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收支賬戶法

國民經濟收支賬戶法是指通過建立國民經濟範圍內綜合性賬戶及套用統計、會計和數學方法系統記錄賬戶各個項目的收支以表明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方法。

國民經濟收支賬戶法的基本形式

國民經濟收支賬戶的基本形式有借貸式國民經濟收支賬戶和矩陣式國民經濟收支賬戶。

借貸式國民經濟收支賬戶,右方表示收入,左方表示支出。根據“有收必有支,收支必相等”的原理對國民經濟的收支活動進行複式記賬,也就是每筆收支交易活動都要在兩個有聯繫的賬戶中登記兩次,在一個賬戶上記收,在另一個賬戶上記支,數額必須相等。收支賬戶最基本的是生產賬戶、消費賬戶、積累賬戶和國外四大賬戶。表是簡化的生產賬戶。

生產賬戶

1.總收入支付額 255 3.消費品銷售額 210
2.進口品購買額 54 4.資本物銷售額 47
5.出口銷售額 52
總計 309 總計 309

矩陣式國民經濟收支賬戶,把所有賬戶按同樣順序排列在一張橫行與縱列交叉組成的矩陣表中,橫行表示各賬戶的收入,縱列表示各賬戶的支出。賬戶兩兩相交,每一筆交易只需在有關兩個賬戶的相交格內.記錄一次。表是簡化的矩陣式收支賬戶:

矩陣式收支賬戶

生產 消費 積累 國外 總計
生產 210 47 52 309
消費 255 -19 5 241
積累 27 27
國外 54 4 -1 57
總計 309 241 27 57

矩陣式收支賬戶簡明地反映了賬戶之間的聯繫和各種平衡關係,便於對國民經濟進行多方面的數量分析和規劃。

市場經濟國家採用以上方法提出了“國民賬戶體系”(簡稱SNA),用來反映國民經濟活動的全貌和聯繫。最早在1953年由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提出,後在1968年經重新修訂成新SNA。新SNA以國民收入核算為核心,把投入產出、資金流量、國民資產負債和國際收支核算等綜合在矩陣式賬戶中。這個體系通過期初資產、生產、消費、積累、國外和期末資產等賬戶,系統地記錄一定時期內產品和勞務的流量以及實物和金融資產的存量,從而可用來分析經濟活動過程,研究各種經濟問題。近幾年,我國借鑑了新SNA的成功經驗,制訂了《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決定採用矩陣形式反映國民經濟循環,並在全國試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