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極地年

國際極地年

國際極地年是全球科學家共同策劃、聯合開展的大規模極地科學考察活動,被譽為國際南北極科學考察的“奧林匹克”盛會。

簡介

國際極地年(IPY)

國際極地年國際極地年

國際極地年是全球科學家共同策劃、聯合開展的大規模極地科學考察活動,被譽為國際南北極科學考察的“奧林匹克”盛會,自1882年至今僅組織了3次,分別於1882至1883年、1932至1933年和1957至1958年舉行。在1957年至1958年國際地球物理年,開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極地科學研究,直接促成了《南極條約》的誕生。由於歷史原因,我國未參加前3次國際極地年。

第一次國際極地年

( IPY1)
公元 1882-1883 年
將極地考察從探險帶入了科學考察時代
國際氣象組織 (WMO前身 )發起並組織
標誌著國際合作時期的開始
12 個國家聯合開展了 13次北極考察 ,2次南極考察
考察的主要內容是地球物理學方面,由國際氣象組織發起,以極地地球物理學為重點,標誌著極地考察從探險時代步入了科學考察時代。

第二次國際極地年

( IPY2)
公元 1932-1933年
國際氣象組織發起並組織
40 個國家參加
主要集中於北極科學研究,極大地推動了氣象、大氣科學地磁極光無線電等學科的發展
主要考察當時新發現的大氣“急流” 的全球意義。主要集中於北極科學研究,在北極地區建立了 40個常年觀測站。

第三次國際極地年

( IPY3)
公元 1957-1958年
l 現代科學考察時代的開始
l 國際科聯( ICSU)和世界氣象組織( WMO)發起
l 67 個國家( 8萬名科學家)參加 ,12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 65個考察站
l 培育了高水平的國際合作項目 :首次觀測南極冰蓋質量,首次發現環繞地球的范•阿倫輻射帶
l 誕生了 SCAR, SCOR, WCRP等國際組織
l 直接導致南極條約體系的誕生,標誌著“和平利用南極”時期的開始
將極地科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是國際地球物理年( IGY)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極地科學考察時代的開始。有 67個國家( 8萬名科學家)參加,造就了《南極條約》 SCAR等重要國際組織的誕生。標誌著現代科學考察與研究的開始。

第四次國際極地年

( IPY4)
公元 2007.3-2009.3年
國際科聯 (ICSU)+世界氣象組織 (WMO)
成立了科學計畫工作組
目前有 31國家成立了 IPY國家委員會
39 個國際組織加入
提出了 470多個科學計畫
成立了 ICSU/WMO聯合委員會 ,國際計畫辦公室
2007-2008 是首次國際極地年 125周年和第三次國際極地年 50周年。 IPY4是建立在國際合作基礎上的綜合極地科學考察計畫,重點了解極地氣候與環境、生態系統和社會的相互作用。標誌著極地考察進入現代高科技探索和研究的新時代。

IPY4 理念

在極區開展大型國際合作、多學科交叉、科學研究與系統觀測的科學活動,取得階段性突破
優先增強對極區與全球關係的認知與了解
建立新的觀測系統(作為科學遺產)
空前性的獲取數據
吸引和培養新一代極地科學工作者
世界範圍的宣傳和科學普及

IPY4 主題

狀態:確定極區目前的環境狀態
變化:定量了解極區自然和社會環境在過去、當前的變化,未來變化的趨勢
全球關聯:增強對極區與全球其他區域相互作用過程和調控機制在所有尺度的關聯
科學前沿:發掘極地科學新的科學前沿
制高點:利用極區獨特的地理優勢開展日 - 地 - 宇宙系統的觀測
人文科學:研究極區人類社會的文化歷史、人文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調查對全球文化多樣新的貢獻

IPY4 科學目標

利用極區地理優勢開展以高新技術為依託的大型國際觀測與研究
積累極地科學知識,為研究地球科學的前沿問題奠定重要的科學基礎
建立新的極區觀測、監測網路,留下科學遺產
增強極地科學的國際合作
加強極地與全球科學的相互作用研究
加強學科交叉與融合,促進極地科學的發展
增強數據的獲取與國際共享
最佳化後勤保障、觀測檢測系統、基礎設施、新技術的使用
培養新一代極地科學家,推動極地科學的普及

IPY4 特點

強化大規模國際極區聯合調查
引導和發展極地科學研究的高新技術
完整地探索前沿科學問題
提高特定的短期研究成果水平
建立長期的多學科觀測網路,承擔國家義務
強化並提高目前開展倡導的大型項目
推動極地研究的國際化和大眾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