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身裙

" 客家婦女的圍裙(又叫""圍兜""、""圍身裙"")呈古鐘形,上罩胸,下掩 從此,客家婦女就用起圍身裙來了。"

概述
家婦女的圍裙(又叫"圍兜"、"圍身裙")呈古鐘形,上罩胸,下掩圍身裙腹,寬至身側,一般為藍布,用鮮艷的花布(多為紅色)鑲邊或繡邊,有的還在圍裙上端繡花繡圖案,圍裙上端兩角連綴布帶,用於套掛頸上。圍裙兩側縫有二指寬的花布帶,穿時在背後打一個大蝴蝶結,並垂下兩條飄帶,圍裙被緊緊捆在腰間,顯出身段,俏麗好看。
圍身裙的來歷
關於這種圍裙的來歷,閩西有一個民間故事:據說唐朝詩人羅隱途經一客家婦女的家門口,並與其鬥智,輸了之後,稱讚客家婦女真了不起,並送頭巾一條作留念,祝願她們終生聰明美麗。農婦則將頭巾系在腰間,顯得更加好看。五華縣亦有一個類似的傳說,某年春耕時節,羅隱騎馬路過,見有一群婦女在插秧,便問道:"姑娘插秧如穿梭,試問幾萬幾千幾百幾十幾隻跡?"有個姑娘反問道:"秀才馬兒耳赤赤,請問走有幾萬幾千幾百幾十幾隻跡?"羅秀才被反問住了,很不好意思。他見婦女胸前和身上濺滿泥漿,便取下馬身上的披布,撕成幾段,說:"你們都很聰明秀氣,我給你們每人一塊布,把它圍在身上,這樣就不會再弄髒衣服了。"姑娘們都把它圍在胸前。從此,客家婦女就用起圍身裙來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