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平台

固定平台

固定在海上為油、氣開採服務的長久性結構物,安裝就位後不再搬動。1947年,出現世界上第一座鋼質固定平台後,發展很快。70年代,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灣水深312m處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鋼質固定平台,總高達368m。海洋固定平台按結構形式分有樁基式、重力式、塔索式和張力腿式四種;按材質分有鋼質和混凝土兩種;按用途分有鑽井採油、集油、儲油、計量、火炬、生活設施等類平台。

固定平台

正文

 
樁基式平台 由鋼質樁、導管架和甲板組成。導管架先在陸上預製,浮運或用駁船拖運到安裝地點就位,然後打樁將導管架固定,導管架頂部安裝甲板,所有設備都安裝在甲板上。可用來鑽生產井和採油。這種平台的優點是井口安裝在平台甲板上,鑽井和採油作業在平台上進行,工藝簡單,操作安全方便,是最為常用的一種類型。
重力式混凝土平台 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靠自重固定在海底。上部為甲板,安裝鑽井、採油設備、生活設施並有直升飛機降落場;底部為儲油倉,經處理的原油儲入倉內,再用油輪或海底管線運走;中間為支持腿柱(見圖)。這種平台適用於海底平坦、土壤承載力較高的海域。平台先在乾船塢內澆注至一定高度,然後起浮,拖至深水港區繼續澆注到預定高度,完成後,再進行整體內部安裝。整體裝上甲板部分後,靠自身浮力由拖輪拖至預定地點,往儲油倉灌水下沉至海底。與樁基式鋼平台相比,優點是:①海上施工期短,適用於施工季節短的海域;②防腐蝕性能好,維修費用低,使用壽命長;③具有鑽井、採油、儲油、輸油的能力,形成海上油田生產的獨立單元。缺點是:①土力學的未知數比樁基平台多,地基處理難以檢查;②鋼筋用量與鋼平台不相上下;③製造場地受限制,成本高。塔索式平台和張力腿式平台是兩種新型平台,理論上可適用於600m以上水深,已進入中間試驗階段,但尚未投入使用。
固定平台固定平台
參考書目
 Hilbert SCHENCK Jr., Introduction to Ocean Engineering,McGraw-Hill,New York,1975.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