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娃娃

四喜娃娃

“四喜娃娃”造型是一對活潑可愛的娃娃繫著肚兜,一手拿著芭蕉扇,一手緊握金元寶,呈現出調皮嬉鬧的神態。經過巧妙組合,兩個娃娃轉化成四童戲耍。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孩童或立或臥,或背或對,相互構成四個完整的孩童,這正是“四喜娃娃”構思精巧獨特之處。

基本信息

簡介

四喜娃娃是利用連體適形造型法而制出的民間玩具。人們將它擺在家中或掛在身上,以期招來福喜

描述

四喜娃娃”造型是一對活潑可愛的娃娃繫著肚兜,一手拿著芭蕉扇,一手緊握金元寶,呈現出調皮嬉鬧的神態。經過巧妙組合,兩個娃娃轉化成四童戲耍。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孩童或立或臥,或背或對,相互構成四個完整的孩童,這正是“四喜娃娃”構思精巧獨特之處。據文物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四喜娃娃”的造型年代久遠,早在唐代,就有了銅質四喜娃。明以前主要是剪紙的形式,明以後出現銅鑄、陶質、木質、玉雕、瓷質、泥質等多種表現形式。清朝乾隆時史書載,當時婚嫁禮俗中,“四喜娃娃”以“喜神”供奉,在民間極受喜愛。
“四喜娃娃”的“四喜”有兩種說法。普遍的觀點認為,由於兩童組合形成四個,該娃娃造型又在我國古代民間婚嫁中作為吉物,“四喜娃娃”由此得名。還有一種頗具傳說故事性的解釋:明代有個解元解晉,有一次皇帝召集眾才子,讓他們每人製作一個手工藝品,並解釋自己作品的內涵。解晉靈機一動,構思了這個“四喜娃娃”造型。皇帝問他何為“四喜”,解晉隨口答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此乃人生四喜,故名‘四喜娃娃’。”

洋娃娃系列

洋娃娃,原本意指用布或塑膠製成的西方小孩形象的玩偶,後來泛指模仿人、動物造型的玩偶,又稱作布偶、娃娃。是兒童主要的玩具之一,但也有許多成年人將收集洋娃娃當作興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