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行銷概論

《國際政治行銷概論》,對國際政治產品、國際政治傳播、國際政治公關、國際危機管理和國際政治行銷控制進行了專題分析,探討了國際政治行銷學對現代政治和政治學發展的影響,是一本具有一定學術前沿性和理論洞察力的著作。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外文書名: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Marketing
叢書名: 新編國際關係學系列教材
平裝: 19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1162472, 9787301162477
條形碼: 9787301162477
尺寸: 22.6 x 16.6 x 1.2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孫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多年致力於政治行銷及國際政治的研究。曾任牛津大學訪問學者、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亞洲中心研究員、巴黎政治學院亞洲中心研究員等。與趙可金合著《政治行銷學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現任美國《政治行銷學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Marketing)和英國《公共事務學期刊》(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的編委之一。
趙可金,法學博士,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教授、中美關係中心副主任,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主要研究美國政治與中美關係、外交學與公共外交問題,出版《營造未來:美國國會遊說的制度解讀》、《美國學:政治維度與中國意義》、《公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等著作6部,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

內容簡介

《國際政治行銷概論》是近年來在西方國家逐漸興起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是政治學、行銷學、國際關係學、傳播學、行政管理和文化學跨學科發展的產物,它從歐美國家發端,逐漸蔓延到了世界各個國家。《國際政治行銷概論》在吸收、借鑑和提煉西方政治行銷學成果的基礎上,對國際政治行銷學的學科基礎和理論體系進行了大膽的構建,提出了涵蓋環境分析、目標體系、戰略規劃、戰略實施等諸多環節構成的政治行銷分析框架,在此基礎上,對國際政治產品、國際政治傳播、國際政治公關、國際危機管理和國際政治行銷控制進行了專題分析,探討了國際政治行銷學對現代政治和政治學發展的影響,是一本具有一定學術前沿性和理論洞察力的著作。
《國際政治行銷概論》既可作為國內高等院校政治學、行銷學、新聞和傳播學、行政管理、公共關係和國際關係等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科研人員和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導論 國際政治行銷的興起
一、從對外宣傳到國際政治行銷
二、打造國家品牌:政治行銷的轉型
三、國際政治行銷的起源與發展
四、國際政治行銷與國際關係理論
第一章 權力角逐與社會交換:國際政治行銷原理
一、權力·實力·綜合國力:國家行為的“硬約束”
二、現代國家的國際合法性問題
三、現代化與綜合國力實力內涵的擴大
四、民主化浪潮與公眾性權力
五、社會性抗爭與認同性權力
六、權力角逐與社會交換:國際政治行銷的邏輯
第二章 國際政治行銷的分析模型
一、政治行銷學的一般分析模型
二、國際公眾選擇行為模型
三、國際政治行銷學的特點
第三章 國際政治環境與行銷機會空間
一、國際格局與國際政治行銷空間
二、國際體系及其結構
三、國際政治民主化與國際政治行銷
四、國際政治行銷機會空間:以環境議題為例
第四章 國際政治行銷戰略
一、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
二、對象鎖定(Objective Targeting)
三、政治定位(Political Positioning)
四、國際政治行銷戰略規劃
第五章 國際政治產品
一、政治產品概述
二、國際政治產品:國家戰略與對外政策
三、國際政治產品:國家形象及其行銷
四、國家政治產品的品牌管理
第六章 國際政治傳播
一、政治傳播與外交
二、媒體與國際傳播機制
三、文化交流與人際傳播
四、網路傳播與網路外交
五、結論
第七章 國際政治公關
一、公共外交:國際政治公關的形式
二、事件行銷(Event Marketing)
三、公共關係
四、政治廣告
五、案例分析:國際遊說公關
第八章 國際危機管理
一、危機與危機管理
二、危機外交管理機制
三、危機外交的策略與藝術
第九章 國際政治行銷控制
一、民意測驗
二、國際政治行銷數據系統
三、國際政治行銷評估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