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網球公開賽

溫布爾頓網球錦標賽、法國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和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被稱為世界四大網球公開賽。它是每年一屆的最為重要的世界性網球單項比賽,世界各地的職業選手均視獲得這四大比賽桂冠為最高榮譽。網球四大滿貫是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簡稱。歷史上首位網球四大滿貫的得主是唐納德·布吉,他在1938年獲得。

四大網球公開賽

溫布爾頓網球錦標賽法國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被稱
世界四大網球公開賽。它是每年一屆的最為重要的世界性網球單項比賽,世界各地的職業
選手均視獲得這四大比賽桂冠為最高榮譽。

溫布爾頓網球錦標賽

溫布爾頓網球錦標賽是現代網球史上最早的比賽,由全英俱樂部英國草地網球協會於1
877年創辦。首次正式比賽在該俱樂部位於倫敦西南郊的溫布爾頓總部舉行,名為"全英草地
網球錦標賽"。首屆比賽只設男子單打,冠軍獎盃叫"挑戰杯"。1879年增加男子雙打,188
4年增加女子單打,1899年又增加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1901年才接受國外選手參賽,當時只
限於英國自治領地的小 國參加,1905年正式開放,美、法等國選手才跨海而來參加比賽。19
22年進行了兩項改革,是修建可容納1.5萬觀眾的中央球場,二是廢除了"挑戰賽",從這一
年起要取得冠軍,男子 必須從第l輪打起,連勝7場比賽,女子必須連勝8場比賽。1968年國
際網聯同意職業選手參加 該項比賽,同時組織者還募集巨額獎金,吸引全世界一流好手參加,
故競技水平逐年提高。凡 奪得各個單項比賽第1名的,即為該項目的世界冠軍。因此,比賽
期間精華薈萃、好手雲集, 爭奪十分激烈,它體現了網球技術的最高水平和發展趨勢。當今
溫布爾頓的比賽,觀眾可達30萬人以上,而觀看電視實況轉播的人則在5億以上。溫布爾頓網
球錦標賽獎金逐年提高,1984年男子單打冠軍獎金為10萬英鎊、女子單打冠軍為9萬英鎊。19
85年男單冠軍獎金為13萬英鎊。1987年男單冠軍獎金為15.5萬英鎊。1991年 男單冠軍獲24
萬英鎊,女單冠軍獲21.8萬英鎊,連第1輪遭淘汰選手也可獲得一筆獎金,男子3600英鎊,女
子2790英鎊。高額獎金使溫布爾頓網球錦標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使這項競賽活動百年不衰。
到1995年為止,溫布爾頓網球錦標賽已舉辦109屆,其中由於兩次世界大戰停賽lo次,若從187
7年開賽算起,至今已有119年的歷史。該比賽於每年6月最後一周至7月初定期舉行,已經形成
傳統。

法國網球公開賽

法國網球公開賽是與溫布爾頓錦標賽一樣,在世界網壇上享有盛名的傳統比賽。它始於18
91年,比溫布爾頓錦標賽晚14年,通常在每年5月下旬至8月上旬舉行,是繼澳大利亞公開賽之
後,當年第二個進行的公開賽。比賽地點設在巴黎西部一座叫羅蘭-卡羅斯的大型體育場內 ,
1927年自從該地成了法國網球公開賽賽場後,一直成為世界著名網球運動員嚮往的聖地,獲得
這個公開賽桂冠的選手,與溫布爾頓冠軍一樣名震世界。 法國公開賽已經100周年,在過去百
年,除兩次世界大戰被停賽11年外,其餘90年均每年舉行一屆。開只限本國人參加,到1925年
後對外開放,成為公開賽。該比賽規 定每場比賽採用5盤3勝淘汰制,羅蘭-卡羅斯球場屬慢速紅
土球場,利於底線對抗,所以一場比賽打上4個小時是習以為常的。在這樣的球場要獲得優勝是
不容易的,運動要求有超群的技術和驚人的毅力。獲男子單打錦標最多的是瑞典選手博格,他
在1974年至1981年8年中 ,8次奪冠。1989年的法國公開賽,17歲的美籍華裔選手張德培爆出八
十年代大冷門。他先後挫敗倫德爾和埃德伯格,成為這個公開賽最年輕單打冠軍,也是第一位亞
洲血統的選手獲 此殊榮。女子單打埃弗特、納英拉蒂諾娃、格拉英等當代明星奪過獎盃。而埃
弗特在1974至1986年的12年間,曾7次奪標,創造了這個公開賽的紀錄。

美國網球公開賽

美國網球公開賽首屆比賽只有男子單打,於1881年在美國羅得島新港舉行,每年舉辦 一屆,
通常在8-9月間。開始名為"全美冠軍賽",1815年起移至紐約林山進行比賽,1970年 改名為全
美公開賽。1968年被列為四大公開賽之一,是一年中最後舉行的大賽。由於美國網球 的地位和高
額獎金,以及中速硬地場地,吸引眾多好手參加。它的影響雖比不上溫布爾頓錦標賽,卻高於澳
大利亞甚至法國公開賽。據世界網球雜誌統計,1989年美國公開賽涉及的金錢往來總額達1億美
元,男、女單打冠軍均可得35萬美元的獎金。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四大公開賽中最遲創建的賽事,從1905年創辦至今也已經有、100年
歷史,賽地在墨爾本,安排在1-2月舉行,它是每年最早開賽的四大事。由於賽地遠離歐美大陸,
賽事又在年初舉行,時值當地盛夏,氣候奇熱,歐美好手都不願長途跋涉冒暑去參加比賽,因此
它是最乏吸引力的比賽。然而到1968年,國際網球職業化,它被列為四大公開賽之一 以後,得
分和獎金均高於一般巡迴賽事,其身價才有所抬高。在創辦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公開賽的冠軍
均為本地人獲得。從二次大戰後的1948年起,到1978年,男、女單打冠軍多為澳大 利亞選手奪
得,而進入八十年代後,卻又沒有一名本地選手有幸獲此殊榮。澳大利亞網球,特 別是男子網
球也曾有過輝煌年代,從1950年至1987年的17年間,澳大利亞男隊贏得過15次戴維斯杯賽冠軍,
因而,它在四大公開賽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情理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