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2017年,全市下轄20個區(市)縣和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面積1.4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餘萬人,GDP超1.3萬億元,城鎮化率達70.6%。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我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內陸地區領事機構最多的地區;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台67個,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世界500強企業達281家。 2018年1-5月,成都市CPI環比下跌0.1%,同比上漲0.9%;累計上漲1.1%。

歷史沿革

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早期為百濮地,據《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兼併蜀國、巴國,並設定蜀郡於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

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為庸部,蜀郡為導江,治臨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又改益州為司隸,蜀郡為成都尹。東漢時仍為蜀郡。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

漢代成都是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中國茶文化的誕生地。

成都在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後來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

晉武帝改蜀郡為成都國,不久恢復稱呼。公元304年,李雄在成都建國“大成”,史稱“成漢”。公元347年,成漢被東晉桓溫所滅,歷5主,共43年。

南朝宋、齊以後,益州及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內史治少城。公元348年至354年,東晉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書《華陽國志》。後周置益州總管府。隋朝開皇二年(582年),改為西南道行台。次年,復置總管府。大業初年(605年),府廢,隋煬帝復改益州為蜀郡。

唐朝復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總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為都督府。龍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寶初年(742年),復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駐蹕,升成都府,作為南京,改成都守為尹。時又分劍南為東西兩川,成都為西川節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罷京,而成都府依然不變。

唐朝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城市之一(長安、洛陽、揚州、成都),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訶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唐代成都有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的雕版印刷術文物,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

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建立“後梁”政權,中國歷史進入五代時期。王建割據“三川”,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王建勵精圖治,使蜀中經濟文化發展繁榮。幼子王衍即位僅7年,925年後唐莊宗派郭崇韜伐蜀,前蜀後主王衍投降,前蜀亡。後唐任命孟知祥為西川節度副使,後唐衰敗後,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同年秋病死,其三子孟昶16歲襲位,頗有作為,統治30年,後好大喜功,盲目出兵關中,增加百姓負擔,導致國力衰微,965年為宋所滅。

後蜀後主孟昶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後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後蜀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

宋朝時期,成都經濟異常發達,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以錦繡為例,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占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藥市、花市燈會。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

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蒙元軍攻占成都。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設成都路,為四川行省首府駐地。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國,改曰成都刺史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軍攻滅明玉珍所建的大夏國政權,在成都設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設在成都,今人稱其為“皇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立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清軍入川,四川漢人極力抵抗,戰亂多年,人口大減。滿清康熙年間,滿清朝廷實施“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漸恢復生氣,並繁榮至今。清沿明制,設四川布政使司於成都。皇帝另簡派四川總督、成都將軍駐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國將領翼王石達開率兵入川,攻成都失敗,清軍誘俘之,在成都城內科甲巷將其凌遲處死。

1911年6月,保路運動在成都發起,滿清時期擔任四川總督的趙爾豐因鎮壓民眾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發民眾起義,這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總爆發,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績。1911年11月27日,立憲黨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脫離清朝,成立大漢軍政府並擔任都督。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漢軍政府改為四川軍政府,軍政府駐成都,尹昌衡任都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設定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後廢道復省,成都仍為四川省會。

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成都成為川西行署區的駐地。

1952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各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後,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在國家計畫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畫單列市之一。

1994年5月,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通過,將計畫單列市確定為副省級市,成都加強了省級機構統籌規劃和協調的地位和作用,成為全國15個副省級市之一。

2016年4月,經國務院同意,發改委、住建部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行政區劃

沿革變遷

新中國建立後,成都市行政區域幾經調整,由29.9平方公里擴大到14312平方公里。

1950年7月,將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設定的14個區調整為8個區,以序數命名;翌年8月,成都縣、華陽縣部分區域劃入後,又調整為6個區;1953年5月,又調整為東城區、西城區、望江區、龍潭區、萬年區5個區。

1955年,龍潭區、萬年區合併為郊區(1960年更名金牛區),望江區併入東城區。此後又相繼建立了青白江區、龍泉驛區和黃田壩辦事處(區級)。

1976年,溫江地區的雙流、金堂2縣劃歸成都市。

1983年5月,溫江地區10個縣併入成都市。

1990年10月,成都市5個區調整為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龍泉驛、青白江7個區。

1996年5月,成都高新區開始託管行政區域,成為一個計畫單列的準行政區。

2002年,新都縣、溫江縣先後撤縣設區。

2013年12月,雙流縣1個街道和12個鎮劃歸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管委會託管,又形成了一個計畫單列的準行政區,一般通稱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

2015年12月,雙流縣撤縣設區。

2016年5月,縣級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12月,郫縣撤縣設區並更名為郫都區。

政區劃分

截至2016年,成都市轄1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共259個鄉鎮(205個鎮、54個鄉),116個街道。其中,81個鎮、1個鄉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五城區(含成都高新區)共有83個街道。

此外,還設有在管理和統計上實行單列的成都高新區和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

行政區面積政府駐地政區劃分備註
武侯區75漿洗街街道17街道4個街道實行託管
錦江區61書院街街道16街道-
青羊區66新華西路街道14街道-
金牛區108撫琴街道15街道-
成華區110猛追灣街道14街道-
龍泉驛區557龍泉街道4街道、7鎮、1鄉7個鎮掛街道牌子
溫江區277湧泉街道4街道、6鎮6個鎮掛街道牌子
新都區497新都街道3街道、10鎮10個鎮掛街道牌子
青白江區379紅陽街道2街道、8鎮、1鄉7個鎮、1個鄉掛街道牌子
雙流區1032東升街道8街道、18鎮18個鎮掛街道牌子;2個街道、12個鎮實行託管
郫都區438郫筒街道3街道、13鎮13個鎮掛街道牌子;2個街道實行託管
蒲江縣583鶴山街道1街道、7鎮、4鄉1個鎮掛街道牌子
大邑縣1327晉原街道1街道、16鎮、3鄉2個鎮掛街道牌子
金堂縣1156趙鎮街道1街道、18鎮、2鄉8個鎮掛街道牌子
新津縣330五津街道1街道、10鎮、1鄉5個鎮掛街道牌子
都江堰市1208灌口街道5街道、13鎮、1鄉-
彭州市1420天彭街道1街道、19鎮2個鎮掛街道牌子
邛崍市1384臨邛街道1街道、17鎮、6鄉2個鎮掛街道牌子
崇州市1090崇陽街道1街道、18鎮、6鄉-
簡陽市2214射洪壩街道4街道、25鎮、29鄉4個鎮、8個鄉實行託管
註:1、武侯區、雙流區、郫都區、簡陽市面積包含被託管區域;2、面積單位為平方公里。參考資料來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地質

成都地質悠久,地層出露較全,全市地勢差異顯著,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屬於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深丘和山地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間,最高處大邑縣雙河鄉海拔為5353米,相對高度在1000米左右;東部屬於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主要由第四系衝擊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組成,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開發歷史悠久,墾殖指數高,地勢平坦,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最低處金堂縣雲台鄉僅海拔387米。

成都市東、西兩個部分之間高差懸殊達4966米。由於地表海拔高度差異顯著,直接造成水、熱等氣候要素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同,不僅西部山地氣溫、水溫、地溫大大低於東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間還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熱量差異的垂直氣候帶,因而在成都市域範圍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分布又相對集中。

地貌

成都按地貌類型可分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類型可分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黃棕壤等11類;按土地利用現狀類型可分為耕地、園林地、牧草地等8類。平原面積比重大,達497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1%,遠遠高於全國占12%和四川省占2.54%的水平;丘陵面積占27.6%,山地面積占32.3%。土地墾殖指數高,,可利用面積的比重可達94.2%,全市平均土地墾殖指數達38.22%,其中平原地區高達60%以上,遠遠高於全國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氣候

成都位於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交接地帶,具有自己特有的氣候資源。

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在16°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動積溫為4700~5300°C,全年無霜期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1月底,終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C左右,最低氣溫在0°C以下的天氣集中出現在12月中下旬和1月上旬,少部分出現在1月中下旬,平均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1~2°C,提前半個月入春。

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900~1300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際變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為2:1左右。四是光、熱、水基本同季,氣候資源的組合合理,很有利於生物繁衍。五是風速小, 廣大平原、丘陵地區風速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1042~141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83.0~94.9千米/平方厘米。

成都極端最低氣溫為-5.9℃,大部分區市縣出現在12月,少部分出現在1月。成都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成都市常年最多風向是靜風;次多風向:6、7、8月為北風,其餘各月為東北偏北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成都市降水豐沛,年均水資源總量為304.72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31.58億立方米,過境水184.17億立方米,基本上能滿足成都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用水的需要。主要特點:

一、河網密度大。成都市有岷江、沱江等12條幹流及幾十條支流,河流縱橫,溝渠交錯,河網密度高達1.22公里/平方公里;加上馳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庫、塘、堰、渠星羅棋布。2004年有效灌溉面積達34.5萬公頃; 全市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61.5萬千瓦。

二、水質優良。成都地處岷江流域中游,河水主要由大氣降水、地下潛流和融雪組成,在流入成都平原之前,河道主要在高山峽谷之間,受人為污染極小,因而水質格外優良,絕大部分指標都符合國家地面水二級標準的要求。

生物資源

成都市地處亞熱帶濕潤地區,地形地貌複雜,自然生態環境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統計,僅動、植物資源就有11綱、200科、764屬、3000餘種。其中,種子植物2682種,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銀杏、珙桐、黃心樹、香果樹等;主要脊椎動物237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牛羚等;中藥材860多種,川芎、川鬱金、烏梅、黃連等蜚聲中外。

礦產資源

成都市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種類繁多,分布相對集中,共生礦多。已探明的有鐵、鈦、釩、銅、鉛、鋅、鋁、金、銀、鍶、稀土等金屬礦產以及鈣芒銷、蛇紋石、石膏、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煤、天然氣等非金屬礦產資源60多種。全市有大小礦產地400餘處,多屬礦產資源分布相對集中。煤炭探明儲量1.46億噸,主要集中在西部邊沿山區的彭州、都江堰、崇州和大邑;天然氣探明儲量16.77億立方米,遠景儲量為42.21億立方米,主要集中於蒲江、邛崍、大邑、都江堰和金堂一帶;鈣芒硝儲量全國第一,高達98.62億噸,主要集中於新津和雙流;多種金屬礦產資源則相對集中於彭州。

人口民族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91.8萬人,全市城鎮化率達70.6%;全市戶籍人口1398.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84.6萬人,鄉村人口614.3萬人。

成都是一個多民族散居的城市,境內除漢族外,有54個少數民族成份。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成都市少數民族人口為60538人,還有大量的暫住和流動少數民族同胞。人數上1000人的有回族、藏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羌族、壯族、朝鮮族等十個民族。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3920686人,占99.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6939人,占0.9%。

經濟

綜述

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170.23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7.7%。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74.9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232.0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463.3億元,增長9.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6960元,增長6.2%。一、二、三產業比例關係為3.9:43.0:53.1。

2016年,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5.4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稅收收入842.1億元,增長4.8%。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97.2億元,增長9.5%。

2016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7.9萬人,其中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實現再就業8.1萬人,“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就業新增9.3萬人。農村勞動力勞務輸出人數為257.0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

2016年,成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2%。其中,食品菸酒類價格上漲4.0%,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2.7%,衣著類下降0.8%,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0%,居住類上漲1.8%,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4.1%,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4.8%。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上漲0.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下降1.4%。

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37。

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1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2%。

2018年5月,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統計,2017年,成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8918元,比1978年增長113.5倍,平均每年增加989元,年均增長12.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298元,比1978年增長144.0倍,平均每年增加517元,年均增長13.6%。

2018年1-5月,成都市CPI環比下跌0.1%,同比上漲0.9%;累計上漲1.1%。

第一產業

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並且擁有中國南方最為肥沃的紫色土耕地。特別是秦國時期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後,成都平原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自秦代以來,成都便成為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直至近代之前,是發達的農業造就了成都經濟的繁榮。成都下轄的溫江與郫縣由於土地十分肥沃,又處於都江堰的直接下游,是糧倉中的糧倉,有“金溫江、銀郫縣”之稱。

成都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油、蔬菜水果和中藥材基地之一,龍泉驛區和金堂縣都是全國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基地,溫江區和錦江區三聖鄉等地的花卉種植也漸成規模。2005年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已使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下降,2006年成都農業產值占GDP比重僅為7.0%。2009年,成都市糧食總產量達到278.9萬噸,增長1.6%;油菜籽產量達23.4萬噸,增長12.4%。

2016年實現農業總產值841.3億元,其中,種植業443.1億元;牧業332.4億元。農作物播種面積88.6萬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51.1萬公頃。糧食總產量290.4萬噸;油料總產量33.5萬噸;肉類總產量78.4萬噸。

2016年末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有492個;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面為90%。年末全市共有農產品名牌399個;其中國家級品牌30個。已認證各類安全優質農產品1261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和有機農產品認證36個。

第二產業

1950年代初,成都成為全國重點建設的三個電子工業基地之一,在城市東郊陸續興建了一批軍工企業,這也是成都最早的現代化工業。1964年開始的三線建設,在成都興建了一大批大型國有企業,徹底改變了成都以農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奠定了成都工業經濟的基礎。

成都工業以電子信息、醫藥、航空航天、食品及菸草為主,而且大力發展冶金、建材、化工、機械及汽車產業。成都民營和三資企業發展迅速,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不斷上升。成都共擁有3個國家級開發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2009年,成都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001.8億元,增長17.7%。

自2010年以來,成都高新技術產業增長較快,已逐漸成為中國的信息技術產業中心之一。摩托羅拉、愛立信、思科、諾基亞、阿爾卡特、西門子、SAP、甲骨文、聯想、盛大、騰訊、華為、中興等國內外知名公司都在成都設有研發中心。英特爾、中芯國際等公司也已在成都投資設廠。

2016年,成都全年汽車產量近100萬輛,汽車產業也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汽車產業連續跨上全產業鏈千億元、汽車製造業千億元的兩大台階,成為成都市增長最快的千億級支柱產業。目前在成都設立汽車整車生產基地的包括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沃爾沃、東風標緻雪鐵龍、吉利汽車、野馬汽車、重汽王牌等11家汽車企業,並帶動了德國博世、美國德爾福、加拿大麥格納等300餘家配套企業入駐。

航空航天是成都的特色產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聯合成都飛機工業公司(132廠)設計並生產了我國首款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英文:J20,代號:威龍,北約代號:FireFang火牙),並為我國首款國產大型民航客機—C919製造了技術含量最高、包括駕駛艙在內的機頭總成。

2016年,成都市全部工業增加值450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7%,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0.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96.3%。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機械產業、汽車產業、石化產業、食品飲料及菸草產業、冶金產業、建材產業、輕工行業等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4%,總資產貢獻率14.9%。實現利潤742.3億元,增長36.3%;實現利稅1369.1億元,增長15.5%;企業虧損面13.2%。

2016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78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5%。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4418.9億元,竣工產值1681.7億元,施工面積23327.4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242.7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成都自古便是中國西南地區的金融和商貿重鎮,199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

隨著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的開放,成都也成為了外資銀行進軍中國中西部的首要城市,滙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華僑銀行、東亞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大華銀行、摩根大通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荷蘭銀行、德意志銀行、星展銀行和恒生銀行等14家外資銀行已在成都設立分行,外資保險17家,位居中西部城市首位。法國巴黎銀行(BNP)(中國)有限公司在成都設有代表處。本地銀行有成都銀行和成都農商銀行。2015年末成都市共有保險公司82家。按業務性質分,有產險公司37家,壽險公司45家(含養老險公司3家和健康險公司2家)。按資本國別屬性分,有中資公司76家,外資公司6家。

成都商業綜合體數量居全國第一,在建購物中心面積居全球第二。截至2016年末,在蓉的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達到278家,其中境外500強企業達209家。市區的核心商圈有春熙路商圈、鹽市口商圈和騾馬市商圈,區域商圈有紅牌樓商圈、雙楠商圈、城南商圈、老會展中心商圈、西大街商圈、光華商圈和建設路商圈等。另外,成都還有寬窄巷子、琴台路、錦里、文殊坊等民俗文化風情街,科華北路、一品天下、錦華路萬達廣場、雙楠路等飲食聚集區,以及送仙橋古玩市場、跳傘塔-磨子橋電子產品市場等專業性較強的商圈。

2016年,成都市實現進出口總額410.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出口總額219.3億美元,下降8.2%;進口總額190.8億美元,增長22.9%。一般貿易出口額58.7億美元,下降22.0%;機電產品出口額175.1億美元,下降1.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145.4億美元,增長6.4%。對歐盟出口額38.6億美元,下降1.7%;對美國出口額73.2億美元,增長13.0%;對日本出口額11.6億美元,下降1.0%;對中國香港出口額23.1億美元,下降12.1%。

2016年,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食品、飲料、菸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7.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0.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0.2%,化妝品類增長13.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8.6%,通訊器材類增長27.8%,家具類增長41.0%,汽車類下降1.1%。在限額以上企業中,通過網際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392.7億元,比上年增長30.3%。年末,年成交額上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有43個,其中年成交額上10億元的市場有26個。全年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1784.5億元,比上年下降16.7%。

2016年,成都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5647.4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4949.3億元,增長10.1%;餐飲收入698.1億元,增長12.4%。按經營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5420.5億元,增長10.3%;鄉村實現零售額226.9億元,增長11.7%。

社會

科技

2007年11月2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將全國第一個“國家智慧財產權工作示範城市”稱號授予成都市。2014年,成都市專利申請、發明專利申請的數量分別為2012年的1.73倍和2.56倍,居副省級城市2位和4位,中西部城市第一,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10.3件;截止2014年底,全市累計有效註冊商標達14.7萬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98件,四川省著名商標559件,占全省40.9%,成都市著名商標604件,保持中西部城市領先優勢。此外,成都市軟體及其他作品著作權超過1萬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達到38個,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

2016年組織實施科技計畫項目3483項,年內新上科技項目2540項,其中國家級568項,省級734項。科技項目投入資金12.6億元,完成科技攻關521項,完成火炬計畫324項,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44家。共申請專利98251件,其中發明39500件,實用新型37414件。專利授權41309件,其中發明7202件,實用新型19226件。

衛生

截至2016年末,成都市擁有衛生機構985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866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23個,婦幼保健院22個。各類衛生機構床位數12.8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數12.1萬張。衛生技術人員14.8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5萬人,註冊護士6.7萬人;全年診療12762萬人次。全年無償獻血35.5萬單位。

成都市三甲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四川省骨科醫院
四川省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二醫院四川成都363醫院四川腫瘤醫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成都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簡陽市人民醫院

體育

2016全年成都籍運動員共獲得國際和全國性比賽獎牌91枚。其中在國際比賽中獲金牌15枚,銀牌5枚,銅牌8枚;在全國性體育比賽中獲金牌28枚,銀牌22枚,銅牌13枚。全市有全民健身路徑4031條,比上年增加641條;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121條,增加89條。全年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的人數736萬人。

2015年9月,成都成功舉辦第九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六屆全國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2018年6月5日,2018年“一帶一路”成都國際桌球公開賽在成都開賽。

城建

2016年末,成都市轄區建成區面積837.3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9%,城市鋪裝道路面積13194萬平方米。

文化

基礎文化設施

截至2016年末,成都市有博物館34個,文化館22個,公共圖書館22個,館藏圖書1708.7萬冊。年末全市擁有廣播電台14座,製作廣播節目18套;擁有電視台14座,製作電視節目21套。年末全市有線電視用戶400.9萬戶,其中數位電視374.6萬戶。檔案館24個,其中國家綜合檔案館21個,向社會開放各類檔案659.6萬卷。

地方特色文化

飲食
川菜,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稱號,成都出產的郫縣豆瓣被譽為“川菜之魂”,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成都著名小吃:雙流老媽兔頭、夫妻肺片、擔擔麵、龍抄手、鍾水餃、韓包子、三大炮、賴湯圓、甜水麵、傷心涼粉、軍屯鍋盔、肥腸粉等。成都著名菜品:麻婆豆腐、回鍋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口水雞、青城山老臘肉、鹹燒白、香水魚、樟茶鴨、九尺板鴨、簡陽羊肉湯、冒菜等。成都著名火鍋:皇城老媽、川西壩子、海底撈、蜀九香、大龍燚等。

教育

截至2016年末,成都全市普通高等學校56所,在校學生79.2萬人,專任教師4.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86所,在校學生24.0萬人,專任教師9776人;普通中學校602所,在校學生58.6萬人,專任教師5.0萬人;普通國小校556所,在校學生90.4萬人,專任教師4.7萬人;幼稚園2228所,在園幼兒51.4萬人,專任教師3.0萬人。

基礎教育

截至2014年末,成都市共有國小522所,招生14.20萬人,在校生74.57萬人,國小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到100.00%。全市國小專任教師4.03萬人。國小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00%,國小生師比18.49:1。國中學校368所,招生11.64萬人,在校生37.14萬人。全市國中專任教師2.98萬人,國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9.96%,生師比12.45:1。全市中等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共有學校213所,招生15.00萬人,在校學生43.65萬人。全市普通高中129所,招生6.52萬人,在校生20.59萬人,普通高中專任教師1.65萬人,生師比12.47:1,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9.10%。

成都市基礎教育(部分)學校
類別學校名稱
公辦國小成都市人民北路國小成都市泡桐樹國小西南交通大學子弟國小
成都師範附屬國小成都市鹽道街國小成都市龍江路國小
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國小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國小成都市實驗國小
成都高新實驗國小成都市成華國小成都市雙林國小
沙灣路國小成都市石筍街國小成都市建設路國小
成都市桐梓林國小成都玉林中學附屬國小成都龍舟路國小
民辦國小成都市龍江路國小(南區)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成都美視國際學校
成都師範銀都國小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棠湖中學外語實驗學校
公辦國中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成都石室聯合中學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
民辦國中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
成都西川中學成都石室外語學校
公辦高中成都七中石室中學樹德中學
列五中學成都市第八中學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四川大學附屬中學鹽道街中學
成都西北中學玉林中學成都市第二十中學校
武侯高中成飛中學成都市第十八中學
成都市鐵路中學華陽中學彭州中學
溫江中學新都一中龍泉中學
簡陽中學川化中學雙流中學
棠湖中學新津中學成都高新實驗中學
都江堰中學郫縣一中郫縣二中
金堂中學大邑中學蒲江中學
邛崍一中簡陽中學崇慶中學
中和中學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高級中學通錦中學
民辦高中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

高等教育

截至2014年末,成都市在蓉普通高等院校56所,教職工71606人,其中專任教師47463人;在校大學生729338人,其中本科生 433477人。在蓉高等院校中,部屬大學5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地方所屬大學51所(其中省教育廳所屬15所,其他部門所屬11所,市屬4所,民辦普通高等院校21所)。在蓉普通高等院校占地面積共 5175.8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達538.30億元。

成都市普通本科院校
序號學校名稱主管部門學校屬性
1四川大學教育部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111計畫、2011計畫
2電子科技大學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111計畫、2011計畫
3西南交通大學雙一流、211工程、985平台、111計畫、2011計畫
4西南財經大學雙一流、985平台、211工程
5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教育廳雙一流、211工程、111計畫
6西南民族大學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央部屬高校
7武警警官學院武裝警察部隊總部正軍級編制、2110工程
8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教育廳雙一流、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9西南石油大學四川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高校、小211工程
10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省、中國氣象局共建高校、小211工程、2011計畫
11成都中醫藥大學雙一流、四川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
12成都體育學院四川省、國家體育總局共建高校
13四川師範大學小211工程
14西華大學小211工程
15四川音樂學院中國九大音樂學院之一
16成都學院成都市教育局省市共建、以市為主
17成都醫學院四川省教育廳省屬高校
18成都工業學院
19成都師範學院
20四川旅遊學院
21四川傳媒學院民辦高校
22四川工商學院
23成都東軟學院
24成都文理學院
25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26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獨立學院
27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
28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29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30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
31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成都市專科(高職)院校一覽表
類別序號學校名稱備註
公辦專科1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2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3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4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5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骨幹高職院校
6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7成都職業技術學院
8四川財經職業學院全國大學生滿意度50強高校
9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四川省級示範高職
10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省級示範高職
11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省級示範高職
12四川管理職業學院
13四川商務職業學院
14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15四川現代職業學院
16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
民辦專科17成都藝術職業學院
18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四川省級示範高職
19四川天一學院
20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
21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22四川科技職業學院
23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24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
25四川西南航空職業學院
26四川長江職業學院
27四川文軒職業學院

生活

2018年6月,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城市夜生活指數排名,成都位居第5位。

交通

公路

2016年末成都境內公路總里程26037公

里,其中高速公路925公里。全年新改建公路(不含高速公路)2053公里。年末全市機動車擁有量466.7萬輛;其中私人擁有汽車371.2萬輛。

成都市主城區設有十陵、成都東站、成都機場、城東、城北、北門、茶店子、石羊場、昭覺寺、五桂橋、五塊石、成都商貿城、新南門等13個客運中心。

成都境內國家高速公路
G5:北京——昆明(京昆高速公路)G42:上海——成都(滬蓉高速公路)
G76:廈門——成都(廈蓉高速公路)G93:成都——重慶(成渝環線高速公路)
G0511:德陽——都江堰(德都高速公路)G0512:成都——樂山(成樂高速公路)
G4215:成都——遵義(蓉遵高速公路)G4216:成都——麗江(成麗高速公路)
G4217:成都——昌都(蓉昌高速公路)G4201:成都繞城高速公路
G4202: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公路G4203:成都第三繞城高速公路
G5013:重慶——成都(渝蓉高速公路)

鐵路

成渝線、寶成線、成昆線、達成線、遂成線5條電氣化鐵路幹線在成都交匯。高速鐵路成灌鐵路、成綿樂城際鐵路、成渝高速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通車運營。西成高速鐵路、成貴高速鐵路、成蘭鐵路、成蒲鐵路、成昆鐵路擴能改造等均在建設之中。川藏鐵路、成格鐵路、成寧鐵路納入規劃。

成都主要鐵路車站
站名簡介圖片
成都東站成都東站又稱成都東客站,是成都樞紐中最重要的客運站,是成渝地區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現代化和綜合交通樞紐,國內六大樞紐客運站之一,也是中西部最大的鐵路客運站之一和西南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站場規模14台26線。
成都站成都站俗稱火車北站,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樞紐之一,也是成都鐵路局直屬的特等站。站場規模將由既有的8台10線擴建為10台18線。
成都南站成都南站是成都市重要的區域綜合交通中心,位於武侯區,隸屬成都鐵路局成都站管轄,共有到發線9條、正線2條,車站共有5個站台。
成都西站成都西站是川藏鐵路的起點站,建成後將辦理成灌鐵路、成蒲鐵路等線路的火車客運業務。站場規模為4台8線。

航空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重要的航空樞紐、世界前50大繁忙機場、中國中西部最繁忙樞紐機場,為民航西南管理局、西南空管局駐地。成都機場是前往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昌都邦達機場和林芝米林機場等高原機場的最大中轉機場,是中國國際航空、四川航空、成都航空、中國東方航空、西藏航空、祥鵬航空的基地機場。

2015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4200萬人次,位居全國第四位,並躋出身界機場遊客吞吐量排名前30位。截至2015年12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251條,其中國內航線165條,國際(地區)定期航線86條(客運航線45條),通航國內城市192個,國際、地區城市62個。

經國務院批准,2013年9月1日起,成都口岸對45個國家外國人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持有第三國簽證和72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的聯程機票,可以在不持有中國簽證的情況下,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入境和出境,在成都市行政區劃內停留72小時。成都機場口岸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口岸後,第四個引入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口岸。

2016年5月2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後成都將成為繼上海、北京後,中國第3個擁有兩座4F級國際機場的城市。

公交

成都公交大部分為無人售票

空調公交,單程通票2元/人;少數由主城區開往郊縣的公交線路為有人售票公交,票價大多為2元/人~3元/人。所有全程在中心城區運行的公車及部分由中心城區開往郊縣的可以使用“天府通”公交IC卡,全程在中心城區運行的公車可刷次數和電子錢包,其中刷次數打5折,且在2小時內可免費換乘三次,但電子錢包僅打9折,且不享受免費換乘政策。

捷運

【主詞條:成都捷運】

運營線路在建線路待建線路
成都捷運1號線成都捷運1號線三期成都捷運8號線
成都捷運2號線成都捷運3號線二期、三期成都捷運9號線
成都捷運3號線成都捷運5號線成都捷運11號線
成都捷運4號線成都捷運6號線成都捷運17號線
成都捷運7號線成都捷運18號線-
成都捷運10號線--

旅遊

概況

成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稱號。成都擁有2項世界遺產,2項世界預備遺產,是中國中西部擁有世界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著3200年的歷史的“最中國文化名城”。

成都擁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樓、青羊宮、文殊院、明蜀王陵、昭覺寺等眾多歷史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成都也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擁有名揚四海的大熊貓基地。

2016年,成都市接待國內遊客2.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4.7%;國內旅遊收入2425.6億元,增長22.1%。組織出境旅遊人數181.6萬人次,下降6.6%;接待入境旅遊人數272.3萬人次,增長17.8%;旅遊外匯收入12.4億美元,增長15.8%。全市三星級以上飯店97家,旅行社466家。

2018年,“五一”假日期間,成都共接待遊客983.8萬人次,同比增長12.0%;實現旅遊總收入達134億元,同比增長17.3%。

2018年端午假日,四川成都共接待遊客946.5萬人次,同比增長10.4%。

景點

成都十景·新十景

成都十景&新十景
十景古堰流碧祠堂柏森青城疊翠草堂喜雨西嶺晴雪
江樓修竹文殊朝鐘天台夕暉青羊花會寶光普照
新十景大熊貓基地寬窄巷子三聖花鄉·五朵金花金沙遺址錦里
安仁古鎮黃龍溪古鎮平樂古鎮國色天鄉歡樂谷
成都主要景點
景點簡介圖片
都江堰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天府廣場天府廣場位於成都的心臟地帶,其形式與地位與北京天安門廣場相似,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武侯祠武侯祠博物館是聞名海內外的三國文化聖地,武侯祠是全國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紀念地和惟一的君臣合祀廟宇,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武侯祠始建於223年,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組成,祠內古柏森森,環境幽雅,殿宇宏偉,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唐代詩人杜甫成都故宅舊址,位於成都市區,是富有詩情畫意和竹林風光的名園。詩人杜甫於759年移居成都,歷時3年9個月,在此作詩240餘首,其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築有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少陵草堂等。草堂博物館內珍藏各種歷史資料3萬餘冊,文物2000餘件,是研究“詩聖”杜甫的珍貴資料。杜甫草堂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嶺雪山西嶺雪山位於成都市大邑縣境內,距成都僅95公里,總面積375平方公里,屬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因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千古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而得名。景區內有終年積雪的大雪山,主峰苗基嶺海拔5353米,為成都第一峰。
金沙遺址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青羊大道,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首項重大考古發現,被評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遺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燦爛輝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餘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藝精美的金玉印飾品和翡翠飾品以及大量的陪葬品。該遺址文化與廣漢三星堆遺址文化一脈相承,前後銜接,是中國考古史上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成就。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蜀王陵蜀王陵位於成都東郊,以僖王陵為代表的蜀王陵墓葬群擁有富麗堂皇的地宮建築巧奪天工的精美雕刻,而被專家譽為“中國古代陵墓中最精美的地下宮殿”。明蜀王陵的發現,對於了解明代藩王陵寢制度以及建築、雕刻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1996年,明蜀王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羊宮青羊宮是全國著名道教宮觀之一,位於成都市區,始建於唐,現存殿宇建於清代。主要中國建築有靈祖殿、混元殿、八卦亭、無極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荊台等。青羊宮是研究該國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場所。
昭覺寺昭覺寺是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是四川重點佛教寺院,也是該國重點的佛教活動場所,素有川西“第一禪林”之稱。昭覺寺自唐創建以來,高僧輩出,在1989年由昭覺寺主持清定法師重建了大雄寶殿、圓通殿、中鼓樓及念佛堂,使之成為西南規模最為宏大、壯觀的寺院之一。
文殊院文殊院為清代川西“四大叢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園塔”,宋時名“信相寺”,明時毀於戰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後改稱“文殊院”。寺內藏有自唐宋以來古今名人書畫500餘件,珍藏各類經書12萬餘冊,還有自漢代以來的碑刻、雕、刺繡等實物珍品。
望江樓公園望江樓公園位於成都市東門外九眼橋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積176.5畝,園內岸柳石欄,波光樓影,翠竹夾道,亭閣相映,主要建築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先後在此建起來的。民國時闢為望江樓公園,成為市內著名的風景點。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寬窄巷子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該區域在保護老成都原真建築的基礎上,形成以旅遊、休閒為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濃郁巴蜀文化氛圍的複合型文化商業街,並最終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內涵的“天府少城”。
永陵博物館永陵博物館座落與成都市青羊區,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俗稱王建墓,也是我國所知的唯一建築於地面之上和第一個經過正式發掘的帝王陵墓。
百花潭公園百花潭公園位於成都西郊浣花風景區,與青羊宮、杜甫草堂相鄰,占地約135畝。公園得名於《蜀中名勝記》,詩聖杜甫在此留下了“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的名句。

遺產保護

成都市世界遺產
名稱遺產類型所在區縣評定時間
都江堰—青城山文化遺產都江堰市2000年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自然遺產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縣、邛崍市2006年
中國白酒老作坊(預備)文化遺產錦江區未定
古蜀文明遺址(預備)文化遺產青羊區未定

文物保護

截至2013年,成都市共有3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處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2處成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都市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截至2013年5月13日)
景點時代所在區/縣批次
武侯祠武侯區第一批
杜甫草堂青羊區第一批
王建墓五代前蜀青羊區第一批
都江堰秦至清都江堰市第二批
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1913年青羊區第三批
什邡堂邛窯遺址隋至宋邛崍市第三批
明蜀王陵龍泉驛區第四批
楊升庵祠及桂湖新都區第四批
劉氏莊園清、民國大邑縣第四批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新石器時代新津縣、郫縣、溫江區、都江堰市、崇州市第五批
十二橋遺址商至西周青羊區第五批
古蜀船棺合葬墓東周青羊區第五批
寶光寺新都區第五批
石塔寺石塔邛崍市第五批
觀音寺新津縣第五批
罨畫池崇州市第五批
水井街酒坊遺址明、清錦江區第五批
金沙遺址商至周青羊區第六批
孟知祥墓五代後蜀成華區第六批
淮口瑞光塔金堂縣第六批
望江樓古建築群武侯區第六批
洛帶會館龍泉驛區第六批
蒲江石窟南北朝至清蒲江縣第六批
邛崍石窟唐至宋邛崍市第六批
江南館街街坊遺址唐至宋錦江區第七批
玉堂窯址唐、北宋都江堰市第七批
茶馬古道唐至民國邛崍市、蒲江縣、都江堰市第七批
靈岩寺及千佛塔唐至清都江堰市第七批
灌口城隍廟都江堰市第七批
奎光塔都江堰市第七批
壽安陳家大院溫江區第七批
青城山古建築群清至民國都江堰市第七批
北周文王碑及摩崖造像南北朝至清龍泉驛區第七批
平安橋天主堂1904年青羊區第七批
四川大學早期建築1913~1954年武侯區第七批
新場川王宮1926年大邑縣第七批

著名人物

姓名朝代備註
卓文君西漢西漢才女
揚雄西漢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嚴君平西漢道家學者,思想家
常璩東晉東晉史學家
楊玉環後人評價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薛濤唐朝才女,詩人
袁天罡星象學家、相士、道士、風水大師、預言家
花蕊夫人五代十國五代十國詩人,才女
歐陽炯五代後蜀五代後蜀詞人
黃筌五代西蜀五代西蜀畫家
王珪北宋北宋名臣,宰相。封歧國公
圓悟克勤宋代高僧
王小波北宋農民起義領袖
張俞北宋文學家、詩人,《蠶婦》作者
范祖禹史學家
薩守堅宋代著名道士
魏了翁南宋南宋學者,慶元五年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
楊慎明正德六年狀元。明代文學家,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岳鍾琪清代名將
羅應旒清代抗日名將
巴金近現代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彭家珍辛亥革命烈士
吳虞啟蒙思想家、學者
劉湘民國時期四川著名軍閥
李易峰演員、歌手、製片人
王光祈音樂學家,社會活動家
李劼人小說家,翻譯家
周太玄生物學家、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
釋昌圓佛教高僧,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李一氓中國共產黨高級幹部、詩人、書法家
戚薇歌手、演員、主持人
張靚穎歌手
李宇春歌手、音樂創作人、演員、演唱會導演
張傑歌手
岳紅演員
楊紅櫻兒童文學作家
劉適蘭女子西洋棋名手、國際特級大師
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中國民生銀行副董事長
官慶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李錦斌安徽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省長、黨組書記

城市榮譽

榮譽稱號榮獲時間
國家衛生城市1993年
國家森林城市2006年12月
中國最佳旅遊城市2007年02月
中國最佳商務城市2007年10月
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2009年01月
全國文明城市2009年01月
世界美食之都2010年02月
低碳中國貢獻城市2010年01月
十大品牌會展城市2010年07月
國際形象最佳城市2010年08月
中國愛心城市2010年10月
福布斯未來10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第一名2010年10月
中國民生成就典範城市2011年07月
2011中國十佳優質生活城市2011年08月
最中國文化名城2011年09月
最佳休閒城市2011年10月
中國軟體名城2012年02月
第三屆中國軟科學獎2012年10月
中國最佳休閒城市2012年10月
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2013年11月
十大節慶城市2013年11月
首批全國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5年08月
中國最佳表現城市第一名2015年09月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2015年10月
2016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六名2016年10月
2013—2016年度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優秀城市稱號,並獲最高獎項“長安杯”2017年9月
2017年度中國十大品質休閒城市2017年11月
2017美麗山水城市2017年12月
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017年12月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7年12月
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2017年12月
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7年12月
2017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第十位2018年3月
首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2018年3月
首個樓宇經濟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2018年4月
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第1位2018年4月
“2017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正式公布,成都排名第4位。2018年5月
《中國數字經濟指數2018年度報告》在數字經濟指數的城市中,成都排名第5位2018年5月

2018年4月28日,國務院辦對2017年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深化創新驅動、最佳化營商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取得明顯成效的市縣區予以督查激勵,成都市在列。

2018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公布首批12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名單,成都市在列。

2018年6月,成都獲授“中國醫美之都”稱號。

2018年6月,成都獲得“首批國家守信激勵創新試點城市”暨全國守信激勵創新獎。

2018年6月,四川脫貧攻堅考核結果出爐,黨委政府脫貧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好的市(州)共有8箇中,成都在列。

對外交流

領事館

領事機構協定達成時間開館時間領事區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1980年09月17日1985年10月16日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
德國駐成都總領事館2003年12月01日2004年12月05日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韓國駐成都總領事館2004年01月21日2005年02月26日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泰國駐成都總領事館2004年10月10日2005年04月12日四川、重慶
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2005年07月18日2006年11月11日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館2006年04月13日2006年05月四川、陝西、重慶
巴基斯坦駐成都總領事館2006年11月24日2007年04月19日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菲律賓駐成都總領事館2008年11月25日未開館四川
斯里蘭卡駐成都領事館2009年09月28日2009年12月15日四川、雲南、貴州、陝西、重慶
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2012年11月26日2013年07月30日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館2010年11月19日2014年11月17日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紐西蘭駐成都總領事館2014年07月31日2014年11月12日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印度駐成都總領事館2015年05月15日待開館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波蘭駐成都總領事館2015年05月07日2015年06月18日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捷克駐成都總領事館2015年07月14日2015年09月08日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瑞士駐成都總領事館2016年09月01日待開館四川、雲南、貴州、重慶

友好城市

城市國家締結時間友好城市國家締結時間
蒙彼利埃法國1981-06-22海法市以色列2013-06-27
盧布爾雅那斯洛維尼亞1981-10-26謝菲爾德英國2010-03-23
林茨市奧地利1983-07-05漢堡市德國2010-08-13
甲府市日本1984-09-27伏爾加格勒俄羅斯2011-05-27
菲尼克斯美國1987-05-13弗拉芒·布拉邦省比利時2011-05-27
溫尼伯加拿大1988-02-24芬戈郡愛爾蘭2011-05-27
馬林市比利時1993-09-25檀香山美國2011-06-13
巴勒莫義大利1999-12-03馬斯特里赫特荷蘭2012-09-01
金泉市韓國2000-11-07珀斯澳大利亞2012-09-01
棉蘭市印度尼西亞2002-12-17霍森斯丹麥2012-09-13
亞特蘭大美國2007-09-06清邁市泰國2013-06-07
達拉那省瑞典2004-04-26班加羅爾印度2013-10-23
波恩德國2009-03-25哈密爾頓紐西蘭2014-08-26
琅勃拉邦寮國2017-03-15
《成都市友好城市名單》資料來源

地方政策

2018年4月,成都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的實施意見》,今後早市晚市周末集市不算無證無照經營。

2018年4月,成都市在港澳通行證可24小時自助簽注、立等取證的基礎上,台灣通行證目前也可通過同樣的便捷方式辦理。至此,成都辦理出國(境)證件實現只跑一次就能搞定。

2018年5月8日,《成都市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若干支持政策(徵求意見稿)》正式公布。《支持政策》明確了人才、融資、政府採購機會、新經濟企業俱樂部、場景供給、政務服務六個方面的普惠政策。

2018年5月15日,成都實施房產新政,限購對象從自然人變為家庭,二手房取得不動產權證滿三年才可交易,搖號升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