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心理

回歸心理

極度迷戀過去,認為過去比現在要美好,喜歡沉浸於過去的回憶之中,不肯回到或面對現實,心理學家將這種心理現象稱之為“回歸心理”。一般來說,兩類人容易有回歸心理:生活中不得志者和老年人。前者因對自己的處境不滿而又無能為力,只得從過去的回憶中尋找安慰。老年人由於機體組織出現退化,因此就會對儲存在大腦中的往事反覆敘述,來填充記憶力的不足。

簡介

過去的總是美好的過去的總是美好的

有道是“好漢不提當年勇”,可是有些老年人就喜歡談“當年勇”,動不動就自我吹噓,提當年的自己多么的“有能力”,聽得家人都煩了,他們自己卻渾然不覺,依然講得津津有味。 這種現象心理學家將這種心理現象稱之為“回歸心理”。迷戀過去,喜歡沉浸於過去的回憶之中,認為過去比現在美好。

一般來說,兩類人容易有回歸心理:生活中不得志者和老年人。前者因對自己的處境不滿而又無能為力,只得從過去的回憶中尋找安慰。老年人由於機體組織出現退化,思維能力會變得遲緩,近期記憶也會下降,對新事物學習比較困難。這個時候,遠期記憶還沒有完全減退,因此就會對儲存在大腦中的往事反覆敘述,來填充最近記憶力的不足。所以,老人的“嘮叨”,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
還有,退休後的老人沒事可做,會產生無用感,覺得不再像以往那樣被需要、被重視,與子女見面的機會又少,缺乏足夠的溝通,內心必然是孤獨寂寞的。

心理學研究

心理學家史蒂夫·詹森在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博士生時,他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在一年的時間裡通過網際網路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1500多人進行問卷調查,被調查者的平均年齡為36歲。 在調查中詹森要求這些人說出他們最喜歡的3首歌,大多數人所選的答案是他們在16歲到21歲期間聽到的歌曲,也就是多數人最喜歡年輕時的歌。
通過之後的一系列研究,詹森發現:在16歲到21歲期間,人的大腦活動處於最頂峰,詹森將人在此期間所具有的特彆強大的記憶能力稱為“記憶突起”。因此,這期間發生的事情或遇到的人更容易固化在我們的大腦中,形成一個永久的記憶定型。

“回歸心理”從精神分析來看,是一種心理退行。當人們遇到挫折和衝突時,會通過這種迴避現實的防禦機制維持自己的心理平衡。通過這種時間上的錯覺和混淆化解自己內心的恐懼和焦慮。但長此以往,必將導致一個人無法面對現實和適應社會,有礙人的自身發展和身心健康。

對於老年人來說,其實,這種現象是人類記憶力的一種特殊表現,因為人在年輕時身強力壯,大多數人乾過他自己一生中的“偉大事業”或是“偉大事業”的基礎,這些在大腦中留有深刻的記憶,到了老年體衰,乾什麼事都力不從心,記憶力衰退,自然想起以前的“光輝業績”,往往看不慣年輕人,看不慣發展了的社會現象……。作為老年人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多了解外面的世界變化,使自己適應變化了的社會環境,從“看不慣”到“順其自然”,從“回歸心理”中進入正常的“回憶”狀態。

產生影響

回歸心理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機制,經常被回歸心理困擾的老人,易產生憂慮、悲觀、甚至煩躁易怒及厭世等消極情緒,導致身體機能加速衰老,使老人心血管和內分泌系統及消化功能發生一系列的紊亂,可引起老年抑鬱症、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潰瘍和惡性腫瘤等多種疾病的發生。據統計,老年人因回歸心理而導致老年性疾病的比例達1/3以上,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克服方法

一、用一分為二的態度來對待和評價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培養心胸開闊,情緒樂觀,堅持社交往來,切忌閉門思“故”,不要整日沉浸在“不堪回首話當年”的悲觀情緒中。

二、創造一個美好的晚年生活環境,培養各種興趣愛好,調節、豐富精神生活;還可根據自身條件和愛好選擇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經常閱讀報刊和新書,用新穎豐富的知識來取代大腦中遺留的往事。

三、家庭、社會都應主動關心老人,幫助他們及時清除因回歸心理而造成的不良情緒。

對於退休在家的父母,做子女的要多一點理解、多一份愛心,鼓勵父母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練練書法、養養花、看看書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讓父母加強體育鍛鍊,散步、慢跑、練太極拳等都可以。當然,平時再怎么忙也得抽點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與他們聊聊天,讓父母少些孤獨和寂寞。鼓勵父母多參加社會活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還有一套方法

回歸心理回歸心理

(1) 多與周圍的人接觸。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再要好的朋友,開始也是陌生人。人際交往也有這種“自我循環”特徵。
(2) 要培養業餘愛好。整體的緊張學習工作使人感到生活的單調乏味,培養一下業餘愛好,不僅能調劑枯燥的學習生活,還可以同周圍人熟悉起來。
(3) 通過電話、簡訊與老同學、老朋友或家鄉的親人及時交流信息、溝通思想、介紹新環境中的人和事,可以減輕思舊、懷舊的情緒。

對於老人總提“當年勇”,子女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對於老年人來說,自我吹噓總比整天唉聲嘆氣、自輕自賤要好得多,至少有利於其身心健康,因為它能激發心理活動,提高思維、情感的興奮度,強化樂觀的心態。所以,對於喜歡自我吹噓的老年人,子女要多迎合,多稱讚,少潑冷水,儘量使其獲得精神上的快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