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中心歷史變遷與功能演進研究

國際金融中心歷史變遷與功能演進研究

《國際金融中心歷史變遷與功能演進研究》是 2011年6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秀榮。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農業經濟時代晚期國際金融中心的萌芽,商業革命時代國際金融中心的初步發展,工業化早期國際金融中心的成形,工業化成熟期國際金融中心由成熟走向分化以及後工業化時代國際金融中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重點分析了國際金融中心在不同的經濟金融階段是如何形成和發揮作用的。線索是隨著國際金融中心的變遷,國際金融中心功能也在不斷地演進。歷史上每一次金融中心的漂移,都是基於國際金融中心功能變化跟不上經濟發展變化的需要而衰落,新的國際金融中心正是為迎合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功能而誕生和發展。

圖書目錄

緒論

1 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金融中心功能的內涵

1.1 國際金融中心的內涵

1.1.1 功能視角下國際金融中心的含義

1.1.2 金融聚集

1.1.3 金融輻射

1.1.4 金融聚集與金融輻射的關係及其轉化

1.2 國際金融中心功能的內涵

1.2.1 功能、金融功能和金融中心的功能

1.2.2 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

1.2.3 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層次

2 國際金融中心的歷史變遷

2.1 農業經濟時代晚期國際金融中心的萌芽

2.1.1 金融業的萌芽

2.1.2 佛羅倫斯與布魯日:國際金融中心的萌芽

2.2 商業革命時代國際金融中心的初步發展

2.2.1 商業革命和金融革命

2.2.2 安特衛普與阿姆斯特丹:國際金融中心的雛形

2.3 工業化早期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

2.3.1 金融業黃金髮展期和金融體系初步形成

2.3.2 倫敦:國際金融中心成形

2.4 工業化成熟時代國際金融中心由成熟走向分化

2.4.1 金融業大發展

2.4.2 紐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金融中心的成熟

2.4.3 離岸金融中心崛起:國際金融中心的分化

2.5 後工業化時代國際金融中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2.5.1 傳統金融向現代金融的轉變

2.5.2 世界性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與發展

2.5.3 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與發展

2.5.4 離岸金融中心的發展及其分化

3 國際金融中心變遷中的功能演進

3.1 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演進的路徑

3.1.1 金融聚集功能的擴展與提升

3.1.2 金融輻射功能的擴展與提升

3.2 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演進的動因

3.2.1 世界經濟體系的內在需求

3.2.2 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

3.2.3 市場環境的改變

3.3 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演進的實現途徑

3.3.1 金融創新

3.3.2 制度供給

4 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實現機制分析

4.1 金融聚集功能實現機制分析

4.1.1 金融聚集功能實現的機制

4.1.2 金融聚集功能實現的必要條件

4.2 金融輻射功能實現的機制分析

4.2.1 金融輻射功能實現的機制

4.2.2 金融輻射功能實現的必要條件

4.3 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實現的效應

4.3.1 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4.3.2 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影響

5 從功能角度對我國國際金融中心區位選擇的分析

5.1 上海、北京、深圳的國際金融中心之爭

5.1.1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是我國的一項國家戰略

5.1.2 北京提出建立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金融中心

5.1.3 深圳提出建立有特色的金融中心

5.2 金融聚集功能實現條件的比較分析

5.2.1 經濟實力比較

5.2.2 地理位置優勢比較

5.2.3 金融資源聚集密度比較

5.3 上海是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最佳區位選擇

6 推動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政策建議

6.1 重新認識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地位

6.2 根本舉措在於功能建設

6.2.1 增強金融聚集功能

6.2.2 提升金融輻射功能

6.3 我國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實現的最終目標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