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小經

回族小經

說到回族小經,不得不先簡單介紹回族“經堂語”這一概念。所謂“經堂語”即回族、東鄉族、保全族、撒拉族等民族在伊斯蘭教經堂(清真寺)解語(阿拉伯語、波斯語為主)解經(古蘭經、聖訓等)的一種漢語形式的宗教語文,多由漢語地方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為主體形式。經堂語通過宗教用語的形式將回回人在語言演變過程中的遺存留了下來,因而其語言現象主要是雙語制和混合語遺存,也就是說經堂語中保留著大量的阿拉伯語、波斯語辭彙。

經堂語

在當代,回回人除了在“經堂語”中保存了自己的部分母語辭彙以外 ,部分回族與西北的東鄉族、撒拉族人民中還流行著一種用阿拉伯字母為基礎拼寫的文字。這種文字通常被稱為“小經”。 多數“小經”讀物的語言是漢語。它使用阿拉伯語字母、波斯語字母和幾個自創字母拼寫北方漢語回族方言的拼音文字,這種漢語拼音形式遠遠早於新中國建國後採用拉丁字母作漢語拼音的拼音方案,可算作是 我國歷史上第一種漢語拼音方案。

有資料顯示, 回族小經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多種名稱

實際上 ,這種文字至今沒有統一的名稱。但主流學術界相對較多地使用“小經”這一稱呼。其它名稱諸如:消經、小兒錦、小兒經、小錦、狹經、愾達尼經、開達尼經。

字母

總計36個:

回族小經字母表 回族小經字母表

ا ب ت ث پ ج ح خ چ د ذ ر ز ژ س ش ص ض ڞ ط ظ ع غ ڠ ف ق ك ک ﯖ ل م ن ه و ۋ ي 回族小經的拼寫法雖有相當的隨意性,隨著書寫人所操的基礎方言不同,其拼寫法略有變化。但亦有大致的規則,茲簡述如下:

阿拉伯文有28個字母,波斯文在阿拉伯文的基礎上,另創製了4個字母,共有32個字母。回族小經接受了全部波斯文字母,其中字母قاف“尕夫”僅用於拼寫小經中出現的阿拉伯文、波斯文原文或源自阿拉伯文、波斯文的借詞,字母هاء“哈烏”與字母راء“拉烏”主要用於拼寫小經中出現的阿拉伯文、波斯文原文或源自阿拉伯文、波斯文的借詞,但在個別情況下也用來表示漢語的聲母h(喝)與r(日)。除此而外,小經在此基礎上另外創造了4個字母J ﯖ 和C ڞ 和 NU ڠ 和 ü ۋ。

字母拼讀法

回族小經中與漢語拼音對應的字母如下:

聲母字母

B玻,用字母باء “巴烏”表示,如“不بو”“步”“بي拜”“把با”“邊بيان”等。

P坡,用字母پ 表示(此為波斯語字母),如“怕پا”“憑پ”“撇پيه”等。

M摸,用字母ميم“米木”表示,如“面ميا”“們م”“沒مو”等。

F佛,用字母فاء“法烏”表示,如“吩咐ف فو”“發فا”“非في”等。

D得,用字母دال“達里”表示,如“弟د”“地”“道دو”“對دو”等。

T特,用字母تاء“塔烏”表示,如“他تا”“太تي”“聽ت”“體ت”等;或用字母طاء“濤烏”表示,如“頭طو”“腿طي”“同ط”等。

N訥,用字母نون“努農”表示,如“你ني”“男نا”“那نا”等。

L勒,用字母لام“倆木”表示,如“路لو”“里ل”“來لي”等。

G哥,用字母قاف“尕夫”表示,如“故قو”“個ق”“蓋قي”“跟ق”“乾قا”“高قو”等。

K科,用字母كاف“卡夫”表示,如“叩كو”“看كا”等。

H喝,在多數情況下,用字母خاء“亥烏”表示,如“害خي”“好خو”“活خو”“侯خو”“後”“回خو”等;在個別情況下用字母هاء“海烏”表示,如“衡ه”等。

J基,用字母كاف“卡夫”上加三點表示ﯖ(此為回族小經文字新創字母),如“既ﯖ”“見ﯖيا”等。

Q期,用字母ک表示(此為波斯語字母),如“切کيه”等。

X希,用字母ثاء“薩烏”表示,如“兄ث”“膝ث”等;或用字母سين“斯農”表示,如“象ثيان”等;或用字母雙眼هاء“海烏”表示,如“信ث”等。

ZH知,用字母جيم“直木”表示,如“著ج”“這”“主جو”“遮”“直ج”等。

CH吃,用字母چ表示(此為波斯語字母),如“出چو”“長چان”“傳چوان”等。

SH詩,用字母شين“什農”表示,如“身شن”“時ش”“說شو”“聖ش”“十ش”等;或用字母سين“斯農”表示,如“是س”等。

R日,用字母ژ表示(此為波斯語字母),如“然ژا”“若ژو”“人ژ”等。

Z資,用字母ذال“雜里”表示,如“髒ذان”“在ذي”等;或用字母زاي“仔由”表示,如“在زي”“至ز”“造زو”等;或用字母ضاد“禱德”表示,如“坐ضو”“在ضي”等;或用字母ظاء“早烏”表示,如“坐ظو”“做”“罪ظي”等。

C詞,用字母صاد“薩德”上加三點表示ڞ(此為回族小經文字創新字母),如“錯ڞو”“從ڞ”“此ڞي”等。

S思,用字母سين“斯農”表示,如“三سا”等;或用字母صاد“薩德”表示,如“雖صي”“隨”等。

韻母表示法

i 衣,用字母ء“海姆宰”下加齊齒符表示,如“一ء”等;或用齊齒符加字母ياء“亞烏”表示,如“شي時”“十”“直جي”“此ڞي”“既ﯖي”“里لي”“你ني”等;或用字母ياء“亞烏”加齊齒符表示,如“體تي”“弟دي”“地”等;或用靜符表示,如“至ج”等;或用靜符加字母ياء“亞烏”表示,如“是شي”等。

u烏,用字母ء“海姆宰”上加合口符表示,如“無أ”;或用字母عين“艾因農”上加三點表示(此為回族小經文字新創字母),如“我ڠ”;或用合口符加字母واو“瓦烏”,如“故قو”“不بو”“步”“主جو”“出چو”“路لو”“附فو”;或用字母واو“瓦烏”表示,如“我و”。

ü 迂,用齊齒符加帶合口符的字母ياء“亞烏”加帶齊齒符的字母واو“瓦烏”加字母表示,如“女نيو”;或用字母واو上加三點ۋ(此為回族小經文字新創字母),下加齊齒符表示,如“與ۋ”。

a 阿,用字母ا“艾力夫”表示,如“他تا”“啊آ”“把با”“怕پا”“發فا”;開口符表示,如“那ن”;或開口符之上標符號ء“海姆宰”表示。

uo 窩,用合口符加帶開口符的字母واو“瓦烏”表示,如“活خو”“若ﮊو”“說شو”“坐ظو”;或用合口符加字母واو“瓦烏”表示,如“做”;或用字母واو“瓦烏”上加合口符表示,如“我و”;或用字母غين“蓋因農”加開口符表示,如“我غ”,“我”的另一種拼法為字母غين“蓋因農”加開口符加字母雙眼هاء“海烏”。غه

e 鵝,用字母雙眼هاء“海烏”加開口符表示,如“著جه”;用齊齒符加ياء“亞烏”表示,如“這جي”;或用齊齒符加字母雙眼هاء“海烏”表示,如“這جه”;或輔音上標註開口符加字母雙眼هاء“海烏”表示,如“個قه”“遮جه”。

er 二,用字母عين“艾因農”加齊齒符加雙眼هاء“海烏”表示,如“二عه”;或用字母عين“艾因農”加開口符加雙眼هاء“海烏”表示,如“耳عه”。

ie 耶,用帶齊齒符的字母ياء“亞烏”加雙眼هاء“海烏”加開口符表示,如“切كيه”“撇پيه”。

ai 哀,用開口符加帶靜符的字母ياء“亞烏”表示,如“哎آي”“害خي”“太تي”“蓋قي”“在ذي”“來لي”;或用開口符加帶靜符的字母ء“海姆宰”表示,如“在زء”。

ei 欸,在字母فاء“法烏”、هاء“海烏”之後用齊齒符表示,如“非ف”;在其他情況下多用齊齒符加靜符表示,如“拜ب”;或用合口符加帶合口符的字母واو“瓦烏”表示,如“沒مو”。

ui 威,用字母ياء“亞烏”加齊齒符表示,如“雖صي”“隨”“腿طي”“罪ظي”;或用合口符加字母واو“瓦烏”加帶齊齒符的字母“亞烏”表示,如“回خو”。

ao 熬,用合口符加帶靜符的字母واو“瓦烏”表示,如“好خو”“道دو”“造زو”“高قو”。

iao 腰,用字母ياء“亞烏”加開口符加帶靜符的字母واو“瓦烏”表示,如“要يو”。

ou 歐,用齊齒符加帶靜符的字母واو“瓦烏”表示,如“侯خو”“後”“頭تو”“叩كو”。

iu 優,用字母ياء“亞烏”加齊齒符加帶靜符的字母واو“瓦烏”表示,如“有يو”。

an 安,用字母ا“艾力夫”加開口鼻音表示,如“然ﮊا”“三سا”“乾قا”“看كا”“男نا”。

ian 煙,用齊齒符加字母ياء“亞烏”加字母ا“艾力夫”加開口鼻音符表示,如“典ديا”“面ميا”“見ﯕيا”“邊بيا”。

uan 彎,用合口符加字母واو“瓦烏”加開口鼻音符加字母ا“艾力夫”表示,如“傳ﭼوا”;或字母واو“瓦烏”加開口鼻音符加字母ا“艾力夫”表示,如“玩وا”。

en 恩,用齊齒符加字母نون“努農”表示,如“身شن”;或用齊齒鼻音表示,如“聖ش”“人ﮊ”“跟ق”;或用合口鼻音加字母نون“努農”表示,如“分فن”;或用合口鼻音表示,如“們م”。

in 因,用齊齒符加字母نون“努農”表示,如“憑پن”;或用齊齒鼻音符號表示,如“信ث”;或用字母ياء“亞烏”加齊齒鼻音表示,如“音ي”。

ang 昂,用開口符加字母ا“艾力夫”加字母نون“努農”加靜符表示,如“長ﭼان”“髒ذان”。

iang 央,用字母ياء“亞烏”加開口符加字母ا“艾力夫”加字母نون“努農”加靜符表示,如“陽يان”。

eng 亨的韻母,用齊齒鼻音表示,如“衡ه”。

ing 英,用齊齒鼻音表示,如“聽ت”。

ong 轟的韻母,用合口符加帶靜符的字母نون“努農”表示,如“從ڞن”;或用雙合口鼻音符表示,如“同ط”。

iong 擁,用字母加齊齒符,再上標雙合口鼻音符表示,如“兄ث”。

拼寫規則特點

如上所示,回族小經文字在拼寫中有明顯的“一音多形”現象。該現象在聲母和韻母上有明顯不同。先談聲母。

T 特,音用兩個字母表示,或用字母تاء“塔烏”表示,如“他”“太”“聽”“體”等;或用字母طاء“濤烏”表示,如“頭”“腿”“同”等。試對比波斯語,波斯文T音用兩個字母表示,字母تاء“塔烏”多用於拼寫波斯語固有辭彙,字母طاء“濤烏”多用於拼寫阿拉伯語借詞。

Z 茲,音用四個字母表示:或用字母ذال“雜里”表示,如“髒”“在”等;或用字母زاي“仔由”表示,如“在”“至”“造”等;或用字母ضاد“禱德”表示,如“坐”“在”等;或用字母ظاء“早烏”表示,如“坐”“做”“罪”等。試對比波斯語,波斯文Z音亦用四個字母表示,即字母ذال“雜里”、زاي“仔由”、ضاد“禱德”、與ظاء“早烏”。其中字母زاي“仔由”多拼寫波斯語固有辭彙,其餘三個多用於拼寫阿拉伯語借詞。

S 思,音多用兩個字母表示:或用字母سين“斯農”表示,如“三”;或用字母صاد“薩德”表示,如“雖”“隨”等。試對比波斯語,波斯文S音用三個字母表示,即字母ثاء“薩烏”、سين“斯農”、صاد“薩德”。其中字母سين“斯農”多用拼寫波斯語固有辭彙,其餘兩個多用於拼寫阿拉伯語借詞。相形之下,回族小經文字將字母ثاء“薩烏”移用於表示音X 希。

H 喝,音用兩個字母表示:在多數情況下,用字母خاء“亥烏”表示,如“害”“好”“活”“侯”“後”“回”等。在拼寫阿拉伯語、波斯語借詞時,多用字母هاء“海烏”,在個別情況下拼漢語是亦用字母هاء“海烏”,如“衡”等。試對比波斯語,字母خاء“亥烏”在波斯文中是摩擦喉音,而字母هاء“海烏”是非摩擦喉音,兩者區分清楚。

X 希,音用三個字母表示:用字母ثاء“薩烏”表示,如“兄”“膝”等;或用字母سين“斯農”表示,如“象”等;或用字母雙眼هاء“海烏”表示,如“信”等。波斯語中無X音,X音的“一音多形”現象為回族小經所獨有。

SH 詩,音用兩個字母表示:用字母شين“什農”表示,如“身”“時”“說”“聖”“十”等;或用字母سين“斯農”表示,如“是”等。波斯文شين“什農”和سين“斯農”兩字母嚴格區分,從不相混用。回族小經文字以字母سين“斯農”表示SH音,當與某些書寫者的口音有關。

綜上所述可知,回族小經文字的聲母的“一音多形”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如音素T、Z、S,其“一音多形”現象基本沿襲波斯文拼法規則。波斯文“一音多形”現象產生的原因是,阿拉伯字母中某些音值相近的字母,在波斯語中無法區分,都發成某一個字母的讀音。例如:字母تاء“塔烏”和طاء“濤烏”在阿拉伯文中表示的輔音略有區別,波斯人全盤接受阿拉伯字母后,因限于波斯語的語音,無法區分他們所代表的音值,都讀成T音,造成用兩個字母表示T音的現象。

再如,在阿拉伯語中字母زاي“仔由”、ذال“雜里”、ضاد“禱德”、ظاء“早烏”代表的音值雖有區別,但十分接近,但在波斯語中卻沒有這種區別,都讀成Z音。而字母ثاء“薩烏”سين“斯農”صاد“薩德”所代表的音值在阿拉伯語中亦略有區別,但因波斯語無法區分他們,都讀成S音。回族小經文字中的上述“一音多形”反映了我國回回人濃重的波斯文化歷史背景。

回族小經文字H、SH兩音素的“一音多形”現象的產生,當時某些回族小經書寫人的背景母語,無法區別某些在阿拉伯文、波斯文中原本音值不同,但讀音仍較接近的字母,如表示H音的摩擦喉音字母خاء“亥烏”與非摩擦喉音字母هاء“海烏”。表示SH音的兩個字母在回族小經中的混用也當出於此。

漢語中的X音為波斯語所缺。回族小經並無統一拼寫規則。凡漢語與波斯語、阿拉伯語共有音素,回族小經一般直接採用表示對應音值的阿拉伯文、波斯文字母。凡漢語獨有的音值,如X音,則小經取其音值相近的阿拉伯文、波斯文字母,如用字母ثاء“薩烏”字母سين“斯農”和字母雙眼هاء“海烏”。

回族小經文字的韻母的拼寫,傾向於用開口、齊齒與合口音標符號和開口、齊齒及合口鼻音符號,而不傾向於書寫原音。故其書寫規則更近於阿拉伯文,而非近于波斯文。回族小經輔音也有“一音多形”現象,產生原因主要是因尚無統一拼寫規則。其次書寫者的口音不同,也影響輔音的拼法。

回族小經文字主要用於註解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經籍。但亦世俗通用。

範例

小經原文:

مُو شٍ 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سَلَّمْ شُوَ: ثِيُوَ ثِي عِلْمَ ڞٌ يَوْ لاً دَوْ فٌ مُ. شٍژٍ عَلَيْهِ السَّلاَمُ كُو شُو لِيَوْ: ﯖِيَا ژ ُوَ نِي ثِيُوَ عِلْمَ ِ لُو جٌ ِيًا يُو ِ دَوْ خُوَ خَيْ قِي چُو لِيَوْ نِي ﯖِ سْخِوْ، نِي يَوْ ثِيَانْ ﯖٍ يِ كِيهَ بًا فَا طٌ قُو تَا ثِيُوَ عِلْمَ ک ِ، يٍ وِي زَيْ نِي خُوَ جَنَّة جٌ ِيًا مُوَ يُو بِيهَ ِ لُو، جِ يُو ثِيُوَ ثِي عِلْمَ ِ لُو.

方言音譯:

穆聖賽來拉乎阿來一黑哇賽來木說:學習爾林從搖籃到墳墓。聖人阿來一黑賽倆木擴說遼: 假如在你學習爾林幾路中間有幾道火海,隔出遼你幾司侯,你要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它學爾林其,因為在你霍占乃提中間牟有別幾路,只有學習爾林幾路。

國語翻譯:

穆聖(願主福安之)說:“學習知識,從搖籃到墳墓。”聖人(祝他平安)又說:“假如在你求知的路上有幾道火海隔斷了你,這時你要想盡一切辦法來通過火海繼續去求知,因為在你和天堂之間沒有別的路,只有學習知識的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