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哳

嘲哳

形容樂器聲或歌聲嘈雜,形容鳥鳴聲嘈雜,或形容說話聲音含糊不清。

解釋

嘔啞嘲哳。——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1.形容樂器聲或歌聲嘈雜。

2.形容鳥鳴聲嘈雜。

3.形容說話聲音含糊不清。

拼音:cháo,zhāo,筆劃:15部首:口 五筆輸入法:kfje

基本解釋

cháo

譏笑,拿人取笑:嘲笑。嘲弄。嘲罵。嘲誚。嘲謔。冷嘲熱諷。

zhāo

〔嘲哳(zh?)〕同“啁哳”。

筆畫數:15;

部首:口;

筆順編號:251122511123511

詳細解釋

謿

cháo

【動】

(形聲。從口,朝聲。本義:嘲笑)

同本義〖ridicule;deride〗

以至於雜以嘲戲。——曹丕《典論·論文》

又如:冷嘲熱諷;嘲問(帶諷刺地問);嘲戲(嘲弄嬉戲)

唱,按音律發聲〖sing〗

因使元翌等嘲,以酒為韻。——《北史·薛孝通傳》

又如:嘲歌(信口唱歌);嘲風弄月(吟詠清風)

另見zhāo

嘲諷

cháofěng

〖sneerat;taunt〗嘲弄譏諷

唐代杜牧詩……就是對這件事的嘲諷

嘲弄

cháonòng

〖makeabuttofmock〗嘲諷;捉弄

切勿嘲弄人

嘲笑

cháoxiào

〖laughat;deride;jeer〗諷刺挖苦別人

她大約從他們的笑容和聲調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zhāo

【動】

勾引〖seduce〗

婦人在家,別無事乾,一日三餐吃了飯,打扮光鮮,只在門前簾兒下站著,常把眉目嘲人,雙睛傳意。——《金瓶梅》

又如:嘲漢子的班頭(勾引男子的能手);嘲惹(挑逗;撩撥)

另見cháo

嘲哳

zhāozhā

〖twitter〗象聲詞,形容聲音雜亂

嘔啞嘲哳。——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拼音:zhā,筆劃:10部首:口五筆輸入法:krrh

基本解釋

zhā

〔啁(

zh乷 )哳〕見“啁2”。

筆畫數:10;

部首:口;

筆順編號:2511213312

詳細解釋

zhā

——“啁哳”(zhāozhā):形容聲音煩雜細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