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葉蔓荊

單葉蔓荊

單葉蔓荊,馬鞭草科,灌木。具地面匍匐莖,節上生根,以此適應海灘沙地生活條件。廣布於沿海岸邊,可作為海濱防沙造林樹種。花後結果,入中藥,稱蔓荊子,治風熱頭痛、目赤腫痛等症。

基本信息

簡介

單葉蔓荊單葉蔓荊

單葉蔓荊(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olia Cham.),是馬鞭草科牡荊屬落葉小灌木,具有生長快、抗逆性強、繁殖容易的特點,是優良的地被植物,特別適用於沙地和鹼性土壤地區綠化。

單葉蔓荊葉對生,橢圓形,不具托葉葉片表面光滑,莖直立,方形,淺紫色。穗狀花序頂生,6至7月開花,唇形花冠4裂,淡紫色,雄蕊4枚,雌蕊由兩個心皮結合而成,子房上位。核果圓形,9至10月成熟。

形態

灌木,高約3m,伏地斜生,常節上生根。幼莖四棱形,具香氣。單葉對生,葉柄長5~10mm;葉片紙質,倒卵形或卵形,長2~5cm,寬1.5~3cm,頂端鈍圓,基部闊楔形,全緣,表面綠色,具短毛和腺點,背面密被灰白色絨毛,也有腺點。聚傘花序再排成緊密而狹窄的圓錐花序式,長3~5cm,寬約2cm;花萼鍾狀,長約3mm,外面密被灰白色絨毛,內面無毛,頂端5齒裂;花冠淡紫色,長1~1.5cm,上部5裂,中間1裂片最大;雄蕊4枚,伸出冠筒外,花葯個字形分叉;花柱無毛,柱頭2裂,子房球形,密生腺點。核果球形,具腺點,大部為增大的宿存花萼所包圍。

生長習性

單葉蔓荊性強健,根系發達,耐寒,耐旱,耐瘠薄,喜光,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極快,匍匐莖著地部分生鬚根,能很快覆蓋地面,抑制其他雜草生長。

繁殖方法

單葉蔓荊單葉蔓荊

單葉蔓荊的繁殖主要用播種扦插的方法。扦插在三四月或七八月剪取當年生健壯的枝條作為插穗,剪成長12至18厘米的小段,下端剪成斜口,上端剪平口,上部留2至3個葉片,直插或斜插於素沙中,保持濕潤,半個月即可生根。在9至10月,採收完全成熟的種子,除去雜質,曬乾貯藏,翌春播種。採用條播方法,行距40厘米,溝深4至5 厘米,用水灌溝,待水滲完後播種,播種密度為每平方米200粒左右,覆土2至3厘米厚。幼苗出土後,注意除草、澆水,苗高30厘米時即可移栽。

地理分布

單葉蔓荊自然分布於山東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沿海沙地,自然植物群落覆蓋能力很強,一旦形成群落後,具有很強的抗風、抗旱、抗鹽鹼能力。單葉蔓荊在園林綠化上可孤植也可群植,形成龐大的植物群落,覆蓋丘陵薄地、瓦礫等劣質土壤地表。

草藥屬性

別名:蔓荊子、蔓荊子葉
性狀:落葉灌木。葉為單葉,倒卵形,頂端圓形。生海邊、沙灘及河邊。南澳、饒平有產。果實、莖、葉藥用。
性味:味苦辛,性涼,氣香。
功效:疏風散熱,鎮靜止痛,行氣散瘀,清利頭目。
主治: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單方驗方:
1.頭風:蔓荊子二升(末),酒一斗。絹袋盛.浸七宿,溫服三合,日三。
2.風寒侵目,腫痛出淚,澀脹羞明:蔓荊子三錢,荊芥、白蒺藜各二錢,柴胡、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3.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黃芪、人參各一兩,炙甘草八錢,蔓荊子二錢半,黃柏三錢(酒拌炒四遍),白芍藥三錢。上嚼咀,每服三、五錢,水煎。
禁忌:血虛有火之頭痛目眩及胃虛者慎服。

生命力最頑強的植物

不論是在陸地還是在海洋,也不論是在沙漠還是在雪原,到處都有植物的身影。植物的生命力令人驚嘆!它們從不挑剔環境,在零下四十度和攝氏八十度的環境照樣有植物在傲然生長!甚至在一些動物無法生存的極端環境裡,例如毒氣嚴重污染等,有些植物仍然默默無聞地展示著盎然生機。地球上正是因為有了千姿百態的植物,才有了豐富多彩的動物,才有了美麗的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