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電網會議

成立於1921年。總部設在巴黎。1998年個人會員3500名,集體會員850個,國家和地區委員會52個。

國際大電網會議

正文

大電網運行方面的國際性學術組織。外文縮寫CIGRE。成立於1921年3月,創始人是J.T.拉皮埃。國際大電網會議設有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中央辦公室和各會員國的國家委員會。現任理事會主席是W.S.小懷特;技術委員會主席是K.H.施奈德;其中學術委員會包括:SC11-旋轉電機學術委員會;SC12-變壓器學術委員會;SC13-開關設備學術委員會;SC14-高壓直流輸電學術委員會;SC15-絕緣材料學術委員會;SC21-電力電纜學術委員會;SC22-架空線路學術委員會;SC23-變電所學術委員會; SC33-過電壓和絕緣配合學術委員會;SC34-繼電保護學術委員會;SC35-電力系統通訊學術委員會;SC36-干擾學術委員會;SC37-電力系統規劃與發展學術委員會;SC38-電力系統分析學術委員會;SC39-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學術委員會。各學術委員會又根據工作需要下設若干工作組,有的工作組還下設任務組。
國際大電網會議每兩年召開一次大會,地點設在巴黎。其宗旨是促進國際間發電、高壓輸電和大電網方面科技知識與情報的交流,主要包括發電廠電氣部分;變電所、變電設備及其建設與運行;高壓線路的結構、絕緣與運行;系統互聯及互聯繫統的運行和保護等。
中國於1986年參加國際大電網會議,並成立了中國國家委員會。第一任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是毛鶴年。委員會集體會員有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原水利電力部電力科學研究院、原水利電力部電力規劃設計院、華北電業管理局、東北電業管理局、華東電業管理局、哈爾濱大電機研究所、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
國際大電網會議出版的刊物有:①國際大電網會議期刊《Electrɑ》(月刊);②國際大電網會議通報,每兩年一次;③國際大電網會議論文集,每兩年一次。出版物均用英、法兩種文字出版。國際大電網會議還經常和其他國際性學術組織聯合召開學術會議。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