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研究生院

四川大學研究生院

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於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兩次“強強合併”組建而成。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學2000年6月試辦研究生院,2004年5月24日正式建立研究生院。四川大學研究生院下設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研究生培養教育辦公室、學位辦公室、“985工程”和學科建設辦公室以及綜合科。

基本信息

四川大學簡介

四川大學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1960年,原四川大學成為國家首批全國重點大學,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2000年,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現已發展為學科門類齊全,覆蓋了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等12個門類的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珠峰計畫”、“卓越計畫”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全國重點的綜合大學,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而四川大學研究生院是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四川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會長單位,中國研究生院院長聯繫會成員單位,1999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授予“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先進集體”稱號。

詳細介紹

四川大學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和培養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14年原華西協合大學(華西醫科大學前身)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開始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1920年開始授予博士學位,1939年原四川大學開始招收研究生,到1949年,僅華西協合大學就授予博士學位584人。1981年,四川大學成為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4年首批開展博士生指導教師自審試點工作,1995年被特批進行碩士學位授權點自審試點工作。四川大學是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學校、國家“211工程”“九五” 和“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學校、國家教育振興行動計畫重點建設的學校、也是中央確定的首批21所副部級學校之一。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四川大學已成為我國學科門類較齊全、學科結構較合理,具有較大規模的研究生培養基地。學校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30個,專業學位8個,本科專業118個。四川大學也是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招生單位。截至2006年8月,在校研究生16117人。具有先進教學設施的19500平方米研究生專用教學大樓已於2003年9月投入使用,根本改善了研究生的學習條件。

師資隊伍

四川大學四川大學

現有教授(級)1195人、副教授(級)2204人;兩院院士9人、特聘院士22人、學校傑出教授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學科評議組成員17人、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12個、講座教授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0人(其中A類23人、B類7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2005年,全校科研經費達70154萬元,其中理、工、醫等自然科學到校科研總經費65136萬元,社科經費5018萬元。從開展全國百篇優秀論文評選工作以來,我校有6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組成

四川大學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現有國家重點學科15個、“211工程”“十五”重點建設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6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其他中心7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中心67個;博士後流動站21個;國家級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6個;學校也是全國高校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知識保護產權試點大學、設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已建設完成四川大學科技創新中心和綿陽科技園孵化大樓。現有教授(級)1195人、副教授(級)2204人;兩院院士9人、特聘院士22人、學校傑出教授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學科評議組成員17人、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12個、講座教授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0人(其中A類23人、B類7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2005年,全校科研經費達70154萬元,其中理、工、醫等自然科學到校科研總經費65136萬元,社科經費5018萬元。從開展中國百篇優秀論文評選工作以來,我校有 6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重點學科

四川大學現有國家重點學科15個、“211工程”“十五”重點建設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6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其他中心7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中心67個;博士後流動站21個;國家級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6個;學校也是全國高校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知識保護產權試點大學、設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已建設完成四川大學科技創新中心和綿陽科技園孵化大樓。

負責人

姓名 職稱 職位

魏於全 院士 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兼)

左衛民 教授 博士生導師 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謙明 教授、博士生導師 “985工程”和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 研究生院副院長(兼)

馮小明 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生院副院長

趙修榮 副研究員 研究生院副院長

楊志剛 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生院副院長

朱天 副教授 學位辦公室主任

高偉 副研究員 “985工程”和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

機構職能

綜合科

研究生院日常工作。專業學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工作,代管學校下撥研究生經費。

招生辦公室

博士生、碩士生和專業學位(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計畫制定、招生宣傳、報名、命題、考務工作、研究生錄取工作。

培養辦公室

1. 研究生培養管理工作:博士生、碩士生、專業學位生培養方案及個人培養計畫的制定和審核,課程建設、創新能力培養、培養過程的質量監控;

2. 研究生教學任務管理工作:博士生、碩士生、專業學位生教學及教室安排、課程成績登記管理;

3. 研究生學籍管理工作:博士生、碩士生、專業學位生報到、註冊登記,休、復、轉、退、提前、延期畢業工作。

“985工程”和學科建設辦公室

1. 規劃:根據學校的發展目標對學科建設目標規劃;

2. 建設:按照學科建設規劃和“985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規划進行學科建設;

3. 申報:組織國家、省部級重點學科申報;組織一級學科和博士、碩士點的申報;組織“985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的立項申報;組織專業學位的申報等;

4. 評估:組織學科建設與“985工程”建設的檢查評估、組織學位授權點和專業學位的評估檢查。

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辦公室

1. 四川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日常工作;

2. 學校全日制學生學位授予管理(包括博士、碩士學位的各項常規管理及學士學位授予的政策調整及特殊問題處理等);

3. 同等學力申請博士、碩士學位和成人(繼續)教育本科生申請學士學位的管理;

4. 專業學位的申請與授予管理;

5. 博士、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選聘、上崗資格審核等導師隊伍建設工作;

6. 優秀博士論文評選及獎勵、資助以及博。碩士論文的抽查等工作;

7. 國務院學位辦、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及四川省學位辦交辦工作;

8. 全國有關學位授權單位委託事項。

發展

四川大學正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不斷創新辦學理念,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把人才培養質量視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中國一流的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而努力奮鬥。

科研概況

現有教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0人(其中A類23人、B類7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
2005年,全校科研經費達70154萬元,其中理、工、醫等自然科學到校科研總經費65136萬元,社科經費5018萬元。從開展中國百篇優秀論文評選工作以來,我校有6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學科排名

2009年教育部一級學科排名中川大9個一級學科進入前5名,19個學科進入前十名,數量穩居全國前九

醫學部分

口腔醫學第一名 臨床醫學第五名 基礎醫學第五名 中西醫結合第三名 藥學第六名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第六名

工學部分

生物醫學工程第三名 紡織科學與工程第五名 輕工技術與工程第二名 核科學與核技術第五名 水利工程第七名 冶金工程第九名 光學工程第十名 材料科學與工程第十二名 化學工程第十名 航空與宇航科學第十一名 環境科學與工程第十七名  力學第十九名 建築學第二十名

文科部分

中國語言文學第五名 歷史學第十名 法學第十四名 理論經濟學第十一名 新聞傳播學第十三名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第十名 公共管理第十四名

農學部分

農業工程第九名 植物保護第七名

理學部分

數學第十一名 物理學第十一名 化學第十五名 生物第十四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第十八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