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彬

喻彬,男,祖籍江西,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畫家、作家、傳媒出版人,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現定居廣州。 著有小說《姊妹鏢》《人鬼共舞》《黃花殤》等;電影劇本《檢察長》《命懸一線》《孫中山的女保鏢》《鐵血巾幗》《暗殺》《大營救》等;油畫作品《女孩與花瓣》獲2008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銅獎;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小說月報•長篇卷》《花城》《小說界》《青年文學》《長城》《人民日報·大地》等文學刊物發表文學作品300餘萬字。

百科名片

人物簡介

喻彬,男,作家、畫家、影視劇編劇,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小說月報•長篇卷》、《花城》、《小說界》、《電影文學》等文學刊物發表小說、電影劇本、散文等作品300餘萬字。
中篇小說《黃花殤》入圍第五屆(2007-2009)中國魯迅文學獎候選作品。
中篇小說《逃命》獲中國《小說選刊》首屆全國小說筆會徵文二等獎。
長篇小說《禪宗六祖傳》(合著),2013年獲第四屆中國傳記文學獎。
長篇傳記文學《姊妹鏢》2014年5月發表於《小說月報》2014長篇卷一。
電影劇本《鐵血巾幗》,獲2011年中國北京第二屆“北京影協杯”獎。
電影劇本《命懸一線》,獲2012年中國北京第三屆“北京影協杯”獎。
電影劇本《逃生》,獲2012年中國重慶第三屆“重慶杯”獎。
電影劇本《檢察長》,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出品。
電影劇本《命懸一線》,由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出品。
美術作品在《美術報》、《美術觀察》等美術報刊發表。
油畫作品《女孩與花瓣》獲2008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銅獎。
著有《孫中山的女保鏢》、《檢察長》、《命懸一線》、《大營救》、《暗殺》、《國硯傳奇》、《鐵血巾幗》、《尋找父親》,十集人文紀錄片《中國禪宗》等影視文學劇本。
出版詩歌油畫集《歲月流痕》、長篇小說《姊妹鏢》、《人鬼共舞》、中短篇小說集《黃花殤》、報告文學集《泣血蒼生》等八部。

主要著作文學
小說集《黃花殤》小說集《黃花殤》
《黃花殤》
定價:¥29.80
作者:喻彬著
出版社:羊城晚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
版次:1
頁數:206
字數:250000
印刷時間:2011-12-1
開本:16開
紙張:內文70克輕型紙,封皮250克銅版紙,UV工藝
印次:1
書號:ISBN:978-7-80651-935-6/I•110
內容提要
《黃花殤》是喻彬在各大文學刊物發表的中短篇小說結集,中篇小說《黃花殤》入圍“中國第五屆(2007-2009)魯迅文學獎”候選作品。這是一部講述一家三代女性命運的奇情小說,揭示了日軍侵華戰爭鐵蹄下人性的苦難與善惡,以及和平年代的社會病灶使三個女人無法逃脫的宿命。作者以批判現實主義的宏大敘事與精細的人物刻畫相結合。靈動的筆力縱橫穿越六十多年的時空,涵蓋戰爭、民族、國讎、家恨、人性、苦難等內容,真實而深刻地再現了特定時代的社會變遷和人物命運。它不僅描述了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血淚史,也浸透中華民族在上世紀曾經歷過的無限深重的苦難。它既有歷史的縱深感,又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紀實文學《泣血蒼生》紀實文學《泣血蒼生》
《泣血蒼生》
定價:¥36.00
作者:喻彬著
出版社:羊城晚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1
版次:1
頁數:236
字數:450000
印刷時間:2011-12
開本:16開
紙張:內文70克輕型紙,封皮250克銅版紙,UV工藝
印次:1
書號:ISBN:978-7-80651-938-7/I•111
內容提要
《泣血蒼生》是喻彬的一部報告文學、紀實文學集。
真實的記錄了作者身為新聞記者,肩負著道義和使命,冒死臥底地下錢莊、傳銷基地、假鈔窩點等一個個犯罪團伙內部,進行暗訪調查,面對著邪惡勢力,臨危不懼,鬥智鬥勇。
在刀尖上舞蹈,經歷著生與死的考驗,揭開偽裝,還原真相,弘揚正義,鞭撻醜惡,激濁揚清。
用鐵的事實,向世間打開一道又一道鮮為人知的神秘的天窗。
最終使邪惡繩之以法,為弱者討回公道……
報告文學集《鐵警雄風》報告文學集《鐵警雄風
《鐵警雄風》
定價:¥28.00
作者:喻彬、夏敬華、譚清華、孫仲著
出版社:羊城晚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8
版次:1
頁數:196
字數:250000
印刷時間:2010-8
開本:16開
紙張:內文70克輕型紙,封皮2500克銅版紙,UV工藝
印次:1
書號:ISBN:978-7-80651-873-1
內容提要
《鐵警雄風》是以喻彬為主筆與夏敬華、譚清華、孫仲合著的一部以韶關市公安局曲江分局公安幹警打擊犯罪,保衛一方平安為主題的報告文學集,真誠地記錄了人民警察忠於職守、英勇無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其中的《十隻雞兩條命和三個孩子》引領我們走進了一個“法、理、情”相互交織,一個令人扼腕嘆息、無盡憂思的案件之中;《千里尋父三十年夢圓曲江》展現一個溫馨的親情世界,一對失散30多年的父女,穿過漫長的淒風苦雨,懷著無邊的相思和眷戀,終於重逢。30多年來,女兒對父親的記憶是模糊的,想不到魂牽夢縈的父親已是兩鬢如霜,年逾古稀。離別之情、思念之苦、重逢之喜,百感交集。凝聚著一份無法割捨的骨肉親情。
《鐵警雄風》記錄了人民警察隱身於霓虹燈下、跋涉於荒山野嶺,追尋罪惡的蛛絲馬跡,最後順藤摸瓜鐵拳除害,保護人民;記錄他們在與歹徒較量時的刀光劍影和不畏邪惡的浩然正氣;記錄他們以拳拳之心為民解憂時,忙碌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向你展示曲江警隊打黑除惡利劍出鞘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幕;特大冰災和抗洪搶險中,公安局長帶領民警戰勝天災的一個個動人故事,搶救百姓生命財產的一片赤子之心。他們手執正義之劍,英勇無畏,大愛如虹,日夜堅守著這座古老而充滿生機的古城,為百姓撐起一片祥和、安寧的天空。
長篇紀實文學《禪宗六祖傳》長篇紀實文學《禪宗六祖傳
《禪宗六祖傳》
定價:¥29.00
作者:何初樹、喻彬、何卓林著
出版社:羊城晚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版次:1
頁數:196
字數:300000
印刷時間:2011-11
開本:16開
紙張:內文70克輕型紙,封皮2500克銅版紙,UV工藝
印次:1
書號:ISBN:978-7-80651-930-1
內容提要
《禪宗六祖傳》是喻彬與何初樹、何卓林合著的一部長篇傳記文學作品。該書講述了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一生的傳奇故事。唐代高僧慧能,出生地(新興)、剃度地(廣州)、弘法地(曹溪)、圓寂地(新興)俱在廣東。六祖成為嶺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
六祖慧能命途多舛。其父遭貶流放新州,貧病交加而終。慧能自幼與母相依為命,伐薪賣柴為生。24歲時,北上遠赴湖北黃梅東禪寺求法。五祖弘忍乃令其隨從作務,劈柴打碓八個多月。一首“菩提本無樹”偈語震驚四座,慧眼識英才的弘忍終將衣缽傳付與他,並囑他南遁遠引。其後,慧能歷經磨難,大張頓悟法門,終於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第六代宗師。至今仍有不腐肉身舍利存世,成為佛法修行之見證。慧能的弟子將其經歷和言論輯錄整理成《六祖壇經》,流傳於世,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經典。
慧能和孔子、老子並稱為東方思想先哲的“東方三聖”。歐洲則將慧能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毛澤東將慧能與孫中山先生並稱為“嶺南兩大偉人”。
作者歷經多年,蒐集了肇慶所轄懷集、四會的縣誌、地方傳說、歷史遺蹟,力證慧能在那裡深山密林潛修15年,終成頓悟正果,以圖填補中國佛教史上慧能南遁15載不知蹤跡的空白。
《禪宗六祖傳》的作者以《六祖壇經》為基礎,以尊重歷史、恪守事實為原則,採集、挖掘、整理大量民間傳說史料,寫成《禪宗六祖傳》。這是一部為六祖慧能禪師正名之作,是一部拯救瀕臨失傳的民間口碑相傳的傳記文學著作。她將給後世人展現一個真實的、原本的、不被任何利慾所歪曲的佛教禪宗六祖慧能的形象。
文學作品集《才子之鄉的吟唱》文學作品集《才子之鄉的吟唱》
《才子之鄉的吟唱》
定價:¥48.00
主編:喻彬
作者:喻彬、江子、郭新日等人
出版社:羊城晚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0
版次:1
頁數:292
字數:600000
印刷時間:2010-10
開本:16開
紙張:內文70克輕型紙,封皮2500克銅版紙,UV工藝
印次:1
書號:ISBN:978-7-80651-437-5
內容提要
《才子之鄉的吟唱》是由喻彬主編並捐資出版的一部其故鄉江西吉水作家、詩人作品集。吉水古稱吉州,曾誕生過歐陽修、文天祥、楊萬里等先賢人傑。實為才子之鄉。本書精選了建國以來吉水籍作家、詩人發表和出版的部分文學作品。其中有電影《閃閃的紅星》的藍本《小紅星》(刊於1952年7月號《人民文學》,作者:郭新日),第五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血脈中的回聲》(刊於2009年第2期《北京文學》,作者:江子),入圍第五屆中國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候選作品《黃花殤》(又名《紅木匣》刊於2010年第3期《花城》,作者:喻彬)等。
這些作品紮根故土、飽含鄉情、彰顯吉水人文遺風,或唯美、或深沉……精彩紛呈。
入選者有徐柏容曾秀蒼、彭國遠、劉武德、郭新日、孫貴昌、蔣顯經、孫海清、江子、青衫、郭文峰、湖清、許祖平、嘯鵬、李萬超、嵐濤、胡忠仁、喻敏、廖亮、郭卓群、喻莎等33位作家、詩人,共100餘件作品。
美術
詩歌油畫集《歲月流痕》詩歌油畫集《歲月流痕》

《歲月流痕》
定價:¥99.00
作者:喻彬著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9
版次:1
頁數:72
字數:60000
印刷時間:2009-9
開本:12開
紙張:內文100克銅版紙,封皮300克銅版紙,UV工藝
印次:1
書號:ISBN:978-7-80749-952-7
內容提要
《歲月流痕》是喻彬的一部詩歌和油畫原創作品集,收集了喻彬歷年來在全國各地報刊發表的詩歌和油畫。其中詩歌《旗幟》(刊於1991年10期《青年文學》)獲1991年中國青年詩人優秀作品獎,油畫作品《女孩與花瓣》獲2008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銅獎,《門檻夢》(即《門外的女孩》)獲2009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優秀作品獎。
該作品集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用詩配畫的方式記錄歲月流過的痕跡。用色彩和線條展現大千世界之美。採擷稍縱即逝的心靈之光,定格一晃而過的悸動與感觸。詩畫並茂,情景交融。

社會評價

  比戰爭更殘酷的“殺戮” (刊於《文藝報》2010年06月14日第二版)     周 航 喻彬《紅木匣》(又名《黃花殤》),《花城》2010年第3期 喻彬的中篇小說《紅木匣》,最初是以《黃花殤》之名發表於“盛大文學·小說閱讀網”。在這部不到四萬字的小說中,作者以靈動的筆力縱橫穿越六十多年的時空,涵蓋戰爭、民族、國讎、家恨、人性、苦難等內容,真實而深刻地再現了特定時代的社會變遷和人物命運。它不僅描述了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血淚史,也浸透中華民族在上世紀曾經歷過的無限深重的苦難。它既有歷史的縱深感,又有沉重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小說一開篇就把隱藏著一個家族秘密的“紅木匣”,作為“包袱”不經意間抖給了讀者,這成了貫穿全文的一根堅韌的暗線,與敘事過程中埋設的懸念絲絲相扣。六十多年前的血腥戰爭、新中國成立後到“文革”期間的“窩裡鬥”的悲慘命運、當下的人性掙扎,都隨著隱匿了半個多世紀真相的紅木匣的開啟,引向悲劇性的死亡。這些線索紛雜繁複而又清晰自然,大開大合之餘讓人難有喘氣之機,小說情節始終牢牢地吸引著讀者。一個有關國家、民族、人性的悲劇性的故事在讀者面前如畫面般漸次展開。 小說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主要是通過瓊婆當下的家庭境況和她對半個多世紀前的往事回憶這兩條主線來步步推進的。她是故事的核心,其他主要人物有井田龜次郎、井田大川、兒子阿毛與孫女盼盼。看似不同國籍的兩個家庭的悲劇命運,卻牽扯進深遠而豐富的兩個國家與民族難解的歷史糾葛。我們不能懷疑井田龜次郎與花季時期的瓊婆之間存在真正的愛情;也不能肯定井田大川與盼盼的愛是虛情假意;更不能認為阿毛(井田龜次郎與瓊婆所生)對日本人的刻骨仇恨毫無來由。正是這種糾纏不清卻又一目了然的人物情感關係使小說充滿了張力。 井田龜次郎雖然兇悍殘忍,雙手沾滿中國人的鮮血,但對年輕美麗的瓊婆又充滿著極其隱晦的柔情。瓊婆儘管親曆日本侵略者對中國慘絕人寰的屠殺,但當深鎖了六十多年的“紅木匣”突然開啟,井田龜次郎當年的遺物突然映入她的眼帘,勾起了她對舊情的眷戀,最終跳入井田龜次郎魂魄歸處——石棺峽水庫,在九泉之下與心愛的人進行親切會晤,以至,其屍體被村民們撈上來時,“她嘴角含著一絲笑意,臉頰上泛著初戀少女般幸福而羞澀的紅暈”。當盼盼從“紅木匣”里的秘密中得知井田大川正是自己的親伯伯時,傷心欲絕刺腕身亡。阿毛的嘴邊始終掛著“小心老子把你的祖宗的雕像炸了!”可他始終不知道他要炸掉的正是自己父親的雕像,最終沒能炸成反而觸電身亡。歷史的、民族的、家族的一切恩怨都因之而起,卻又因人性的堅韌與脆弱這柄雙刃劍而導向人生的悲劇。小說中和平年代的一連串死亡,皆因“日本”的血緣錯位而起,這真是比戰爭更為殘酷的“殺戮”。 阿毛是個質感很強的悲劇人物。他作為中日戰爭時期的混血兒(其實,在現實中極為典型),富有強烈的象徵意義。阿毛對自己命運的不公,只有痛苦、無奈、怨恨、隱忍,沒有寬容。假如有寬容的話,他就不會對與“日本”有關的一切事物耿耿於懷、切齒仇恨,就不會去炸井田龜次郎的雕像。這種仇恨建立在他因中日血統的錯位而遭遇到的無數的歧視與不公上,這是令人深思和心寒的。作者在處理阿毛炸雕像的這一情節上,似乎有意為經濟建設背景下的民族仇恨作一次智慧的軟化處理,也為某些狹隘的民族主義打上一個沉重的問號。同時,作者似乎也在捕捉現實中可能存在的外國經濟侵略傾向的影子。 作者把人性與苦難的主題置於宏大的國家與民族的歷史背景之下,作出了最為精心而又驚心動魄的闡釋,體現出一種大氣與深度,在精短的篇幅里,給讀者帶來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與心靈撞擊力。 當然,作為一部網路文學作品,它自然帶有眼球經濟的一些特點。比如傳奇曲折的故事情節,起伏跌宕的情感波折,扣人心弦的懸念設定,深具民間性與民族主義的抗日情結,撩撥人心的情慾場面等等。但除此以外,小說的語言與敘事技巧,人物形象的刻畫與塑造,都讓人側目。作品文筆穩健,冷峻之中蘊含鋒利,感情隱晦,含而不露。敘述節奏錯落有致、雋永流暢,但人性的弱點、民族的劣根性、狹隘的愛國主義、人物對苦難的承受與隱忍、戰爭與非戰爭的傷害或 “殺戮”,卻又貫穿字裡行間讓人揮之不去。在犀利、空靈的敘述語言裹挾之中,在切換自如的時空交錯敘述手法之下,人物形象活靈活現躍然眼前,這就是文學的魔力所致。或許這也正是《花城》再次刊出它的原因。人類對美是有共識的,網路文學的優秀作品,也同樣會受到認可,本屆魯迅文學獎首次將網路文學作品納入評選之列,或許正是基於這個原因。 (作者為文學博士、文藝評論家) 

  喻彬畫筆下的人文精神  (刊於2010年8月號《作品·詩書畫》)肖 航 喻彬油畫詩歌集《歲月流痕》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他用色彩和線條表現大千世界之美,採擷稍縱即逝的心靈之光,定格一晃而過的悸動與感觸。用詩配畫的方式記錄歲月流過的痕跡。詩畫並茂,情景交融。“無論身份顯赫還是卑微,我們都像螞蟻,為了生存,在廣袤的大地上、欲望的叢林間蠕蠕而行。終將帶著你的輝煌和榮耀、愛恨與情仇、完美或缺憾……走進荒冢、皈依生命的另一個家園。來於塵土,歸於塵土。”這是喻彬的感言,他是在母親拜佛的香火中成長的,在他的思想和血脈里流淌著釋家文化的精髓。他的畫筆下對於人的生存、命運和未來多有關注。他的油畫作品《寰球同心》就透露出他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憂思和嚮往。2008年12月,他的油畫參賽作品《女孩與花瓣》獲得了國際獎,在美國紐約領獎時,聯合國總部右側那尊已經開裂的銅質地球雕塑——“破碎的地球”,深深地吸引了他。這尊雕塑作品是義大利贈送給聯合國的禮物。破裂的地球里,齒輪與齒輪緊緊相扣,其寓意是六十億人類同一個地球,應親密無間、唇齒相依。同時警示人們,保護環境、杜絕污染,控制人口增長。否則,地球將千瘡百孔。喻彬站在這幅雕塑前沉思良久後,腦海里閃現出《寰球同心》這一創作命題。

就在這尊“破碎的地球”正對面,另一個雕塑——“打結的手槍”,更是令他讚嘆不已,這尊灰褐色的青銅雕塑,是一把手槍,槍管被打了一個結,槍口斜朝蒼穹,槍口正前方數十米處,就是迎風飄揚的一百多面各國國旗。這是盧森堡贈送給聯合國的紀念禮物。其寓意是全世界人民和睦相處、禁止戰爭與殺戮。喻彬說:“這是我的閱讀經歷中,最讓我震撼的雕塑作品。” 回國後,喻彬便著手創作這兩幅油畫作品。作品中的小女孩就是他的女兒。
2009年的春節,喻彬在四川地震災區採訪,大年除夕,他和災區同胞一道在“5·12”紀念碑前,點燃香燭、焚燒紙錢,祭奠遇難者的亡靈。他在採訪手記里寫道:……這震撼而又難忘的一幕幕,詮釋著人們對骨肉親情的眷念、對生命的敬畏與膜拜。恰如東坡詩云: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其油畫作品《九州同祭》描繪的就是這樣一個生者懷念逝者的祭祀場景。畫面中的母親和兒子臉上寫滿肅穆和悲傷,久久凝眸著闃無人跡的北川縣城廢墟。這對母子的背後幾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在給遇難同胞獻上鮮花……
喻彬的作品充滿對自然生命和社會文化的精神關注,在油畫的表現語言和敘事手法上極具個性,可謂酣暢淋漓。他的另一幅以地震為主題的油畫作品《大愛無疆》,再現了汶川大地震這一災難現場。畫面中五隻豬寶寶在爭搶著吸吮狗媽媽的乳汁。遠景是旭日初升,紅色的霞光普照大地;中景是一個隱約而朦朧廢墟場景,依稀可辨地震後的殘垣斷壁;近景是房梁瓦礫壅埋下的書包和課本等。
這幅作品的主題體現了災難來臨時,大千生靈之間的呵護、共濟和互救。災難中痛失愛子的狗媽媽強忍悲慟,餵養著失去母親的五隻嗷嗷待哺的豬寶寶。“這是一種大愛,動物異類之間的大愛!動物尚能如此,何況人呢!”喻彬說,畫面中母狗給小豬餵奶情景,他童年時在江西老家目睹過。
縱觀地震災難性題材的美術作品,還從來沒有看到以如此精妙構思,來銘記中華民族這一災難時刻,刻畫不同種類的生靈之間的無私大愛與奉獻。他在塑造一種生生不滅的精神,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呵護與膜拜。災難過後,希望的朝陽重新照臨大地,劫後餘生的母狗和小豬們在佛光普照、紅暈浩蕩間舔舐傷口、慰藉生命、相互傳遞愛的溫情。畫家試圖以此動物間情感的自然流露,來折射一方有難八方施愛的人性的光輝。可謂構思機巧,旨意深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
集新聞記者、畫家、作家於一身的喻彬,其油畫作品凸現出敏銳的社會觀察力、紮實的造型功底和純樸的人文情懷。其作品《無翼的歌唱》,是2005年夏天,他在貴陽街頭看到的一幕。畫面中一位光著上身的無臂青年,用繩索拉著一塊滑板,滑板上匍匐著一個下肢癱瘓的殘疾人,無臂青年用麥克風唱著歌,乞求行人伸出愛心之手。他們倆一個失去上肢一個沒有下肢,兩人在城市的街頭相依為命乞討營生。街頭華麗的商業廣告,身邊走過的丰姿綽約的女郎以及漠然而悠閒的人群,與兩個光著上身沿街乞討的殘疾人,形成反差強烈的兩道風景。樸素的故事觸動人性中最溫軟的部位,讓人產生隱痛感。喻彬說:“繪畫是人類傳承美的一種藝術形式。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固然美,但關注現實,關注人的生存、命運和未來的作品,意義深遠。”
喻彬在這幅畫的配詩《無翼的歌唱》中寫道:
2005年初夏
和煦的陽光灑滿貴陽街頭
均勻地撫摸著每個人的肌膚
親吻著一張張溫飽的臉 生動的臉
飢餓的臉 憂患的臉
華麗的廣告牌下
熙攘的人海浬
無臂歌者
拉著一條命運的破船
年輕而沙啞的歌聲
無翼的歌聲憂鬱 悲愴 悠揚
如泣如訴
在陽光里人群中低低地飛翔
多數人漠然地與歌聲擦身而過
就像牛群從優雅的琴聲中走過
生活中往往富足的人越是吝嗇
越是清貧的人卻更加慷慨
偶爾有人駐足
為生命的歌唱點綴金石之聲
鎳幣與鎳幣碰撞的丁當之聲
如勞動中鐮刀和鐵錘的聲音
飽滿殷實悅耳折射著人性之光
每個鎳幣都是一顆溫熱的心仁愛的心
一個人的歌唱
兌換兩個人的生存的希望
演繹子規啼血的悲壯
無翼的歌聲
永遠沒有棲息的家園
高擎著生命的旗幟
循著陽光的足跡
顫巍巍地飛翔
系列油畫《老屋·奶奶》以及配詩,以特寫與全景的方式展示了老屋與奶奶的青春年華與桑榆暮景,讀後令人感慨歲月倥傯,逝者如斯。
《老屋·奶奶》:
那孵大我們的溫馨之巢
四壁蕭然
遺下補丁累累的卵殼
披掛於昨日的籬笆之上
在金色的秋光中
聆聽一種樂聲 響自遼遠
爺爺的鼾聲抑或奶奶的村謠
瓦檐如眼瞼
噙不住辛酸之淚
潸然而下
演繹著一個滴水穿石的故事
一種以柔克剛的精神
透過茂盛的生命之屏風
猶見西窗的燭花
正妍麗地綻放於爺爺的胸襟
洞房良宵 奶奶的嫵媚
使老屋熠熠生輝
紅紗開啟的瞬間
驚艷 使萬籟喑啞
蟄聽嶄新的生靈
洞穿生命之門的顫音
在這種祥和的節奏里
人丁興旺 日子如水
如今西窗已蛛網滿布
窗欞上掛的那面
照著春光日漸憔悴的
銅 鏡
也隨奶奶攜去
奶奶自圓房那日起
為做好一個媳婦·母親·奶奶
在這老屋裡用三寸金蓮
丈量了一生
最終尺度已足
奶奶已隨老屋老去
然而那鍋台 茶壺 飯缽
依然凝聚著奶奶的溫情
老屋門環上那把銅鎖里
深鎖著奶奶幽艷的青春
其油畫作品《尋找家園》,體現了畫家對後現代工業時代中的人性的關懷,對草根階層人物的生存及命運的關愛。其敏銳的視角定格在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垃圾桶邊一對流浪兒。採用寫實主義的手法,描繪這對飢餓的流浪兒,在現代都市的天橋上拾食垃圾桶里的食物。小女孩向我們投來的陌生而又無助的眼神、小男孩背著路人津津有味地咀嚼著撿來的玉米、冰涼的水泥欄桿、綠色的果皮箱、被人遺棄的白米飯和玉米梗、天橋之下紅色的計程車,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普遍色彩背景下的人物命運躍然畫布之上。以嫻熟的繪畫語言和敘事手法,塑造了這對漂泊於現代都市鋼筋水泥叢林間的蒲公英的種子,其頑強的生存欲望。可謂如泣如訴,感人肺腑。
喻彬在這幅畫的配詩《尋找家園》中寫道:
這對尋找家園的小兄妹
披著晚春的暮靄
來到這座城市
雨季剛剛來臨
他們以天橋為屏障
橋墩做房柱
冰涼的水泥地作夢的溫床
小兄妹緊緊依偎
抵禦陽光照臨前的寒冷
拾破爛的老奶奶
將拾來的一塊海棉
準備用來換錢的海棉
給他們蓋上
讓他們插上夢的翅膀
在瑰麗的世界裡安穩地飛翔
他們送走大地最後的一抹暮色
迎來世界第一縷霞光
唱詩班的孩子的歌聲
喚醒他們走出夢的苑囿
回到灑滿陽光的城市
透過城市的噪音
聽到校園裡的讀書聲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還有廣播裡的新聞播報
毒奶粉 大頭嬰
三聚氰胺 結石 死亡
無形的魔爪 攫走多少無辜的生命
這座陽光般溫暖的城市
包容的城市 讓他們駐足
兩顆幼小的心靈得以棲息
飢餓總是和希望同時來臨
小兄妹來到天橋之上
果皮箱裡的剩飯、爛水果
都是他們的珍饈
比夢想中的所有美食都來得實惠
小女孩發現我的那一刻
她的眸光 複雜的眼神
在我的心靈深處定格
讓我感到刺痛而震顫 終生難忘
妹妹告訴哥哥
哥哥回頭看看我
他拉著妹妹走下天橋
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拾荒的奶奶說
每到黃昏小兄妹會回到天橋下睡覺
從此以後 我從這裡走過
小兄妹猶如飄曳的蒲公英
在我的視野里消逝
當我面對糧食
尤其是面對美食
那幅畫面就浮現在眼前
我的心靈再次震撼
小兄妹在這個欲望瘋長的塵世
掙扎 漂泊 風餐露宿
尋找屬於自己的家園
尋找一個
沒有飢餓 沒有寒冷
沒有貪污 沒有腐敗
財富均衡 和睦共榮
遠離苦難和憂患
遠離仇恨與搏殺
友愛 公平 寬容 祥和
萬物蔥蘢的心靈的家園
喻彬的作品直面現實,大到寰球人類,小到市井草民。注重對當代人尤其是底層人物生活及生存體驗的觀察與塑造。其作品構圖新穎,色彩柔合線條流暢,人物與場景和諧唯美。
其油畫《折翅的夢想》,試圖表現現代文明社會裡窮鄉僻壤的孩子們的嚮往。他們渴望讀書、嚮往美好,可是貧窮、落後給他們帶來深重的傷害,夢想的翅膀被嚴酷的現實和生活的重負所折斷。畫面中,冬日暖暖的陽光照在她們身上,背上背負的是大於她們身體兩倍的柴禾。身後的森林、足下的山坡、沉重的背簍、稚嫩的身子、堅定的腳步、渴望的瞳仁、善美的微笑、心中的夢想,構成了一幅令人對時代與社會的深層思考的畫作。
其配畫詩歌《折翅的夢想》寫道:
山裡的女孩
一來到這世界
就比男孩低賤
被男尊女卑枷鎖鎖住
夢想 深深地埋在背簍里
沉重的背簍 壓在
羽毛未豐的翅膀上
沿著先輩走過的腳印
跋涉
汗水 淚水流進腳窩 滲進泥土
理想的花朵
默默榮枯
夢想的翅膀
被背簍折斷
山里女人與背簍
就像城裡女人和文胸
終生相伴
她們從小背著背簍
打柴禾 采豬草 收莊稼
承載苦難
圓房時 一對嶄新的背簍
擺進洞房
背簍里裝著紅雞蛋和原始的愛情
從此 女人背著背簍
盛裝穀子 孩子 鐮刀 饑饉 冥錢 祭品
將山里女人的背脊壓彎
直到倒地
和背簍以及永遠無法兌現的夢想
一起歸土還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