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良斌

嚴良斌

“毛派”1996年開展的“人民戰爭”打破了尼泊爾長期保持的安寧和平靜。 2001年11月21日,“毛派”在尼泊爾西部的羅爾帕成立了“人民革命聯合政府”,並將游擊隊改名為“人民解放軍”。 從此,反政府武裝開始向尼泊爾的正規軍發動襲擊和進攻。

嚴良
嚴良斌,生於湖南,畢業於西北大學,算是個時代的局外人,2004年,他以旅遊簽證進入尼泊爾,並且輾轉加入了尼泊爾的毛派游擊隊,成為游擊隊中唯一的中國人。 2005年,他親自參加毛派襲擊當地一個警察局的武裝活動,並且受了傷,去年,他的訊息傳回了國內,人們對現在仍然存在這樣一位充滿浪漫主義的年輕中國人感到驚訝!
嚴良斌嚴良斌

嚴良斌語錄:在尼泊爾,你可以用武器追求你自己認定的真理和正義
掃盲:一九九六年,毛派游擊隊開始從尼泊爾鄉間竄起,目的在推翻尼泊爾的君主體制。尼泊爾王室歷經滅門,再 加上尼泊爾實施多黨制,內閣更迭頻繁,政局動盪,反王權浪潮是毛派游擊隊的崛起原因。 所謂毛派就是該組織把毛澤東思想奉為指導方針,並貫徹到一切行動中去。 不過中國政府並不支持游擊隊。相反倒支持政府鎮壓游擊隊。 如果這事發生在30年以前,那么前來接收這批武器的肯定是信奉毛澤東的游擊隊員,因為腐朽的國王不僅是應該被打倒的對象,而且游擊隊武裝也是中國積極支持的對象,更不要說這事發生在接壤的鄰國。然而世道滄桑,中國已經或正在從第三世界中造反的農民轉變成願意維護現存世界秩序的"紳士",因此,與尼國王聯手成為必然的選擇,不知尼泊爾的毛派游擊隊是否能夠領會到這一點?好在國際歌中有唱道: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他們也只能靠自己:成者王,敗者寇了。 去年有18輛裝滿武器彈藥的卡車被從中國輸送到尼泊爾。中國軍方護送這批卡車到西藏邊界,身著便衣的尼泊爾部隊接管了這些卡車。自從賈南德拉國王在06年 2月接管政權之後,美國、英國和印度暫停了軍事援助,尼泊爾轉向中國尋求武器。尼泊爾政府尚沒有對這批軍需物資做出任何正式的確認。bbc在加德滿都的記者沙馬說,在與夢想建立一個共產黨共和國的反叛勢力的鬥爭中,獲得外部援助對於尼泊爾軍方來說至關重要。康提普爾報紙說,這是中國首次向尼泊爾提供槍枝和彈藥。在國王直接接管政權之後,尼泊爾傳統的軍事供應國便暫停了援助。國王說,政客們腐敗,而且未能粉碎毛派分子的暴動。在尼泊爾長達10年的內戰中,有 大約12,000人死亡.
關於毛派: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一個組織借中國領袖毛澤東的名字,自稱是“毛派”(Maoist)。中國官方認為,該勢力盜用毛澤東的名字,中國與其從來沒有任何關係,中國境內也沒有任何組織或團體與之有任何聯繫。
尼泊爾反政府武裝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已經過了7個年頭。1990年尼泊爾改行君主立憲制的多黨議會民主後,昔日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的眾多派別逐步形成為尼共(聯合馬列)、尼共(馬列)和尼共(毛派)等幾個較大的黨派,並開始進行合法的政治活動,參加議會選舉。但是尼共(毛派)對這一新的政治體制變革仍然不滿,他們也不滿意尼共(聯合馬列)在1994~1995年一度執政時推行的右傾政策。於是,其領導人決定離開首都和大城市,到農村去發動民眾,進行革命。他們首先進入西部山區的羅爾帕(Rolpa)、盧孔(Rukum)和皮烏坦(Pyutan)等縣,並於1996年2月12日正式開展起了“人民戰爭”。
最早的時候,這支力量還不能稱其為武裝,因為他們當時手中的武器就是大刀和匕首。由於尼泊爾城鄉差別懸殊,很多農村民眾的生活貧困,尼共(毛派)領導人提出的諸如實行徹底的土地改革,讓人民當家做主和反對社會歧視等等口號,在廣大農村頗有吸引力和號召力,並得以在短短几年間,組織起2000人左右規模的相對正規武裝力量並發展了近萬名游擊隊員,聲勢迅速壯大。到後來,“毛派”活動範圍擴大到近40個縣(全國共有75個縣),影響力甚至達到首都。
就目前所知,“毛派”的三位最高領導人是普什帕·卡馬勒·達哈勒(PushpaKamalDahal)、巴布拉姆·巴塔拉伊(Dr.BaburamBhattarai)和拉姆·巴哈杜爾·塔帕(RamBa-hadurThapa)。達哈勒是總書記;巴塔拉伊曾在尼赫魯大學學習,有博士學位,目前負責對外聯繫和宣傳工作;塔帕曾在加德滿都的特里布文大學學習,據說還曾在國外受過訓練,目前具體負責軍事工作,人稱“巴達勒同志”。
由於尼泊爾和印度邊界一向開放,他們可以自由進出印度,獲取武器等並與外界聯繫。反政府武裝奉行“打了就跑”的策略,並效仿秘魯“陽光道路”的做法,不時襲擊警察哨所和地方政府機構,獲取武器和錢物。據尼泊爾內務部長喬西2001年6月下旬在議會稱,自1996年到2001年6月,反政府武裝先後對警察哨所進行過221次襲擊,與警察發生過835次衝突,造成1366人喪生.
“毛派”1996年開展的“人民戰爭”打破了尼泊爾長期保持的安寧和平靜。但是尼官方先是在很長一個時期里對它並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後來又在如何處置和對付反政府武裝活動的問題上存在著嚴重分歧。前首相柯伊拉臘主張武力鎮壓,但是前國王比蘭德拉和一些左翼人士則主張儘量通過談判加以解決。
2001年11月21日,“毛派”在尼泊爾西部的羅爾帕成立了“人民革命聯合政府”,並將游擊隊改名為“人民解放軍”。從此,反政府武裝開始向尼泊爾的正規軍發動襲擊和進攻。例如2001年11月23日,“人民解放軍”向當德瓦庫里縣(DangDeukhuri)的軍營和警察局發動進攻,打死包括14名士兵在內的軍警40人;同時還攻入西揚加縣(Syangja)的監獄,解救了77名被捕人員,並奪取了大量的步槍、機關槍和彈藥;11月25日又進攻索盧昆布縣(Solukhumbu)警察局,戰鬥進行了一個通宵,打死縣長和軍警40餘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