國最早的國際交易會

世貿的普及――威尼斯商人的傳奇旅行

資本的產生――富翁雅格布

銀行匯兌――充滿風險的長凳販者

“布爾斯”――交易所的來歷

投機狂熱――“鬱金香根莖時代”

第二章 古典經濟學

阿吉爾貝爾――土地是“一切財富的源泉”

“經濟表”――魁奈的經濟循環系統

亞當・斯密――開山之作《國富論》

資本主義造就的對立――最富有的和最貧窮的

第三章 政治經濟學

威廉・配第――“政治經濟學之父”

薩伊――“闡述財富的科學”

李嘉圖――政治經濟學的實踐者

李嘉圖學派的解體――新陳葡萄酒價格之爭

巴師夏寓言――服務價值論

西尼爾――“節慾論

約翰・穆勒――“無可置辯的聖經”

西斯蒙第――為人類謀幸福的學說

馬克思的《資本論》――點亮人類幸福的聖火

第四章 邊際主義

門格爾――吃第一塊牛肉與第三塊牛肉的感覺不同

龐巴維克――泉水叮咚與沙漠行人

補全物品價值構成與客觀交換價值論

克拉有――邊際生產力

帕累托最優――蘋果與梨的組合

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劃時代著作

庇古――“福利經濟學之父”

第五章 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革命序曲――羅斯福新政

理論的準備――“投機家”凱恩斯

凱恩斯的《通論》――經典著作

凱恩斯定律――有效需求

相對收入說――消費比較

利息――放棄流動偏好的報酬

投資――利率與實際GDP

“經濟人”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效率與公平――做蛋糕與分蛋糕

薩繆爾森――用教科書引導幾代學子

格林斯潘――“他一打噴嚏,全球都得下雨”

第六章 貨幣主義

弗里德曼――貨幣主義的代表

貨幣數量論――關閉貨幣水龍頭

國際貨幣體系――黃金美元金本位制

可預期的通脹――“多磨一點鞋底”

奧肯定律――失業率與GDP的增長率

對外舉債與債務危機

橡膠股票風潮――舉債投機

第七章 新制度經濟學

制度是一種“社會習慣”――什麼是制度

康蒙斯――”法院的看得見的手”

加爾布雷思――“開放式的經濟學”

繆爾達爾――循環積累因果聯繫

科斯定理――牛走失後的構想

德姆塞茨――狩獵權的私有化

機會主義行為――“工作中消費”

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

一枚鐵戒指――經濟學與人類關懷

後記:經濟學學習和研究方法

西方經濟學派一覽表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名(1969~2008)

序言

經濟學,是研究稀缺資源如何投入、生產、交換和消費才是最合算的一門科學。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說:“學經濟學其實很簡單,你只要記住兩個字就可以了。這就是‘成本’。”這句話使經濟學家們思考了許多許多:當政治家在那裡講出一系列社會成就的時候,經濟學家想的是:取得這些成就的成本是什麼?當法學家在講如何保證法律公正的時候,經濟學家想的是:人們在什麼樣的道德基礎上,可以不付出太大的法律成本而獲得與勞動相對應的幸福?當文學家在講述作品中人物性格衝突的時候,經濟學家想的是:博弈中的個體在利益衝突時,是如何以最小的成本選擇了最有利於自己的行為?當醫生在講救死扶傷的時候,經濟學家想的是:社會應該建立什麼樣的醫療保障制度,才能減少因越來越多的人“搭便車”而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後記

研究經濟學的方法有實證分析和規範分析之分,用實證分析方法研究經濟學稱為實證經濟學,用規範分析方法研究經濟學稱為規範經濟學。實證經濟學只研究經濟本身的內在規律,並根據這些規律,分析和預測人們經濟行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麼”的問題。實證經濟學的內容更具有客觀性,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得出的結論能夠經得起事實的檢驗。

實證分析方法是形成理論的方法,這種方法首先要對研究的經濟變數確定定義,並提出一些假設條件,然後根據這些定義與假設提出一種假說,並根據這種假說提出對未來的預測,最後再用事實來驗證預測的正確性。

通過檢驗,如果預測是正確的,這一假說就成為正確的理論,如果預測不正確,假說將被放棄或被修改。

規範經濟學是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提出某些標準作為分析處理經濟問題的標準,樹立經濟理論的前提,經濟政策的依據,並研究如何才能符合這些標準。所謂價值判斷就是指對經濟事物社會價值的判斷,即對某一經濟事物是好還是壞的判斷。規範經濟學要回答“應該是什麼”的問題,所得出的結論要受到不同的價值觀的影響。

是否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依據是規範經濟學和實證經濟學的重要區別之一。

雖然實證經濟學和規範經濟學有很大差異,但是它們並不是絕對互相排斥的。也就是說,規範經濟學要以實證分析法為基礎,而實證經濟學也離不開規範分析法的指導。一般來說,越是具體的問題,實證的成分越多;越是高層次的、帶有決策性的問題,越具有規範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