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一九三二年將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擴編為特工總部。 四是通訊員,是中統局在各機關、學校、企業內部發展的工作人員。 一九四九年二月,國民政府黨通局劃歸內政部領導,改稱內政部調查局,簡稱內調局。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概述
站長 王堅 撰稿
一九二七年以CC派分子為骨幹,在中央組織部下成立了一個調查科,這是“中統局”的最前身。先後由陳立夫、 張道藩、吳大鈞、葉秀峰、徐恩曾任科長。在各省、市、路中國國民黨黨部內設“調查股”,縣黨部內設調查幹事。
一九三二年將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擴編為特工總部。主任徐恩曾。對外仍稱調查科,後又改稱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處。在各省、市、路國民黨黨部內設特務室和管訓中共被捕人員的反省院。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為了緩和國民政府情報組織內部矛盾,提出了“合力對外”的反動口號,於 一九三七年底,將特工總部與力行社特務處合併,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陳立夫、陳焯任正、副局長。特工總部編為該局第一處,處長徐恩曾。合併後,矛盾劇烈,於一九三八年八月又分開,將第一處改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簡稱中統局)。
中統局,先後由朱家驊、葉秀峰任局長,徐恩曾、郭紫俊、顧建中任副局長。在各大行政區設有辦事處或特派員辦事處,在直轄市或重要城市設立區室,在各省黨部及鐵路、公路等特別黨部內設立調查統計室(簡稱省室,路室)。在省室或路室下設若干分區、工作站、工作團等。在分區、工作站、工作團下面還設有許多據點及調查員。
中統局其諜報人員有四種:
一是調查工作人員(簡稱調工);
二是特種情報工作人員簡稱特情人員;
三是黨員調查網(簡稱cc黨網,又稱黨員通訊網),是在中國國民黨黨內進行防共和監視其內部人員的監察人員;
四是通訊員,是中統局在各機關、學校、企業內部發展的工作人員。
一九四七年四月中統局改頭換面,歷稱中央黨員通訊局(簡稱黨通局)。由葉秀峰任局長,郭紫俊,季源溥任副局長。各大行政區辦事處’改稱直屬通訊處,各省、市、路黨部調統室改稱黨員通訊組。這些都是公開性的情報組織。同時還在各省、市設立了秘密的情報組織,叫做區,如瀋陽區、旅大區等。區下設分區、工作站(交通、聯絡站)、工作組(通訊組)。
一九四九年二月,國民政府黨通局劃歸內政部領導,改稱內政部調查局,簡稱內調局。
國民政府敗退寶島台灣後,於一九五四年十月,又將內調局改組為司法行政部調查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