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

21、中國小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29、中國小體育教學研究 10、中國小法制教育研究

業務範圍

開展學校文化建設理論研究和實驗活動;組織學術活動、交流學校文化建設發展改革經驗,組織對學校教育科研與實驗成果的鑑定與推廣;編輯出版學校文化建設研究和經驗成果等書刊及教材;樹立典型,建立學校文化建設示範實驗基地學校;承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交付的工作,組織開展專題調研、教育評價、業務培訓、諮詢服務等活動,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教育政策決策諮詢服務;開展與學校文化建設有關的活動;開展對港澳台地區及對外教育學術交流與合作等。

專家團隊(部分)

盧元鍇教授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在教育管理領域產生深遠影響的《校長學》、《學校文化學》作者
査有梁研究員 全國教育規劃領導小組成員、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原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人才研究所所長
楊興平先生 成都市政協副主席、致公黨四川省委副主委、致公黨成都市委主委、原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
祝小寧教授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市政府特聘專家、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研究會會長)
嚴培堅先生 四川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會長、原四川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副廳級巡視員(副會長)
李鎮西博士 當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學博士、政府專家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十傑教師提名、“中國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
朱祥烈先生 成都市優秀校長、四川省優秀校長、第二屆全國百名優秀校長、成都師範銀都國小校長

“十二五”規劃課題申報通知

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十二五”規劃課題申報通知
各市(州)區縣教育局、各中國小校: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精神和《四川省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2010-2020年)》要求,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制定了《“十二五”規劃課題指南》,現已發布,並開始受理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單位課題的規劃和選題的醞釀
各單位要根據各自“十二五”發展目標,認真部署“十二五”期間本單位課題的布局,兼顧統領性總課題、學科課題的關係。認真分析學校實際,結合教育發展趨勢,借鑑《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十二五”規劃課題指南》(附後),做好選題的醞釀與申報。本課題指南目錄根據研究內容對課題進行大致分類,每一大類中有若干細目。所列細目只是對研究方向的基本把握,不一定作為課題題目,各申報單位應結合具體情況,參考本指南確定具體的研究方向和課題題目,避免重複申報,提高成功率。
二、課題申報條件
1.申報人必須具有中學中、高級專業職稱、國小、幼稚園高級教師以上專業職稱,有能力承擔、組織、指導課題實施。
2.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團體會員學校優先考慮申報。
三、課題申報數量、程式
1.每所中國小校限報2—3項課題。
2.每項課題需填寫《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十二五”規劃課題申請書》(一式三份),並交課題方案(一式三份),報研究會秘書處。
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秘書處
2011年3月28日
附屬檔案:
《四川省學校文化建設研究會“十二五”規劃課題指南》
一、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1、教育應對國際化、區域化發展戰略研究
2、學校特色教育發展道路研究
3、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研究
4、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
5、地方教育發展規劃研究
6、學校發展戰略研究等
二、教育現代化研究
1、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教育強市研究
2、實現區域高水平教育現代化研究
3、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究
4、區域性教育城鄉一體化的研究
5、普通高中優質多元化研究
6、學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研究
7、終身學習教育體系及以社區為單位的學習型城市的實踐研究
8、現代學校制度研究
9、中國小教育公平實踐研究
10、中國小辦學規模研究
11、學校辦學體制多元化的研究
12、關於中國小集團化辦學研究
13、流動人口子女在流入地義務教育後升學考試研究
14、流動人口子女社會融合教育研究
15、中外教育思想、理論、思潮的研究
16、信息技術對中國小教育發展的影響研究等
三、學校文化建設研究
1、學校辦學特色提煉研究
2、學校發展規劃研究
3、學習型學校建設研究
4、教師教科研共同體建設研究
5、家校合作研究
6、學校創新文化建設研究
7、學校尊重文化建設研究
8、學校感恩文化建設研究
9、學校法制文化建設研究
10、學校開放文化建設研究
11、學校合作文化建設研究
12、學校書香文化建設研究
13、學校綠色文化建設研究
14、學校科技文化建設研究
15、學校傳統文化建設研究
16、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研究
17、學校德育文化建設研究
18、青少年同伴交往問題研究
19、文化多元與學校德育實效研究
20、良好班級文化建設研究
21、學校制度革新研究
22、師生行為標準研究
23、巴蜀文化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改革的研究等
四、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
1、中國小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研究
2、國際中國小課程比較研究
3、新課程改革實施難點及改進研究
4、中國小精品課程建設研究
5、中國小特色課程開發研究
6、中國小不同教學流派研究
7、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銜接問題研究
8、減輕中國小過重學業負擔的實踐研究
9、創新中國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10、新課程下有效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研究
11、中國小綜合實踐課程的實踐與研究
12、中國小學科教育思想、學科思維與教育方法研究
13、中國小校本課程實踐與研究
14、中國小網路課程實踐與研究
15、新技術新媒體環境下教學方式變革研究
16、中國小學科教學法的比較研究
17、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
18、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
19、優秀學生的教育培養方式的研究
20、中國小學科基地建設研究
21、中國小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22、中國小建設學習共同體的實踐研究
23、各學科有效教學的標準與評價研究
24、中國小教學資源開發與共享研究
25、中國小語文、數學、英語、思品教學研究
26、中國小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教學研究
27、中國小音樂教學研究
28、中國小美術教學研究
29、中國小體育教學研究
30、中國小寫字與書法教學研究等
五、學校管理研究
1、現代學校制度管理研究
2、中國小校長專業化發展研究
3、中國小民主管理制度與建設研究
4、中國小辦學體制改革模式的實驗研究
5、校長領導力建設研究
6、發揮名校輻射作用的機制研究
7、教師崗位分類管理研究
8、中國小校長與教師流動的實踐研究
9、各地中國小規範化辦學管理研究
10、中國小班集體管理研究
11、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研究
12、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設研究
13、中國小圖書館建設與管理研究
14、中學理化生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研究
15、校務信息管理平台的架構研究
16、學校建設標準研究
17、學校品牌建設研究
18、中國小辦學特色研究
19、中國小後勤管理工作研究
20、教育突發事件危機應對能力研究
21、學校(班級)適度規模研究
22、小班化教學實踐與研究
23、教學管理模式研究
24、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研究
25、學校正當競爭機制研究
26、特殊兒童全納教育研究
27、特殊教育學校專業化研究
28、殘疾學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
29、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分類研究等
六、素質教育研究
1、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
2、適合學生的教育模式研究
3、區域推進素質教育行動研究
4、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政策、法規與制度保障研究
5、學生學習共同體建設研究
6、中國小素質教育評價研究
7、中國小特色學校建設、評估研究
8、中國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研究
9、中小學生藝術綜合素質培養與提高的研究
10、中小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研究
11、以人為本的學習評價制度研究
12、以人為本的教師評價制度研究
13、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模式研究
14、學生閱讀、計算和表達能力培養研究
15、研究性學習指導研究
16、少教多學模式研究
17、個性化作業設計研究等
七、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1、名校長、名教師成長個案研究
2、名師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研究
3、特級教師的成長與再發展研究
4、中國小名師工作室研究
5、名校長、名教師、名園長評價機制的研究
6、中國小師德現狀與師德教育的研究
7、中國小教師專業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8、教師自主發展機制的研究
9、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研究
10、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研究
11、中國小教師心理調適研究
12、中國小、幼兒教師校本培訓的研究
13、中國小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的研究等
八、德育研究
1、品格與公民教育實踐模式研究
2、中國小德育實效性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3、中國小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行動研究
4、在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
5、中國小“公民教育”研究
6、中國小專題德育活動設計及其實踐研究
7、中國小理想教育的行動研究
8、中小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的研究
9、中小學生禮儀教育研究
10、中國小法制教育研究
11、中小學生團隊精神培養研究
12、社區、家庭、學校德育三結合研究
13、新時期中國小革命傳統教育研究
14、中國小學生社團建設研究
15、中國小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研究
16、中國小德育課程實效性研究
17、中國小班主任工作的研究
18、共青團、少先隊工作實效性的探索與研究
19、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20、網路環境下中國小德育研究
21、青少年校外德育資源的開發與套用研究
22、滿足不同需求學生的教育個案研究
23、優秀民俗文化的傳承教育研究
24、大眾娛樂文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研究
25、現代傳媒文化對學校教育的影響研究
26、現代傳媒對學生道德影響的調查研究
27、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研究
28、親職教育的個案研究
29、教師家訪工作的研究
30、學校家長會的特點、功效與適用範圍的研究
31、青少年文明素養與行為研究
32、學生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育人功能研究
33、學生社會責任感養成研究
34、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研究
35、學生環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等
九、教育心理研究
1、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研究
2、中國小心理健康監測機制研究
3、中國小積極心理教育研究
4、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
5、中國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其對策研究
6、學生自我認同、心理和諧教育研究
7、學生心理健康評價標準研究
8、教師素養及行為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
9、家長素質及教育方式對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
10、構建中國小心理諮詢服務體系研究
11、學生學習心理輔導研究
12、中國小學生應激和抗挫折心理訓練研究
13、優秀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行為方式的個案研究
14、校園環境對學生主體人格影響的研究
15、中學生青春期教育研究
16、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研究
17、學生認知診斷技術研究
18、學生孤獨症、多動症、抑鬱症等異常行為干預研究
19、學生焦慮、厭學的心理疏導研究
20、學生壓力管理研究
21、學生心理發育特徵研究
22、學生領導能力培養研究
23、學生性別角色社會化教育研究等
十、職業技術教育研究
1、國家示範性職業學校建設研究
2、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研究
3、工學結合有效模式及政策制度研究
4、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5、職業教育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研究
6、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性向測驗研究
7、各類職業教育定位、功能研究
8、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研究
9、能力導向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研究
10、中職和高職教育有效銜接研究
11、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研究等
十一、自選課題
凡不在上述課題範圍內明確表述的研究選題,即為自選課題。研究者可根據教育改革與發展不斷變化的形勢和學校文化建設的需要,根據自身研究基礎和研究力量,提出具有研究價值和意義、具有特色和優勢、創新程度較高的選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