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財富統計

國民財富統計是國家自然資源和國民財產統計的總稱。是規劃國民經濟發展、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一種手段。

國民財富統計

正文

國家自然資源國民財產統計的總稱。是規劃國民經濟發展、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一種手段。
自然資源統計 自然資源分為:土地資源(包括已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的國土)、水利資源(包括水力、地上和地下水源、水域)、礦藏資源森林資源(包括原始林和人造林)、野生動植物資源等。自然資源統計是按各種資源的實物量計算的。
國民財產統計 國民財產是歷年勞動產品的積聚,來源於歷年國民收入的積累,故又稱為積累的國民財富。文物古蹟、藝術珍品都應包括在國民財產範疇內,但由於它們已成為國之瑰寶,不易進行恰當的估價,所以實踐中未被統計在國民財產總量之內。在中國,國民財產包括全民的、集體的和個人的財產,其具體內容有固定資產流動資產,不包括貨幣形態的資金。國民財產總量是以貨幣量表示的,其中,流動資產以現行價格計算;固定資產的估價,從理論上講,應以重置價(或稱恢復價)為準,在實踐中則經常利用財務會計上的淨值來計算。在觀察國民財產的物量動態時,應考慮消除各時期價格水平不同所帶來的影響。國民財產統計不僅統計總量,還要進行各種分組,以反映其構成,如生產性與非生產性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各地區、各部門、各種所有制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等。編制國民財產平衡表能較完善地、系統地反映國民財產的總量、構成和變動。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