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精品課程

國家精品課程

國家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範性課程,其中高校工作比重很大,申報條件要求嚴格。“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質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訂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品課程建設是“質量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

精品課程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範性課程,
包括六個方面內容:
一是教學隊伍建設,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講教授負責的、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
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要按一定比例配備輔導教師和實驗教師
二是教學內容建設,教學內容要具有先進性、科學性,要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三是要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相關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
等要上網並免費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四是教材建設。
五是實驗建設。要大力改革實驗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鼓勵開設綜合性、創新性實驗和研究型課
程,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
六是機制建設。要有相應的激勵和評價機制,鼓勵教授承擔精品課程建設,要有新的用人機制保證精品課程建設等。

建設

2003年4月,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關於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正式啟動,期間由於爆發非典疫情而延緩了一段時間,但隨著全國取得抗非鬥爭的勝利,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很快又步入了正規。
截止2010年底,已累計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3700餘門,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千所高校,並帶動起近10000門省級精品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
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採用學校先行建設,省、自治區、直轄市擇優推薦,教育部組織評審,授予榮譽稱號,後補助建設經費的方式進行。教育部在網站上設立“全國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網頁,發布與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相關的政策、規定、標準、通知等信息,整個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申報階段,二是評審階段,三是公布結果階段。

評估指標

說明

(1)本評審指標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和《教育部關於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精神制定。
(2)精品課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的優秀課程。精品課程建設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律,具有鮮明特色,並能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方法,教學效果顯著,具有示範和輻射推廣作用。
(3)精品課程的評審要體現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引導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方法創新,確保學生受益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並重視以下幾個問題:①在教學內容方面,要處理好經典與現代、理論與實踐的關係,重視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②在教學條件方面,重視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完善,加強課程網站的輔助教學功能。③在教學方法與手段方面,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協調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套用,並做好與課程的整合。宏達維文化等專業網站建設很有必要。④在教學隊伍的建設上,注重課程負責人在實際教學工作的引領和示範作用,促進教學團隊結構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採取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以提高評價結果的可靠性與可比性。評審指標分為綜合評審與特色、政策支持及輻射共享兩部分,採用百分制,其中綜合評審占80%,特色、政策支持及輻射共享占20%。
(5)總分計算:M=∑KiMi,其中Ki為評分等級係數,A、B、C、D、E的係數分別為1.0、0.8、0.6、0.4、0.2,Mi是各二級指標的分值。

內涵

教學隊伍20分
1-1課程負責人與主講教師教師風範、學術水平與教學水平課程負責人與主講教師師德好,學術造詣高,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特色鮮明。課程負責人近三年主講此門課程不少於兩輪。6分
1-2教學隊伍結構及整體素
質知識結構、年齡結構、人員配置與青年教師培養教學團隊中的教師責任感強、團結協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並根據課程需要配備輔導教師;青年教師的培養計畫科學合理,並取得實際效果;鼓勵有行業背景的專家參與教學團隊。6分
1-3教學改革與研究教研活動與教學成果教學思想活躍,教學改革有創意;教研活動推動了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有省部級以上的教學成果、規劃教材或教改項目;發表了高質量的教研論文。8分
教學內容20分
2-1課程內容[1]課程內容設計課程內容設計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規律。10分理論課程內容經典與現代的關係處理得當,具有基礎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時把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學。實驗課程內容(含獨立設定的實驗課)的技術性、綜合性和探索性的關係處理得當,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2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內容組織與安排理論聯繫實際,課內課外結合,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於一體;鼓勵開展相關實習、社會調查或其他實踐活動,成效顯著。10分
教學條件20分
3-1教材及相關資料教材及相關資料建設選用優秀教材(含國家精品教材和國家規劃教材、國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編教材);課件、案例、習題等相關資料豐富,並為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和自主學習提供了有效的文獻資料;實驗教材配套齊全,能滿足教學需要。10分
3-2實踐教學條件實踐教學環境的先進性與開放性實踐教學條件能很好滿足教學要求;能進行開放式教學,效果明顯(理工類課程能開出高水平的選作實驗)。
3-3網路教學環境網路教學資源和硬體環境學校網路硬體環境良好,課程網站運行良好,教學資源豐富,輔教、輔學功能齊全,並能有效共享。10分
教學方法與手段20分
4-1教學設計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重視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能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8分
4-2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及其效果重視教學方法改革,能靈活運用多種恰當的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12分
4-3教學手段信息技術的套用恰當充分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並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方面取得實效。
教學效果20分
5-1同行及校內督導組評價校外專家及校內督導組評價與聲譽證明材料真實可信,評價優秀;有良好聲譽。4分
5-2學生評教學生評價意見學生評價原始材料真實可靠,結果優良,應有學校教務部門出具的近三年的學生評教數據的佐證材料。8分
5-3錄像資料評價課堂實錄能有效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富有熱情和感染力地對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闡述,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內容嫻熟、信息量大;課堂內容能反映或聯繫學科發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能啟迪學生的思考、聯想及創新思維。8分

存在問題

國家精品課程建設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1.高校中存在“重申報,輕建設”的現象。申報成功之後,普遍投入不足,重視不夠,精品課程網站的內容基本上還是申報時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站部分教學內容過時、老化,教學理念未能與時俱進,原先不足部分也未及時補充,一些精品課程質量相對下降,已經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精品課程,因此點擊率低,幾乎無人問津。[2]
2.資源共享問題未能徹底解決。教育部已經連續3年發檔案,要求精品課程網站登錄要取消密碼、口令,然而仍有精品課程無法自由訪問。此外,由於精品課程的建設單位擔憂發生智慧財產權、著作權的問題,當申報成功之後,立即拆掉某些原創性或精彩的電子資料,使得進入名義上的精品課程網站之後,未能訪問到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3.申報審查不夠嚴格,出現弄虛造假的現象。例如“廣東省第四屆教學名師獎”得主、中山大學外語教學中心主任夏紀梅夥同副主任王哲等人,在申報2009年度“國家精品課程”(本科)時,張冠李戴,大肆造假,騙取名利。此事被打假名師、中山大學副教授郭頤頓在著名學術打假網站“新語絲”上公開揭露,震驚中外。夏紀梅的“名師”面紗終於被揭開;她也身敗名裂,得了“夏騙騙”的外號。

高校工作

1.制訂科學的建設規劃。各高等學校要在課程建設全面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定位與特色合理規劃精品課程建設工作,要以精品課程建設帶動其他課程建設,通過精品課程建設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
2.切實加強教學隊伍建設。精品課程要由學術造詣較高、具有豐富授課經驗的教授主講(高職高專精品課程要由本領域影響力較大並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主講),要通過精品課程建設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要按一定比例配備輔導教師和實驗教師。鼓勵博士研究生參加精品課程建設。
3.重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要準確定位精品課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確處理單門課程建設與系列課程改革的關係。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先進,要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時,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秀教改成果,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4.注重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改革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精品課程要使用網路進行教學與管理,相關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要上網並免費開放,鼓勵將網路課件、授課錄像等上網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帶動其他課程的建設。
5.重視教材建設。精品課程教材應是系列化的優秀教材。精品課程主講教師可以自行編寫、製作相關教材,也可以選用國家級優秀教材和國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勵建設一體化設計、多種媒體有機結合的立體化教材。
6.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要高度重視實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高職高專教育要特別重視配套實訓基地建設),通過實踐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精品課程主講教師要親自主持和設計實踐教學,要大力改革實驗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鼓勵開設綜合性、創新性實驗和研究型課程,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
7.建立切實有效的激勵和評價機制。各高等學校要採取切實措施,要求教授上講台和承擔精品課程建設,鼓勵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和學生積極參加精品課程建設。各高等學校應對國家精品課程參與人員給予相應的獎勵,鼓勵高水平教師積極投身學校的教學工作。高等學校要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建立健全精品課程評價體系,建立學生評教制度,促使精品課程建設不斷發展。

申報條件 (2010)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1.申報國家精品課程的本科課程要求

(1)課程原則上要求是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或量大面廣的專業課;且在本校連續開設了3年以上。
(2)課程負責人為本校專職教師,具有教授職稱,且近3年主講此門課程不少於2輪。課程負責人只能是1名,已經是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的不能再申報同類課程。
(3)課程內容應充分體現“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的要求(附屬檔案3)。
(4)課程網站至少提供有該課程的教學大綱、授課教案、習題、實踐(實驗、實訓、實習)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講教師(包括課程負責人在內)每人不少於45分鐘的現場教學錄像(鼓勵將課件或全程授課錄像上網參評),且必須按照“國家精品課程教學錄像上網技術標準”製作,加強課程網站的輔助教學。
2.高職國家精品課程申報條件詳見《2010年度高職國家精品課程申報要求》附屬檔案4);網路教育國家精品課程申報要求詳見《2010年度網路教育國家精品課程申報要求》(附屬檔案12)。
3.課程申報負責人要承諾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引用的課程資源要註明來源,上網內容不侵犯他人的智慧財產權
4.國家精品課程視為職務作品。凡申請國家精品課程評審的高等學校和主講教師將被視為同意該課程在享受“國家精品課程”榮譽稱號期間,將其上網內容的非商業性使用權自然授予全國各高等學校。
5.課程申報高校要為申報課程提供建設經費,申報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後,要保證課程網站暢通,免費開放課程資源,並不斷更新上網內容。
6.我司將對國家精品課程進行覆核,根據覆核情況決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國家精品課程稱號。對於2003至2010年的國家精品課程,我司將按年度單獨進行覆核(覆核辦法另行通知)。

申報限額

今年計畫評審產生690門國家精品課程,其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和高職課程630門,網路教育課程60門。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教指委”,含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的推薦限額見《2010年度國家精品課程推薦限額分配表(本科)》(附屬檔案1)與《2010年度國家精品課程推薦限額分配表(高職)》附屬檔案5),超額推薦不予受理。
鼓勵不同種類課程和入選門數較少專業的課程申報。對於入選國家精品課程門數已經超過4門(含4門)的同種課程(見附屬檔案2),今年原則上不再接受申報(大學英語和“兩課”部分課程除外)。醫藥類課程因專業主要課程設定的特殊要求,對於入選國家精品課程門數已經超過6門(含6門)的同種課程(見附屬檔案2),今年原則上不再接受申報。對與限報課程內容相似的課程嚴格控制。

申報辦法

1.各高校可以通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相關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申報,但每門課程只能從一個途徑申報。
2.請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教指委以及申報學校分別確定1名“精品課程建設工作聯繫人”,負責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聯繫、組織及材料報送等工作。聯繫人信息如與上年有變化,請於3月5日前告知教育部高教司(傳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格式見附屬檔案9)。
3.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申報國家精品課程具體步驟如下:
(1)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從省級精品課程中確定擬推薦申報的國家精品課程,將推薦公文(1份)分類報送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
(2)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在申報平台上(登錄“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工作網站”http://www.jpkcnet.com/,點擊網頁左邊“國家精品課程評審”中“課程申報”進入後,點擊“教育廳/教委申報登錄”進入)錄入本年度推薦的國家精品課程名稱、課程負責人、學校名稱等信息。
(3)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設定有關推薦課程所在學校的申報密碼,並告知各相關高校。
以上工作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於3月30日前完成。
(4)各相關高校精品課程負責人設定有關推薦課程申報密碼,並通知課程負責人填報。
(5)課程負責人依據所在學校提供的申報密碼登錄申報平台(點擊“課程負責人申報登錄”進入)進行填報。
以上工作請課程負責人於4月9日前完成。
4.教指委推薦申報國家精品課程請參考《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申報國家精品課程管理辦法》。各高校可根據情況向有關教指委申報(教指委聯繫人信息已在“全國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網”公布),具體步驟如下:
(1)各教指委在申報平台(登錄“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工作網站”http://www.jpkcnet.com/,點擊網頁左邊“國家精品課程評審”中“課程申報”進入後,點擊“教指委申報登錄”進入)上錄入本年度推薦的國家精品課程名稱、課程負責人、學校名稱等信息。
(2)各教指委設定推薦課程的申報密碼,並告知相關課程負責人。
以上工作請各教指委於4月10日前完成。
(3)4月15日前相關課程負責人依據教指委提供的申報密碼登錄申報平台(點擊“課程負責人申報登錄”進入)進行填報。
5.軍隊院校的國家精品課程主要由解放軍總參謀部負責組織評審,報教育部批准後統一發布。不涉及保密的通用課程可通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教指委統一申報,但1門課程只能從1個途徑申報。所有公安類課程(公安技術和公安學)由公安部組織評審,只能通過公安技術教指委組織申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