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戶村

四戶村

四戶村位於扶風縣西部的午井鎮,地處扶風、岐山和眉縣三縣交界處,交通便捷,有省道貫穿其中,西接寶雞,東連西寶高速。

村鎮簡介

四戶村行政分布圖四戶村行政分布圖
四戶村隸屬於扶風縣午井鎮;四戶村起名源於村里最早住著四戶人家:崔、羊、杜、石。如今,崔、羊、石等姓氏已在四戶村不多見,唯有杜姓,仍然傳承下去。主要姓氏有陳、王、張、李、田等。
四戶村屬於典型的黃土高坡地形,地形起伏,梯田居多,農業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主要靠寶雞峽水利設施灌溉。
現在的四戶村,有12個生產小組:陳家溝組、西街組、南場組、南東組、南西組、西窯組、東窯組、北坡組、南坡組、南街組、北莊組、田家組。這裡的人們勤勞、樸實,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著四戶村的未來。

周邊景點

佛教聖地法門寺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寶雞市90公里。 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1987年2月底重修寶塔。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從地湧出多寶龕,照古騰今無與並”,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1988年,法門寺正式開放並舉辦了國際性的佛指舍利瞻禮法會。海內外諸山長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餘人參加法會。
2006年05月25日,法門寺遺址作為南北朝至清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段家大明寺
段家大明寺段家大明寺
大明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段家鎮,前身為福蔭寺,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歷中。
相傳,隋煬帝惕賁為紀念其父隋文帝的功業,保佑江山永固、福蔭子孫萬代,與太陵旁邊創建了此寺。內於福蔭寺的創建有皇帝支持,所以當時規模宏大、氣勢不凡。“安史之亂”各國熱逐漸衰弱,福蔭寺和其他佛教道場一樣,也隨之香火日少,武宗滅佛,福蔭寺也在劫難逃,殿宇佛像全部被毀。
如今的大明寺,已經煥然一新。這裡距縣城僅10華里,交通便利。寺宇依飛鳳山塬而建,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南可觀太白積雪,西可見西岐後河,北可瞻法門寺真身寶塔,東有隋位帝太陵相對。景致幽雅、氣侯宜人、花木茂盛。更奇妙的地方是:寺中央大雄寶殿屋脊中心的鐵尖正對東方的隋泰陵墓頂尖,正東正西,即使用經緯儀看,也不偏絲亳。這是古人的可以傑作,還是天意之合,至今不得而知,但它使人們好奇,更使人們感到神秘。寺中廊坊頂上長有一參天古柏,懸空而生。數百年來,雖經風雨、戰火等種種摧殘,但仍舊枝繁葉冒,香客、遊人無不嘆為奇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