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西高速公路

四川雅西高速公路

雅西高速公路是交通運輸部確定的“勘察設計典型示範”和“科技示範”雙示範項目。它是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G5)和八條西部大通道之一甘肅蘭州至雲南磨憨公路在四川境內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於雅安對岩鎮,經雨城區、滎經、漢源、石棉,止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瀘沽鎮,全長240千米,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總投資約206億元。被譽為“雲端上的高速公路”的四川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基本信息

信息介紹

雅西高速是8條西部大通道之一甘肅(蘭州)至雲南(磨憨)公路四川境內的一段,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北京昆明高速公路(G5)的重要路段。目前G5高速在四川境內的成都到雅安、瀘沽到西昌段均已建成通車,而西昌到攀枝花、攀枝花到田房(川滇界)段也已分別於2007年和2008年建成。雅西高速公路的建成,將使京昆高速實現全線連通,由成都至昆明將實現全線高速化。隨著後續其他重要高速路網的陸續建成,將可形成四川通往東南亞、南亞沿海口岸的最便捷通道。屆時,從成都出發,經攀枝花、昆明後,經磨憨出境後可直達泰國曼谷。雅西高速誇張的曲線總是讓人有一種“這是條概念高速公路”的錯覺。很難想像,在橫斷山脈中會有這么一條令人驚嘆的高速公路。
站在亞洲第一高橋墩臘八斤特大橋10號橋墩的基座旁抬頭仰望,橋墩一柱擎天,橋面穿梭雲中。泥巴山大相嶺隧道,一端是青山雲霧,另一端卻是陽光明媚。而長達10公里的隧道,讓泥巴山再也不是那個難以翻越的大山。當然,泥巴山並不是雅西高速征服的唯一一座大山。世界首個小半徑雙螺鏇區線隧道、乾海子特大橋徹底讓翻越拖烏山成了一次奇妙又愜意的旅程。

亮點介紹

亮點一

臘八斤溝特大橋採用了臘八斤溝特大橋採用了"鋼管混凝土組合柱"
臘八斤特大橋。雅西高速以雅安滎經為起點。臘八斤特大橋全長1140多米,橫跨石滓鄉臘八斤溝。居住在這裡的老人家告訴記者,溝里蜜蜂眾多,隨處可見碩大的蜂巢掛在間。一個蜂巢內至少能產出八斤蜂蠟,所以這條溝因此而得名。
臘八斤特大橋10號橋墩高182.5米,加上基座和橋面部分,整體高度達到207米,而這一數據為這個橋墩戴上了“亞洲第一高墩”的桂冠。站在10號墩的基座旁抬頭仰望,混凝土墩體仿佛在不斷延伸,若不是橋面的阻攔,墩體似乎可以直插天際。
臘八斤特大橋共有16個橋墩,每個橋墩四角為圓柱體鋼管,中間則灌有混凝土,形成一個四面體的橋柱。這種“鋼管混凝土疊合柱”結構,在我國橋樑建設上尚屬首次,而放眼世界範圍也僅在日本存在先例。值得一提的是,澆注的混凝土的標號達到了C80,而一般橋樑建造中最高的也只會使用到標號為C60的混凝土。據了解,臘八斤特大橋位於高烈度地震區,地質情況異常複雜,採用這種結構和高標號的混凝土使橋樑的抗震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其抗震性達到了烈度9度。

亮點二

全國最大地下風機房全國最大地下風機房
全國最大地下風機房。根據設計,泥巴山大相嶺隧道一天可滿足4萬多輛汽車的通行需要,隨即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長達10公里的隧道內如何進行通風?
隧道內之所以有風完全得益於隧道內的全國最大地下風機房。風機房占地面積11000多平方米,巨大的空間可以讓一輛重型大卡車輕鬆駛入。據了解,隧道內採用“三區段四斜井”的方式,即把隧道分成三部分,在兩端2.5公里處分別修兩座斜井負責進風和排風。斜井也就是從隧道內頂端修一條管道直通山頂,風從進風斜井灌進隧道,循環一圈後,從送風斜井排出。據悉,4座斜井最長的有153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隧道斜井。
如果隧道內有害氣體超標,隧道內的射流風機將自動啟動,有害氣體超標的區域兩端的風機將對向鼓風,將有害氣體壓縮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內,然後再開啟軸流風機將有害氣體排出隧道。

亮點三

雙螺鏇隧道雙螺鏇隧道
奇特的雙螺鏇隧道。泥巴山和拖烏山是雅西高速需要征服的兩座大山。而征服的手段也都是修建隧道。與直線穿越泥巴山不同的是,跨越拖烏山則是使用了兩個“螺鏇隧道”。所謂“螺鏇隧道”,可以理解為“盤山”隧道,只不過是在山體裡面盤鏇。雅西高速石棉代表處高級工程師喻光煜表示,如果不採用“螺鏇隧道”的設計,就無法在較短水平距離中攀爬足夠的高度落差。“如果是沿山攀升,道路的縱坡就陡峭得多,不夠安全。”雙螺鏇隧道由乾海子螺鏇隧道起始。進入隧道後,感覺車輛順著路標一直朝左,當“重見天日”的時候,我們已經駕車爬升了近200米。再入另一個螺鏇隧道鐵寨子1號隧道繼續攀爬100多米後,我們已經順利穿越拖烏山,而在以前翻越拖烏山至少需要花費1個多小時。
如果說雙螺鏇隧道是低調地繞過了拖烏山,那么連線兩個隧道的乾海子特大橋則是用其鋼筋鐵骨高調地征服了拖烏山:乾海子特大橋是目前最長全鋼管混凝土桁架梁橋,擁有最高的鋼管混凝土格構橋墩、組合橋墩、混合橋橋墩。在同類結構中每聯最長的連續結構;第一次全面採用鋼纖維鋼管混凝土施工。
據悉,乾海子特大橋總長1811米,設計寬度24.5米,共36跨,最高橋墩高達110米。雖說是鋼筋鐵骨,但是橋身確實出奇的“柔韌”。喻光煜告訴記者,乾海子大橋離地震帶最近,混凝土裡面加了鋼纖維,也是為了增加橋樑的韌性和延展性。此外,乾海子大橋的兩個伸縮縫之間最長距離是1044米,因為橋是柔性橋樑,恢復性較好,所以能運用此項技術,如果是傳統的混凝土橋樑,伸縮縫距離不可能這樣長。

亮點四

縱觀整個雅西高速,有一半的路段都是坡道。據悉,雅西高速海拔最低為630米,最高為2440米,從滎經到大相嶺隧道北口的連續33公里坡道,從大相嶺隧道南口到漢源的連續26公里坡道,以及最長的從石棉至拖烏山菩薩崗隧道的連續51公里坡道。道路兩旁隨處可見“連續坡道”的警示牌。
為了行車安全,除了標註警示牌以外,沿途還設定有12條避險車道。車道首先是幾層網索強制減速。
如果網索未能完全逼停車輛,避險車道末端還設有混凝土擋板,這些混凝土牆厚度最小的達到3米,幾十噸的大貨車,在常規情況下,也不太可能衝垮,而在擋板之前,還有一道輪胎緩衝牆,能夠對駕乘者起到很好的緩衝保護作用。

景觀盤點

隨處可見的珙桐花

在快要進入泥巴山大相嶺隧道前,路旁隨處可見珙桐花。珙桐又叫“中國鴿子樹”、水梨子、鴿子樹,屬於藍果樹科,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是我國特產的單型屬植物。

隔斷春夏的泥巴山

泥巴山位於雅安市滎經縣和漢源縣兩縣之間,主峰高3300米,國道108線由此通過。山雖不高,路卻艱險。泥巴山埡口海拔2552米,是翻越大相嶺這個著名的氣候分水嶺的必經之路,泥巴山埡口是從東北方向遠眺貢嘎群峰的絕佳觀景台。
大相嶺和二郎山一起遮擋了東部季風帶來的水汽,所以隧道滎經縣一側多雨溫濕,山上植被豐富。但穿越過泥巴山隧道後,仿佛也從濕潤的春季一下穿越到了乾燥的夏季。

橋樑、隧道的博物館

雅西高速公路乾海子特大橋雅西高速公路乾海子特大橋
雅西高速的橋隧共132公里,占去240公里總長的55%。其中大相嶺泥巴山北坡滎經縣境、瀑布溝庫區段、拖烏山北坡石棉縣境,橋隧比重更高達70%以上。全線橋樑大多位於陡峭山坡,且高墩大跨橋樑多、新型橋樑多;而25座隧道中,瓦斯隧道3座、特長隧道2座、螺鏇隧道2座。
這些橋樑隧道在科技含量方面,也屢創世界第一;把雙螺鏇小半徑曲線型隧道套用於高速公路設計,目前全世界僅此一例;鋼管桁架梁結構成套技術也為我國公路橋樑首創。而青槓嘴特大橋兩側更是打破高速公路之先例,各修了一條1.5米寬的人行通道。

彝家新居、金黃麥田

經過拖烏山隧道後就進入雅西高速最後一段冕寧至瀘沽段。與之前的“山景”相異,這一路段擁有的是連綿的麥田和煥然一新的彝家新居。遠處的山上杜鵑花已經盛開,如同紫紅色的絲巾披在山坡上。近處金黃的麥浪隨著微風輕拂,坐落其間的彝家新居透露著安逸祥和。

路線概況

滎經-漢源59公里
從成都出發經過成雅高速,抵達雅西高速起點滎經。從滎經到漢源的道路是雅西高速全程風景最優美的路段之一。從滎經出發後不久,就進入連續上坡路段,其間要經過亞洲第一高墩、200米高的臘八斤特大橋,穿越龍蒼嶺原始森林,直至10公里長的大相嶺隧道。該路段全程的車速最好控制在每小時80公里左右,行程約40分鐘。
漢源-石棉31公里
從漢源到石棉是雅西高速中相對平緩的路段,全程都是沿著大渡河河谷蜿蜒穿行。途中要三次跨越大渡河和瀑布溝水庫,有近一半的路程都是在橋樑和隧道通行,彎道仍較多,但大都比較緩。車速可以保持在每小時100公里左右,行程大約20分鐘。
石棉-冕寧95公里
這段路程需要翻越拖烏山,也是整個雅西高速上最危險也最壯麗的路段。從石棉出發,經過雞公山隧道後,就開始連續51公里的長上坡,途中要經過多個橋隧路段。最為壯觀的莫過於乾海子、鐵寨子雙螺鏇隧道。全程平均車速最好控制在每小時80公里,行程約1小時30分。
冕寧-瀘沽29公里
這是雅西高速的最後一段,也是最好走的一段,全程都在安寧河平原上行駛。車速可以達到每小時100公里以上,行程約15分鐘。瀘沽是雅西高速的終點,要前往西昌,還要繼續沿瀘黃高速行駛約55公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